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稳定化处理、淋洗处理与生物修复处理砷污染土壤,探讨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总砷水浸浓度、总砷酸浸浓度、容重、pH、质地、渗透系数与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修复措施均对土壤总砷水浸与酸浸浓度产生显著影响,经稳定化处理、淋洗处理与生物修复处理的污染土壤总砷水浸均值由1.10 mg/L分别降低至0.05、0.48与0.92 mg/L;经稳定化处理、淋洗处理与生物修复处理的污染土壤总砷酸浸均值由4.35 mg/L分别降低至0.38、0.45与3.99 mg/L。稳定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容重、pH、电导率,显著降低土壤渗透率系数,并使土壤质地由壤土变为砂土;淋洗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渗透系数,显著降低土壤pH;生物修复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为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目前,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不够成熟,另外,汞污染具有积累效应、遗传毒性、潜伏性等特殊性,对土壤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存在巨大的隐患。因此,对土壤修复技术的科研工作提出迫切要求。结合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现状,本文从汞的来源、修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重点对稳定剂/钝化剂法、生物修复法、纳米技术法等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为今后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提出展望,为从事土壤修复、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稳定化处理、淋洗处理与生物修复处理后的砷污染土壤开展试验研究,探索不同修复措施对土壤砷总量、砷形态及分布、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呼吸强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CEC、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化处理并未显著降低土壤中总砷含量,淋洗处理与生物修复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总砷含量。稳定化处理与淋洗处理使得土壤呼吸强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CEC、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生物修复使得土壤呼吸强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CEC、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李银 《乡村科技》2019,(8):113-114
土壤中汞污染日趋严重,而汞具有很强的毒性、持久性、迁移性以及高度生物富集性。文章系统分析了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和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指出了目前治理汞污染土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后续修复与治理汞污染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宏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5):187-190
为了对综合治理环境中砷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从砷的毒性,砷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砷污染治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强调生物法,包括微生物治理方法和植物治理方法以及两者有效结合的联合修复方法是目前砷污染防治对策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且微生物与植物的联合修复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未来砷污染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的工农业活动影响,砷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环境中的砷表现出不同的化学形态,与砷对生物的毒性有着密切联系。环境中的砷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人体,产生急性或慢性中毒。本文针对我国果品和果园土壤砷污染问题,分析了果园和果品中砷污染的来源和现状,并对现行果品生产中对砷的限量标准进行总结。对于治理和修复已遭受砷污染的果园土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建议,其中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一种修复土壤砷污染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无锡市滨湖区内原胡埭电镀厂土壤污染概况;然后,确定了土壤修复标准、修复方案和验收标准;最后,介绍了不同程度污染土壤的修复工程。检测结果表明,原胡埭电镀厂土壤中Cr、Cu、Ni、Pb和Zn严重超标,部分污染土壤对小麦、小白菜和蚯蚓表现出极强的生物毒性,必须修复后方可作为商业用地开发。土壤修复标准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二级标准中的商业用地标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综合考虑经济和时间因素,采用化学淋洗法修复重度污染土壤,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修复中、轻度污染土壤;修复土壤采用《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1996)进行验收,修复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FeS、电石渣和菌渣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为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投加质量比为2%的FeS、电石渣和菌渣到砷污染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处理砷的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并通过模拟酸雨试验分析稳定处理后砷污染土壤的抗酸雨淋溶特征.[结果]各稳定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排序均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FeS对砷的稳定效果最佳,其处理土壤砷的浸出浓度按照国标硫酸—硝酸法(SNP)、美国毒性浸出程序(TCLP)、化学提取法(CE)和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顺序分别为0.90、0.68、3.14和0.15 mg/L.稳定处理降低了土壤易溶态砷含量,FeS组降幅最大,达18.51%,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铁型砷;电石渣组次之,主要将易溶态砷转化为钙型砷及部分铁型砷和铝型砷;菌渣组降幅最小,仅为9.23%.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出液砷的浓度在污染原土最高,其淋洗至第15 d时砷的浓度仍有7.03 mg/L,但呈降低趋势;电石渣组居高不下;菌渣组呈先升高后降低至平稳的变化趋势;FeS组下降至低水平保持平稳;不同稳定处理土壤淋出液pH均升高.淋洗后,各处理土壤总砷含量降幅排序为污染原土>菌渣组>电石渣组>FeS组,污染原土降幅最大,达25.34%,主要降低易溶态砷;FeS组降幅最小,仅为4.89%,主要降低少量易溶态砷和铝型砷;电石渣组和菌渣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FeS对砷稳定效果好,抗酸雨淋溶能力强,能有效降低土壤砷的浸出毒性和生物有效性;菌渣和电石渣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适合作辅助剂增强稳定效果,但需适量添加电石渣,避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9.
余博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599-7600,7604
[目的]研究吊兰、绿萝和蜈蚣草对土壤中铅、砷、汞和镉的富集能力。[方法]采用吊兰、绿萝和蜈蚣草对铅、砷、汞和镉污染土壤进行富集试验,测定培养不同时间后3种植物叶片中的铅、砷、汞和镉含量。[结果]1 000 mg/kg铅污染基质对吊兰、绿萝和蜈蚣草的生长没有影响,吊兰对铅的富集效果明显强于绿萝和蜈蚣草,40 d后叶中铅含量达到165.3 mg/kg,同时吊兰对于汞也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蜈蚣草对砷的富集能力较强,对镉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对铅、砷、汞、镉4种重金属污染的耐受能力均很强;吊兰和绿萝对汞有一定的富集作用,但100 mg/kg镉和汞对吊兰和绿萝有较大的植物毒性。[结论]吊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砷具有金属性和准金属性,毒性高且无法自然降解,土壤中砷含量超标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土壤化学淋洗是目前最常用的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技术手段之一,但淋洗参数的选择一直显著影响着修复效果.本文基于土壤化学淋洗修复砷污染土壤技术,对化学淋洗参数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获得的淋洗时间、淋洗剂浓度、土水比等淋洗参数,能够较好地完成砷污...  相似文献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土壤了镉、镍、铜、砷、汞、铅污染,及利用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新疆若羌县表层土壤中8项重(类)金属元素[铬、汞、镍、铅、砷(类金属)、铜、锌、镉]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土壤重(类)金属环境质量状况,并应用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若羌县土壤重(类)金属环境质量较好,8项指标中铬、汞、铅、铜、锌、镉等6项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土壤综合污染级别属于安全级别;农业区土壤主要污染物为镍,其超标率为0.7%;非农业区土壤主要污染物为砷和镍,其超标率分别为0.7%和0.3%。若羌县土壤整体上存在轻微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
多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固化/稳定化剂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不破坏土壤结构,但不同的固化/稳定化剂对土壤、作物及重金属离子的修复效果各不相同。文章概述了几种固化/稳定化剂的修复效果及优缺点,探讨了固化,稳定化修复重金属污染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固化/稳定化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局限性,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已成为关注的话题。常用的修复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本文探讨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危害,分析微生物修复土壤铅、镉、铜、汞、砷5种重金属的作用机制,并对该修复方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砷的植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中砷的植物有效性研究是开展污染诊断、评估环境健康风险及开展砷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依据.土壤中砷的危害一方面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有效性和结合形态有关,另一方面与植物对砷的富集能力有关.土壤中砷对植物的有效性主要与有效态砷的含量相关,土壤有效态砷的数量是土壤中砷污染状况的真实反映;富集系数是植物中砷含量与土壤中砷含量的比值,它可大致反映植物在相同土壤砷浓度条件下对砷的吸收能力.高砷风险区宜选种对砷富集能力较差的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6.
水铁矿结构稳定性及对砷固定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铁矿是砷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中最常用、最有效的钝化剂。水铁矿等铁氧化物对砷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并对环境中的砷具有很强的固定作用;但水铁矿在环境中容易转化,极大地影响了其对砷固定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从水铁矿的结构及影响其稳定性因素的分析入手,综述了水铁矿与砷的交互作用,探讨其在修复砷污染土壤方面的可行性,旨在为利用水铁矿修复砷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从降低农田中砷有效性等角度,对砷污染农田修复和安全利用技术与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原位稳定化法修复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程可行性,以某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原位稳定化法修复土壤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1#固化剂和2#固化剂的修复效果差别不大;固化剂投加量越大,修复效果越好;在一定时间内,投加固化剂后,修复时间越长,修复效果越好。总体而言,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同时,降低了农田中的重金属含量,原位稳定化修复对于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砷污染土壤原位钝化材料修复效果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钝化材料的原位修复是砷污染土壤的一种重要修复技术。本文综合分析了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原位钝化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磷基材料、含铁材料、生物炭及其他材料对砷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的效果和机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总体而言,含铁材料治理砷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效果,而磷基材料和生物炭材料对砷的原位钝化修复效果存在争议,不同研究得到的修复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其中,磷基材料多用于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不同材料钝化砷的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是吸附、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机制等。针对当前应用钝化材料原位修复砷污染土壤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应加强砷污染土壤原位复合钝化材料和联合修复技术的研发,并加深修复机制以及钝化效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投加富里酸(投加量为0、0.075、0.150、0.225 kg/m2),并在试验结束后分析植物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中总汞、有效汞含量,研究富里酸促进苎麻对土壤汞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投加富里酸可促进苎麻地上部分生长,但差异不显著,投加富里酸能提高苎麻中总汞的含量,促进苎麻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以及土壤中总汞和有效汞的降低.富里酸投加量为0.075 kg/m2时促进效果最好,修复后,土壤中总汞含量由(0.56±0.05)mg/kg降低至(0.38±0.03)mg/kg,土壤中有效汞含量由(2.13±0.04)μg/kg降低至(0.97±0.07)μg/kg.投加富里酸可作为促进苎麻修复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在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率,在低汞污染农田土壤中投加富里酸(投加量为0 kg/m~2、0.075 kg/m~2、0.150 kg/m~2、0.225 kg/m~2),并在试验结束后分析植株生物量和组织内汞含量及土壤总汞、有效汞含量,研究棉花对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投加富里酸对棉花植株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提高植物中总汞的含量,促进植物根部汞向地上部分转运以及土壤总汞和有效汞的降低。富里酸投加量为0.075 kg/m~2时促进效果最好,修复后,土壤总汞含量由0.45 mg/kg降低到0.34 mg/kg,土壤有效汞含量由1.45μg/kg降低到0.28μg/kg。所有处理中,棉絮没有汞检出。投加富里酸可作为促进棉花修复低汞污染农田土壤的潜在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