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是我国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问题,劳动力是否融入流入地是劳动力稳定转移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构建南疆四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融入流入地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析评价方法,对南疆四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制度、经济、社会、情感等四个维度的融入流入地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度最深、自然环境最恶劣的且存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边远民族地F区,文章探讨了南疆三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必然性、介绍了三地州农村富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分析异地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注重农民收入问题,对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因此基于南疆四地州7个县8个自然村500户农村居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农村劳动力家庭特征视角,分析影响南疆四地州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男性劳动力比例多、平均受教育水平高、国语水平好、家中劳动力人数多、劳动力平均年龄等因素对工资性收入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家中劳动力平均年龄对工资性收入具有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南疆四地州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相关建议,即注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收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重视劳动力就业培训;多方面、多形式注重农村劳动力国语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新疆南疆L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都较为特殊,基于前期已脱贫的扶贫对象,对L县辖的10个乡镇所有贫困劳动力动态调查取得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个人方面考察了包括劳动技能、健康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等影响L县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困境及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学历、家庭劳动力数、健康状况、劳动技能、贫困户属性及主要致贫原因显著影响L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按照影响强度大小排列依次为:劳动技能、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贫困户属性、家庭劳动力数、主要致贫原因、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南疆四地州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现状,了解了当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找出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基本特征方面,农户是否接受农业技术培训、是否参加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在农户家庭特征方面,家庭总人口数、非农就业人数、家庭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农户家庭资源禀赋方面,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土地块数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居住地到县城的距离对其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外部环境特征方面,当地农户享受农业综合补贴力度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推进南疆四地州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应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户非农就业培训,以农户就业促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转变农户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意识;建立纠纷调解机制,保障农户利益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冰 《河南农业》2006,(4):38-38
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村人口,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激活内需,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交通、通讯、农村电网改造、流通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城镇化建设,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开辟了新的空间。但随着企业的改制,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和就业状况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还面临多重因素的制约。一、影响因素(一)体制性障碍,增加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居民社…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重点对墨玉县、皮山县进行了详细的走访调研。经过数据分析及整理,总结出了和田地区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并对影响转移培训满意度相关因素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做出了实证分析,得出对应结论,为和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脱贫致富提供对策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和田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这些富裕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村,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已势在必行。然而,这些富裕的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新疆南疆四地州社会基础、保障工程、经济增长、生产动力和人文环境发展的多维度现实困境,从致贫和返贫困两方面构建致困理论机理,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疆南疆四地州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在产业、金融、电商扶贫等反贫困路径及对策建议,为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提供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余心乐  钟悦之  刘影  莫晓宇  涂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60-1156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基于江西省国民总收入、农业总收入、社会劳动力总量、农业劳动力总量因素,引用并改进劳动力转移模型,拟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总体上不断上升,各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1.
对新疆南疆农村住房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分析了节能改造的现实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并通过对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状况、建筑技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挖掘节能改造潜力的设想。从政策法规宣传、技术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创建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多渠道、多元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流,不仅要注重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拉力作用,还不能忽视农业内部的组织创新及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推力作用以及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否则,就无法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本文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3.
以南疆三地州的城镇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加快南疆三地州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南疆三地州农业产业结构及特色农业缓慢的原因 1.草场退化严重,饲草料价格上涨,畜牧业生产面临挑战 通过对南疆三地州的实地调查发现,由于干旱缺水,大量的草场荒漠化、沙漠化加重,牧草稀少枯萎,草场载畜量急剧下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区种植结构以棉花为主,小麦玉米秸秆短缺、饲草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加大,直接影响了牛羊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大量的牲畜提前出栏,加之牛羊肉价格快速上涨,高于北疆地区25%以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一、总体思路 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贯彻“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坚持依法、有序、自愿的原则,在认真分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搞好区域规划,制定相应政策,把握适度规模,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培训促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里承载着9亿农民,其中富余劳动力约有3亿.这些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使其不能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使得大多数农民只能"刨土为生",不能从其他产业获得收益,进而导致农民增收缓慢.因此,剖析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并提出改善对策,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98-5299
从5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对策。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拓展农业就业规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推动小城镇建设则增加农村地区当地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关键;同时应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问题。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又是一种资源,合理估算其数量及其时空分布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着重讨论了富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分析,最后选择固定时期法对湖北省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计算与验证,浅述了近几年湖北省富余劳动力数量的动态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里承载着9亿农民,其中富余劳动力约有3亿。这些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使其不能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使得大多数农民只能“刨土为生”,不能从其他产业获得收益,进而导致农民增收缓慢。因此,剖析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并提出改善对策,对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条件。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3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