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5月7日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并且鼓励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在互联网快速渗透和政策扶持下,农资电商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剖析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面临的新挑战,提出新模式构建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磊  董宁 《河南农业》2016,(36):11-14
互联网+战略为河南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准确把握互联网+农业新业态发展规律,利用互联网优势优化河南省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作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在新形势下地位日渐凸显。本研究在认真分析调研数据基础上,对培育学员的互联网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讨论了培育学员的互联网应用现状、制约因素和对互联网涉农应用的期许,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落实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难以契合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方面必须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以促使学生思政水平提高,进而成为能够肩负起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149-151
河南作为第一农业大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系统分析河南"互联网+农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促进河南"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互联网+教育”模式顺应科学技术发展潮流,在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在线教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是将互联网和教育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结合,引发了大学模式的深刻变革,突破了学习时空的局限,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等。然而,大学教学模式转变中面临着一些困境,教师教学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复制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学生自觉性差、资源利用率低、课程完成度不高等。为了使“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教学模式有效转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方式,高校之间要共享网络资源,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家要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当前,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升。那么学校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将思政教育模式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并提升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呢?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就如何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如下分析,以期借助思政教育的效用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是创新2.0下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和新业态,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加强调智能化与电子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的电子商务逐步发展起来。“互联网+农业”在广大乡村地区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这是基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也带动了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通过研究长春市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打造品牌电商、引进电商人才、加强电商数字化建设等对策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一个学生党员特色思政平台势在必行。通过分析高校在网络场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立足于当代学生党员特征和发展需求,从网络课程建设、互动反馈社区创建、大数据分析及完善网络监管四个方面对学生党员特色思政平台的构建开展了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及学生党员的培养提供参考,以求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振兴乡村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支教"模式的新路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项目组基于H大学线上支教项目,对河南、江西等地6所乡村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和线上支教实践。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本研究总结分析当前乡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索构建"互联网+支教"乡村教育帮扶模式,并提出促进乡村线上支教发展的策略,以助推乡村教育的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是政府所倡导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实用性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具有可行性,然而在融合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融合效果体现较差。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创建教学体系和搭建实践平台等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7):339-340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我国金融行业三大领域的银行、证券、保险都获得了快速发展,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革。随着余额宝、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出现,金融业发展的新领域不断拓展。在此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状况有所改变,因此一直倡导"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势必面临改革和转型。高职院校在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运用互联网与金融的跨界复合思维,培养"互联网+金融"时代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金融技能人才。分析了当前高职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结合"互联网+"背景下金融行业人才新需求,针对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275-276
传统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枯燥与乏味,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政引领造成不利影响,课堂上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乐趣,思政引领的实效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处于瓶颈期。本文通过分析民主生活会的形态特点,及我国独立学院目前思想政治引领的现状,提出利用民主生活会提升独立学院思政引领作用,希望通过创新方式改善大学生思政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最终提升独立学院思政教育的积极效用,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青年。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衡量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新维度,强调了高校学生的主体性,而"获得感"的提升需要高校教师变革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深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全面提升思政教学的"获得感","SPOC+课堂教学"这种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脑、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成为了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中联系青年、服务青年最直接的团学组织,利用新媒体更好地在青年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共青团组织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普通高校"大思政"格局中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理念的一种教育活动,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目前我国高校重视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但存在缺少系统性的思政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理论素养不充分、互联网辅助问题凸显、培育氛围淡薄和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高“铸牢”教师理论素养、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深化“铸牢”教育环境熏陶等一系列创新性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含量明显不足、信息不对称、附加值低,产品质量无法追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种种弊端,到了必须加以变革的时候了,互联网+农业,就是一场势在必行的变革。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简单来说,就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71-273
"互联网+教育"的融合给农村中学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相较于城镇学校,农村中学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信息化建设滞后、师资队伍落后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固化。为了有效改善当前农村中学教育的种种弊端,共享"互联网+教育"的成果,除了加大政府的支持、师资队伍的建设之外,学生、家长、学校三者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外语专业学生是学习和接触外来文化的前沿。因此,外语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创新思政+人文学科的工作方式,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外语人才的文化自信,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语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