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茶丰产栽培与复合经营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潜山市作为全国油茶基地建设重点县(市),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是其林业建设中的一项中心任务。基于此,通过应用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油茶幼林期复合经营技术研究,监测分析出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对油茶生长量的影响及投资成本效益,提出了油茶新造幼林期合理复合经营措施,增加林地收益。  相似文献   

2.
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因其适应性强,耐贫瘠,抗干旱,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油茶认识的提高,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由此,针对油茶幼林主要生态经营模式进行分析,促使其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油茶、山稻、马铃薯等作物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门县于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近年来,新发展油茶林超过666.67万hm2。油茶虽是高效的油料树种,但新造油茶林生产缓慢,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前期管理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如何通过油茶幼林复合经营,弥补油茶幼林前期无产出,初投产效益低,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油茶作为目前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并且有着越来越高的经济效益,因而有效发展油茶产业十分重要。在当前油茶栽培种植过程中,油茶幼林套种已经成为常见的模式,其中油茶林下套种大豆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基于此,通过对油茶幼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油茶林下套种大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与依据,实现油茶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紫色土侵蚀区不同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不同治理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果表明"林果草+水平沟"治理模式综合效益最高,"乔灌草+竹节沟"次之,"油茶+等高草带"最低。研究认为"林果草+水平沟"模式是一种符合当地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优良模式,而"油茶+等高草带"虽然有最高的经济效益,但综合效益最低,表明过于强调单项效益,而忽视其他效益,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定西安家沟流域3种典型农林复合模式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定西安家沟流域的自然特点,提炼出了3种典型的农林复合模式,即:林-粮复合经营模式、林-草-畜复合经营模式和庭院经济复合经营模式。分别分析了3种模式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对3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坡地农田系统相比,3种典型的农林复合模式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庭院经济复合经营模式效益最大,林-草-畜复合经营模式效益次之,林-粮复合经营模式效益最低,但均高于对照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营建相应的模式,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时对各种农林复合模式的经营技术进行集成和优化,并提出了科学、高效地开展栽培、经营、管理及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那坡县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经营和管理油茶,能够提高产量,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那坡县的坡荷、城厢、德隆、百都、百省等9个乡镇对油茶发展并不重视,致使油茶生产量较低,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油茶生产水平提高,创造较多经济效益,推动油茶产业良好发展,应当加强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分析茶油发展现状,重点分析和探讨软枝油茶造林的技术措施要点、老油茶林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要点,希望对于改变油茶发展现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江西宜春油茶幼林土壤进行了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宜春油茶幼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N、P、Ca,盆栽不施N、P、Ca作物分别减产63.97%、61.32%和19.08%。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27户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1)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养分;(2)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可以提高果园地优果率和商品果率,降低畸形果率和病虫害发生次数;(3)增加了沼气这种可再生能源,减少了石化燃料的需求,保护了环境;(4)该经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村的收入,提高了果园的经济生产力.因此,果畜沼复合经营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油料作物,分布广,且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起油茶林的经营管理,改变了其经营管理方式,想要引导其由粗放式管理经营模式转变为高效经营管理模式。在油茶林的管理措施中,施肥措施十分重要,施肥对于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有直接关系。主要分析油茶林种植措施,以期为油茶科学施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沙地试区农田林网种植模式和农果、农条间作等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阐述了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建设对沙地试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及生产潜力,为黄淮海平原沙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沙地试区农田林网种植模式和农果、农条间作等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阐述了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建设对沙地试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及生产潜力,为黄淮海平原沙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3—2015年,在广西国有维都林场对桉树幼林进行了3种不同抚育方式(1全面锄草,2全面锄草+局部松培土,3全面锄草+施肥)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抚育方式桉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差异明显,并且随着抚育强度的加大,林分营养空间也显著增大,能对林木生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充分改善林分生物量与林分生产力;适当提高桉树幼林抚育强度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桉树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径流场观测方法,对桉树-牧草、桉树-农作物和桉树-药材3种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进行定位观测,筛选出水土保持效益好的复合经营模式,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桉树间作牧草、农作物和药材后,地表径流量分别降低了21.07%~31.02%、33.91%~38.71%和1.51%~67.12%;土壤侵蚀量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但种植2年后,桉树3种复合经营模式均未产生土壤侵蚀;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降幅最明显,初步认定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较好,是比较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闽北山区坡地农林复合经营生态模式,优化配置了杉木-胡枝子-食用菌和杉木-百喜草-黄花菜2种具有较好生态经济效益的模式,分析了其生态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油茶幼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江西宜春油茶幼林土壤进行了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宜春油茶幼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N、P、Ca,盆栽不施N、P、Ca作物分别减产63.97%、61.32%和19.08%。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红壤坡地不同农林模式表层土壤水力特性差异及其对土体储水量的影响,该文分析了红壤坡地"农-林-草"、"农-林+横坡耕作"、"农-林+顺坡耕作"和"纯林"4种典型农林复合模式表层土壤(0~0.30 m)的土壤水力特征参数,并通过Richards方程数值求解模拟了不同表层土壤水力特性下的土壤含水率动态和土体储水量。结果表明,农林复合模式对表层土壤水力特性有较大影响,"农-林-草"、"农-林+横坡耕作"、"农-林+顺坡耕作"、"纯林"模式的表层土的土壤性质依次表现为:土壤黏性增强(土壤进气值倒数减小)、透水性减弱(饱和水力传导度减小)。饱和水力传导度、土壤进气值倒数与土壤容重的相关系数为-0.98和-0.96。当仅考虑表层土壤水力特性差异时,土体储水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农-林-草"、"农-林+横坡耕作"或"农-林+顺坡耕作"和"纯林"模式土壤。"农-林-草"模式表层土壤具有在蒸发期减少深层土壤水消耗、在降雨期增加深层土壤水补给的作用,该土壤储水机制为"农-林-草"复合种植模式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核桃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复合经营对核桃园土壤肥力的影响,在贵州省威宁县核桃主产区选取了3种具有代表性核桃复合经营模式,即核桃-白三叶(J+T)、核桃-大豆(J+S)和核桃-玉米(J+M),以核桃清耕为对照(CK),4年后对4种核桃经营模式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肥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核桃清耕模式相比,三种核桃复合经营模式均降低了土壤p H值,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四种核桃经营模式土壤p H值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三种复合经营模式土壤p H值大小依次是核桃-大豆模式核桃-白三叶模式核桃-玉米模式;三种复合经营模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含量高低均表现为核桃-玉米模式核桃-白三叶模式核桃-大豆模式。说明复合经营可以改善核桃园土壤肥力,且四种模式间的土壤肥力差异主要是由不同施肥量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1年对湖南省祁阳县标准径流场进行的定位观测,研究8种不同生态模式自然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全年发生地表径流17次,发生月份为3-11月,其中有13次分布在5,6月和8-10月,地表径流与降雨分布特征总体一致。(2)不同生态模式年径流量平均为865.99m3/hm2,变幅为238.12~1 422.08m3/hm2,年土壤侵蚀量平均为25.163t/hm2,变幅为0.072~67.570t/hm2。不同生态模式间年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3)各模式地表径流量表现出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增加的特点;大雨量降雨是导致土壤侵蚀产沙的主要因素。>50mm的大雨量降雨和高强度降雨对红壤坡地水土流失具有明显影响。降雨量对不同生态模式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强,中,弱"的特点,各模式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与降雨量的动态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4)在湘南坡地开发利用中,梯田油茶模式在油茶幼龄期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8种处理模式中仅次于撂荒地(对照)与顺坡作物模式;梯田油茶+稻草覆盖模式、梯田油茶+花生+植物篱模式及梯田油茶+豆科牧草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江西省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提炼出了2种典型的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即基于"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和基于间套种植或带状生草的复合果园模式。分别分析了2种模式的配置思路、技术组成、实施要点、主要成效和适用条件,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营建相应的模式,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