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递的发展,地铁成为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综合监控系统中BAS和FAS系统组成,同时阐述了综合监控系统中BAS和FAS设计方案,最后总结了全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技术不断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在为城市提供轨道交通服务时,就会涉及大量客运服务,为了保证客运服务质量,就必须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基于乘客感知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不仅能保证评价质量还能有效改善乘客体验。本文将利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工具,按照误差逆传播算法,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综合评价模性,基于乘客感知,科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柴鹏 《甘肃农业》2011,(3):78-79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通讯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迈入了实用化的阶段.作者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概念,并详细探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构成、功能及特点,以此体现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高计划院校建设,目前“1+X”证书制度试点与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处于攻坚期,须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递进。在城市轨道交通1+X站务试点背景下,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创新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围绕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产生发展价值,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困境,明确了教学创新与教学团队创新的区别与联系、内涵与本质。结合管理学中的知识管理理论,从结构、功能和价值三大维度出发,结合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从创新团队组建、“双师型”队伍建设、教法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5.
主要以南宁铁路局的情况为例,介绍了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抓好视频监控统一平台及传输网络建设,提高视频监控的覆盖面和经济合理性及提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等措施,并在比较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整合视频监控系统共享资源的发展方式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日常出行日益便利化,与此而来带来的问题是环境污染过于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日益受到追捧,其中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则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控制对策,以便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帮助工作人员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建设中,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和影响。本文主要是在对气象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我国气象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相关的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监控性能进行了测试,希望可以给未来气象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农网配电自动化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比较明显滞后,这种状况既制约着配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线路损耗的降低。而实用型系统便于建设,性价比高,效果显著,对于提升农网配电自动化程度和综合效益意义重大。对此,本文就实用型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空间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以打造一个拥有良好导向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空间为研究目的,以武汉城市轨道换乘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使用人群在换乘空间中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感受,得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空间存在空间封闭性、不易识别性、换乘乘客心理压抑性等突出矛盾。梳理导向系统和标识系统在换乘空间中的重要性,并归纳出武汉轨道交通换乘空间中的导向系统和标识系统的运用特征,结合换乘空间现有的空间形态提出将导向标识系统与城市文化系统相结合的空间设计理念,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空间设计提供一个易认知、易识别、具有清晰导向功能和多层次的换乘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迎来了良好契机,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供电方式的好坏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效率的高低。本文从接触轨的组成、电压等级、接触轨材料和接触轨的布置等方面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的供电方式,对比分析了接触轨供电的上部、下部、侧面三种受流方式的特点,基于应用对比研究表明:在受流性能和安全性方面,下部受流方式更优异于上部受流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于群  张凤航  王秀丽  周筑南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4):162-165+169
为了解决因禽舍网络环境差而引起的监控问题,在禽舍监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发了一种可伸缩的、高可用的、自动化调节的禽舍监控调节系统,并提供历史监控数据的标准接口设计。该系统解决了生产环境中传统无线实时监控服务可用程度差、监控站点伸缩困难、调控过分依赖于人工等问题,测试结果证实了系统设计是可行的,实现了自动化、高质量、集约化养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传统农业也开始逐渐向自动化控制的智慧农业方向发展,不但能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农业中,能够解决人多土少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基于自动化控制技术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将是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的现代水平。本文重点分析了智慧农业的远程监控系统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赵达 《农业灾害研究》2023,(11):153-155
气象部门开展日常工作时较为依赖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故需确保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处于有效、稳定的运行状态。在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监控信息化是当前的重要思路,强调借助信息技术,监控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确保所记录气象数据的完整性、精确性。当前,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运行监控信息化已有效实现了业务工作信息化、业务管理信息化、业务流程信息化,对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围绕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运行监控信息化开展探究,指出了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信息化评估的要点,提出了促进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信息化发展的措施,即完善运行监控信息化体系、强调气象部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提高运行监控信息化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城市轨道交通与城乡融合协同发展可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进程。本研究以郑州市为例,以最小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指标测评轨道交通可达性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水平,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及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城市轨道交通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是否具备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分析协同发展是否影响乡村振兴。结果表明:2012—2020年耦合协调值由0.10上升至0.99,由极度失调发展为优质协调;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城市轨道交通与城乡融合协同发展对乡村振兴有单向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与城乡融合二者呈现协同发展趋势,协同发展对乡村振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负荷需求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需要发电厂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水电站是发电厂中的重要组成,采用监控网络系统可提高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在水电站中,需要对监控设备及监控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保证监控设备及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6.
水利工程是保障我国民生的重要基础工程,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预防洪涝、干旱等灾害问题始终是水利发展的关键。而通过应用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可实现对水利项目各种数据的实时监测,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水利项目进行调控,并且充分发挥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水利项目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水利自动化监控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7.
渔业环境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关于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对渔业环境监控和预警的重大需求,结合国内外环境自动监测理论基础及系统,建设渔业环境自动化监控预警系统,以适应当地渔业主管部门对渔业环境监管的需求。从系统建设目标、系统技术构成和系统监控要素与功能等方面详述渔业环境自动监控预警系统的建设,就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渔业环境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积累更多的渔业环境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经验,为以后渔业环境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的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在阐述了自动监控系统功能特征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发挥水利泵站的综合利用效益,提高调度管理决策水平,建设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是现代泵站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以抽黄提灌泵站为研究对象,完成泵站的自动化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轨道交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交通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轨道运营的安全性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安全运行和管理是安全模式中两个突出的方面,本文主要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方面进行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