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剂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不同改良剂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了解其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量形成的影响。选择土壤背景值中铅、镉、砷、汞等4种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地块,分别采用石灰、碳酸氢铵、有机肥、粉煤灰等4种改良剂进行土壤处理。通过测定供试三七块根中铅、镉、砷、汞的残留量,探索4种改良剂对降低三七中重金属残留的作用。检测结果表明,几种改良剂处理三七栽培土壤后,三七块根样品中铅、镉、砷、汞等4种重金属残留量均低于空白对照。对使用石灰等3种改良剂及增施有机肥对降低三七块根中铅、汞残留量具有明显作用;增施有机肥对降低三七块根中镉残留量具有一定作用,而粉煤灰则具有明显作用;使用粉煤灰、石灰及碳酸氢铵对降低三七块根中砷残留量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对中国东北污染源附近农田土壤巾铅、镉、铬和砷化学形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主要累积在农田表层0~20 cm的土壤巾,表层土壤中有一种或两种重金属的总量分别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应的标准值.所研究土壤中,铅、铬和砷以残渣态为主,其中残渣态铅占52.9%~80.1%,铬占81.0%~90.5%,砷占42.1%~82.9%.镉以有机结合态占优势,相对含量为19.5%~57%.铅、镉、铬和砷可交换态的相对含鼍均较低(0.02%~3.67%).3种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大小顺序均为镉>砷>铅>铬,迁移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镉≥砷>铅≥铬,镉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能力都是最大的,说明镉的生物有效性最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及三七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域随机采集51个3年生三七及栽培土壤样品,对三七块根及土壤中铅(Pb)、镉(Cd)、砷(As)、铜(Cu)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评价,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三七块根、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三七主要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其中以Cd、As、Cu 3种重金属超标最为严重,样品超标率分别为62. 7%、35. 3%、64. 7%。(2)文山、红河、昆明、曲靖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 27、1. 31、1. 76、2. 16,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表现为曲靖昆明红河文山。(3)三七块根重金属累积量与土壤重金属浓度呈线性正相关,以铅、砷较为明显;三七叶片铅累积量与土壤铅浓度呈线性正相关,而镉、砷、铜3种重金属拟合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城区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汞、砷、铅、铬、镉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0种蔬菜中砷和镉的含量普遍较低,对蔬菜均未构成污染;汞和铬的污染仅在芹菜、茼蒿和生菜中,超标率均为2.5%;铅的超标率为61.2%,最高超标8.03倍。5种重金属元素汞、砷、铅、铬、镉在10种蔬菜中的积累情况为绿叶菜类茄果、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5.
为监测宁夏中部干旱带乡土型特色中药甘草的重金属含量,保证甘草质量安全,分别以宁夏盐池、同心、红寺堡等中部干旱带代表县市的3年生人工甘草栽培区为试验样地,检测研究了5种重金属(铅、镉、总铬、总砷、总汞)在土壤和甘草中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土壤中铅、镉、总铬、总砷、总汞的重金属总含量为65.168 8~92.148 4 mg·kg~(-1),含量均较低,是理想的绿色中药材栽培基地。甘草中重金属总含量为3.016 25~4.402 16mg·kg~(-1),达到了绿色行业标准。铅、镉、总砷、总汞含量均小于《中国药典》2010版(1部)规定的甘草重金属限度、总铬含量小于《欧洲药典》2013版规定的铬含量限度。说明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的甘草重金属含量均较低,是理想的绿色中药材产品生产与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6.
采集湖北襄阳烟区K326上部叶(B2F)、中部叶(C3F)和下部叶(X2F)初烤烟叶18份,测定了烟叶铅、镉、铬、镍、砷的含量,分析它们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初烤烟叶中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镉、铅、镍、铬、砷;铅、镉、铬和砷在叶龄老、干物质积累较少的烟叶区位中分布较多,主脉最低,镍在主脉中的含量高于其他区位;烟叶中铅、镉、镍分布的均匀性较铬和砷的分布差,铅、铬、砷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镍与其他元素含量之间均表现为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以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等检测方法,对山西省中部、南部水果主产区的苹果、梨、桃和枣共70个样品进行了铅、镉、砷、铬和镍5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铅、镉、砷、铬和镍在苹果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100%,23.3%,100%和60%,在梨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0%,0,0,100%和50%,在桃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0%,100%,30%,100%和90%,在枣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25%,0,100%和75%;其中,4种水果铅和镉的超标率均为0,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由少到多依次为镉砷铅镍铬。套袋特别是套塑料袋能减少梨重金属的含量;4种水果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梨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最低,桃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最高;靠近公路的苹果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较远离公路的样品中重金属含量高,其中对铅含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了凤凰县农村土壤中镉、铅、铬、汞、砷5种重金属的含量状况,重金属限值参照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Ⅱ级标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指标参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除了铅和铬之外,镉、汞、砷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情况,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全县土壤无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危害极大,是人体在进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食品中摄取的有害成分,但是面粉、小米粉、玉米粉和大豆粉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未系统比较。应用ICP-MS对面粉、小米粉、玉米粉和大豆粉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粉、小米粉、玉米粉和大豆粉中重金属镉(Cd)、铅(Pb)、铬(Cr)和汞(Hg)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大豆粉和面粉中的砷(As)的含量超标。4种谷物中以大豆粉中砷(As)、镉(Cd)、铬(Cr)和汞(Hg)重金属含量最高,而小米粉中铅(Pb)的含量最高。5种重金属中,以砷(As)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铬(Cr)。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012年扬州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2002年以来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扬州市耕地土壤样品,分别测定总镉、总砷、总铬、总汞、总铅含量,加权统计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并与2002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扬州市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总镉、总砷、总铬、总汞、总铅,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超标面积比例从高到低为总镉、总汞、总砷、总铅,总铬全部合格。与2002年相比,土壤中总镉、总铅含量均显著上升,总汞、总铬含量上升未达显著水平,总砷含量则显著下降;总镉、总汞、总砷、总铅超标面积比例均上升。[结论]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总镉、总汞污染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土壤总镉、总汞、总铅含量变异系数明显增大,说明总镉、总汞、总铅有明显的点源污染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洪湖公园中红建莲植株体内的铜、镍、镉、铬、铅、砷、汞等几种主要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探讨并蒂莲频繁发生与植株体内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并蒂莲植株体内铅、锰和镉含量分别达到990μg/kg、50μg/kg、320μg/kg,显著高于非并蒂莲植株体内铅、锰和镉的含量,并蒂莲和非并蒂莲体内砷、汞、铜、锌、铬、镍富集没有显著差异,指出铅、锰和镉等重金属有可能对荷花品种红建莲的细胞分裂和染色体有一定的影响,是导致其花芽分化产生并蒂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浙中地区水生蔬菜及其生长环境重金属健康风险,采集水生蔬菜及其生长环境土壤、水样品,测定铅、镉、铬、铜、锌、砷含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展开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生蔬菜单一重金属的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值依次为铬>铅>锌>铜>镉>砷,成人铬和儿童铅、铬的单一重金属THQ值均超过1,表明食用样品水生蔬菜,成人存在铬暴露健康风险,儿童存在铅、铬暴露健康风险。土壤中铜、锌、砷各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在儿童和成人中均为口腔摄入>皮肤接触>呼吸暴露,铅、镉、铬各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均为皮肤接触>口腔摄入>呼吸暴露。同一暴露途径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普遍比成人高。铬对儿童和成人的致癌风险指数都高于10-4,表明铬对人体健康存在致癌风险。水环境中镉、砷、铬引起的致癌风险平均值分别为541×10-6 a-1、214×10-5 a-1、791×10-4 a-1,风险等级从低到高。所有调查区域水环境中铬的致癌风险值均高于10-4 a-1,说明铬已成为浙中地区水生蔬菜基地水环境中的主要致癌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选取山东省17地市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农田土壤,系统采集150余份土壤样品,测定其砷、汞、铅、镉、铬、铜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判断土壤污染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监测点的6种重金属元素中镉、汞、铜的算术平均值均超过了山东省土壤背景值,表明这3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2镉和铅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交通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施用;铬为自然源因子,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砷和汞来源于煤炭燃烧和钢铁冶炼,铜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3监测区总体上处于低等与中等生态风险临界水平。  相似文献   

14.
青海栽培山茛菪重金属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4~6年生人工栽培山莨菪,测定其根部铅、镉、砷、汞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4~6年生栽培山莨菪,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砷,镉,铅,汞。并且各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年份和生物量的增加而有所积累。砷、铅和汞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较明显,而镉含量则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北京北部水源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北京北部以密云水库为中心的水系沉积物中砷、镉、铬、铅、铜和锌的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采样区域内砷、镉、铬及锌含量均高于北京土壤背景值,且在靠近市区的几个采样点各重金属浓度偏高尤为明显。采用连续提取法处理样品,评价了各种金属的生态有效性,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镉>铜>铅>锌>铬>砷。镉为中高污染水平,对水体环境的污染突出。该研究数据将为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及城市规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采集了贵州都柳江流域4个柑橘园柑橘植株的叶片、果实及土壤,对砷、镉、锌、铜、铬、铅、汞、镍8种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率均达到100%,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果园土壤、果实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安全评价标准,达到安全或非污染等级.柑橘果实中铬、镍、铜、锌、铅含量与土壤中铬、镍、铜、锌、铅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危害新疆红枣质量安全的主要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危害新疆红枣质量安全的主要重金属.[方法]以新疆6个主产区产出的30个红枣样品为受试材料,在完成受试材料镉、铬、镍、砷、铅5种主要重金属含量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四分位差法对受试红枣镉、铬、镍、砷、铅主要分布区间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5种重金属主要分布区间与对应限量值的接近程度,分析危害新疆红枣质量安全主要重金属.[结果]受试红枣镉、铬、砷、铅含量主要分布区间远低于对应限量值;受试红枣镍含量主要分布区间为0.1~0.206 mg/kg,与已报道的水果镍限量值0.2mg/kg接近.[结论]相比较镉、铬、砷、铅,镍对新疆红枣质量安全造成潜在危害的可能性更高,是重点防控的新疆红枣质量安全主要危害重金属.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部分县土壤及玉米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辽宁省的阜新、黑山、昌图、海城四个县土壤中的铅、镉、汞、铬、砷等五种重金属及作物籽实中铅、镉、汞、砷四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四个县土壤中五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序污染,其中元素镉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在对监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情况,按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检测土壤中铅(Pb)、镉(Cd)、汞(Hg)3种重金属及类金属砷(As)的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5618-1995)作为评价标准,对其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太子参种植区域土壤重金属及类金属含量差异较大,镉为0.02~0.84 mg/kg,铅8.4~70.7 mg/kg,汞0.02~0.78 mg/kg,砷1.01~44.6 mg/kg。在重金属污染因子中,Cd是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Hg和As。但黔东南州的大部分土壤适宜于种植太子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西安市郊区的9种蔬菜50个样品的可食部分中重金属元素的监测 ,探明了蔬菜中重金属汞、砷、铅、铬、镉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铅是西安市郊区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在检测的9种蔬菜样品中 ,铅的超标率为48.0 % ,最高超标6.91倍 ;铬和镉的污染仅表现在个别蔬菜中 ,超标率分别为4.0 %和2.0 % ,最高超标分别为5.20倍和1.32倍 ;汞、砷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