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也由传统形式转变为现代传播方式。在视觉传播视域下,多元化、数字化、场景化的图文影响逐渐取代传统的视觉传播模式,在受众的互动参与下,信息不断重组与扩展,重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经由视觉传播,传统文化从文本模式、传播形态、设计内容、观众参与度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D\VR\AR\MR\全息技术等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加直观的视觉对话被应用到传统文化的形象建构中,现实与虚拟结合、线上与线下协作,传统文化传播超越时间和空间,传播更为迅速、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视觉传播为传统文化传播的多维传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3.
4.
5.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9):140-143
新媒体技术已普遍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新媒体的运用导致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方式都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我们要积极的用正确的方法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并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相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当代学生的思想觉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145-148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高校体育社团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多样性,大学生对此都十分青睐,已发展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医学院校亦不例外,本文探讨了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措施,为医学院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化和传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传播中红色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发扬,也仅仅在传播中才能使得红色文化得到不断的创新发展。所以要想做好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就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展开,要积极的参与到传播的工作中来。要想使红色文化在互联网中能够进行更好的传播,就要注意加大关注度,不断的发现更多的网络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将红色文化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需要使红色文化的比重在人们的心中不断的增加,不断的增强人们的意识观念,开拓更多的创新路径,从而使得互联网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发扬的途径,使得互联网得到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王玮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11):202-204
微传播服务已成为图书馆领域研究开发的新热点。阐述了微传播服务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现阶段微传播服务存在服务形式简单、服务深度不够、技术不够完善等不足,提出了服务转型、构建新平台和组建专业团队的策略,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传播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79-81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特征,即传播内容的现实化、碎片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个性化,传播路径的网状化、裂变化,传播时效的高效化、国际化等,这些新特征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大众媒介建构的诸多媒介形象中,女性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媒介表征之一,其存在复杂而微妙,影响了大众对现代女性的认知。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分析新媒体媒介文化传播中影响女性形象塑造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中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位。本文探讨图书馆文化构成、文化育人、文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常态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人民群众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对思想文化等精神生活有了更高更新的需求。在介绍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渠道,并从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弘扬传播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及强劲的人才支撑等方面阐述了新常态视域下拓展红色文化传播的对策,确保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展现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反映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颠覆性创新科技为标志的数字化时代加速到来,与此同时,全媒体发展方兴未艾,其发展过程不仅是技术、平台与传播方式的全方面融合,更是思想内容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面对数字化时代,高校学术期刊仍囿于技术、管理等限制存在学术话语权地位受国际期刊界冲击;缺乏期刊传播多渠道矩阵思维;全链条数字化运行机制缺失等不足之处。因此,基于全媒体视域下,探索从平台、技术、媒介等层面创新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路径,有助于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增强学术舆论话语权,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大使命。发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关键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于受众而言,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教育工作者尽可能的做到思想保障当先,提前审视和破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其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和谐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对我国体育文化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的合理诠释。首先明确了和谐体育文化的内涵,并从宏观的社会到微观的个人等三个层面谈到了和谐体育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出和谐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具有人本性与科学性、先进性与多样化、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文化契合,进而论证出高校建设和谐体育文化具有可行性,最后提出高校和谐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