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语教育对全球化背景下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该兼容并蓄,然而,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存在只重视目的语文化,忽视中国本土文化的现象并导致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对外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内容进行界定,接着对本土文化导入的理据和具体实践操作展开探讨,目的在于实现外语文化教学中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同步融合,完善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外语专业教学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化问题.须对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充分认识文学教育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文学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注、引导、建构当代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迫切要求.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物质利益的诱惑,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也随之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高职院校必须将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做到统筹规划、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外语专业教学忽视传统文化教育这一现状,本文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的缺失程度和导致传统文化缺失的各种具体原因,还就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呼吁大家要认真对待强劲的西方文化,保护好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茶学”专业融合与发展路径,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通过挖掘茶学领域的主题教学资源,为农林类高校外语专业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同时,这种复合型的教学模式是对深入推进新文科以多学科协同及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为理念的外语教育改革的本地化探索。文农交融的外语教育改革新生态,有助于服务地方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文化译介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2035年文化强国远景目标的提出要求着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这给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我国教育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以及教师生态位的要求.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高校外语教师应该从立德树人的能力、外语专业素养、自身专业的科研创新及跨学科的科研创新等方面提升、完善自我,以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党员理想与政治信仰意识比较淡薄;发展党员过程中重学习轻理想信念的考察;入党后理想信念教育弱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内容单调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应该是每个国人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国人工作与生活时都铭记于心的伟大梦想。但当前,仍存在部分学生对于理想信念认知不深刻的现象。针对此现象,本文将以中国梦作为视角,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来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认知,坚定大学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学、教育学以及民族学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外语教育认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能够客观认识英语教育,当前针对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环境的缺失,致使他们在外语教育认同上表现出种种矛盾的状态。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具有民族性和文化多元性,发展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外语教育,需要同少数民族自身特点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呈多元化的趋,这对外语人才培养格局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为基础,使外语作为技能、工具与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这类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并将带来巨大的人才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外语教学忽视了跨文化交流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基于江苏省高校外籍语言教师的调查,就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认知程度及态度、中外教师跨文化交流教学、外籍教师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等方面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校必须积极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流素养,改革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对外籍语言教师进行跨文化培训。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教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确立正确的科学理想信念,它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然而,当今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仍然存在着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了不良倾向,如何切实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其强大的"净化"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立足于社会、家庭和学校多个方面的实际,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观是指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勇于付诸实践的理论指南,其内质意蕴要求青年学生能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支撑,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践行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观就是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实践中,渗透到大学生内心深处,从而提高高校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实践表明,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观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厘清了内容框架、提出了方法,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业历史文化是高等农业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又承载着中国人顺天应时、阴阳和合的仁和精神;精耕细作、克俭于家的勤劳精神以及关心民生、强农兴邦的报国精神。高等农业院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应立足"大宣传"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农业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农业院校学生自觉弘扬中国精神、争做中国强农梦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心理压力大,焦虑情绪严重;就业心理期望值高,经历择业挫折后失落感强等心理问题.影响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学校要从加强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强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是我国大学外语教育的主体力量,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外语教学事业的改革发展。因此,各层次学校和教育管理人员应广辟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促使其在专业知识结构的拓展和深化、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强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299-300
高职院校应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精准思政工作"双着力",培养学生的时代情怀和工匠精神,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匠精神的文化来源,讨论现有职业理想信念的现状和问题所在,给出了工匠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的相通之处。职业理想信念里所扮演的角色和在现代工匠精神影响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素养的培育路径,其实就是将工匠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中,从而来培养高职学生党员能够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综合,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其中传统美德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中之重,开展对小学阶段美德教育教学实践,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融在小学教育之中,对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领悟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在各个学科中渗透美德教育,深化美德思想,使学生改观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传统美德文化的热爱程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252-253
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教育行业"一窝蜂式"办学现象日益显现。这种办学方式不仅造成了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将从现象原因分析、改进方法等方面,对外语专业的专业发展给予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