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香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95-12697
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关系着一国的政治经济稳定.该研究从粮食自给率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因素及中国粮食自给率的现状,阐述了确定粮食自给率需要考虑的方面,并就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粮食自给率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关系到国内粮食的生产、消费乃至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世界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粮食自给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粮食的需求量、供给量出发,分析了中国粮食自给率存在的隐患,最后提出了稳定粮食自给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模型提出粮食自给率影响因素的模型,并以中国1984~200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耕地面积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较小,而资本和劳动力的影响较大。同时,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是积极的。最后,提出保障粮食自给率的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进农业生产制度;增加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4.
武拉平  田甜 《农业展望》2013,9(4):66-70
受资源、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粮食生产面临较强的约束性和不确定性;受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提高等影响,粮食需求呈现较强的刚性,中国粮食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可选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构想。研究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可选择的模式有直接进口、对外投资种粮进口、援助其他粮食净进口国发展粮食生产以及建立国际"粮食协定",同时认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要实现从粮食安全到口粮安全、从粮食安全到食品多样化两个转变;因此,在保证口粮基本自给的同时,应适当扩大饲料粮进口,小麦和大米自给率分别维持在95%,玉米自给率可适当放宽到90%。  相似文献   

5.
我国粮食自给率与粮食贸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粮食自给率水平和粮食需求,对中国未来粮食单产发展和未来粮食自给率进行探讨,结合国际粮食市场出口情况,提出中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自给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更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82-4984
给出了粮食自给率的定义,以及确定我国粮食自给率为95%的基本背景;通过对中国1980~2006年26年的数据计算,得出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分析了现阶段保持粮食自给率95%这一目标的合理性;最后对粮食自给率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7.
日本粮食自给率,无论是综合粮食自给率还是各类粮食作物自给率,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粮食自给率下降在表面上是个客观事实,但计算粮食自给率的方式是多样的,而且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深入分析发现,日本粮食自给率被严重低估,按照其目前的自然、社会条件及政策潜力,其粮食自给率完全可以达到100%。粮食自给率表象和实质差异的原因是日本未雨绸缪忧患意识的体现,也是日本农业保护政策、参加TPP谈判的需要和农村政治博弈的结果,其本质上想继续保持日本在国际社会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通过牺牲粮食自给率来换取其优势工业品贸易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8.
从粮食生产、消费、价格和供需平衡的角度,设立粮食产量增长率、粮食自给率、玉米自给率、大米自给率、小麦自给率、粮食实际价格指数和粮食消费波动系数等7个指标,组成粮食生产数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标的警度对中国历史各年综合警情进行分析得出,1984—2015年,有无警年份21个、轻警年份4个、中警年份4个、重警年份3个。最后,利用指标体系,对2020年和2025年的综合警情进行了展望,得出了无警的结论 。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缺钾土壤已经达到0.3亿公顷,中长期看,中国钾肥需求量将以年均5%~6%增速持续上升,而中国钾肥自给率仅58%,缺口极大。中国南方8个主要粮食生产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广东省、海南省等地的土壤普遍缺钾,中国缺钾土壤已达0.3亿公顷。施  相似文献   

10.
许钰莎  赵颖文 《农学学报》2021,11(9):97-104
四川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粮食主产省,测评粮食自给率、辨析粮食安全状况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和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粮食消费5个用途出发,测评了2000—2019年四川省粮食实际消费量及自给率状况。结果显示,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趋势明显,其中人口及消费结构调整是主要因素;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其中比较收益不足是重要影响因素;产消结构性矛盾突出,其中工业用粮及饲料用粮短缺是结构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基于此,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适度调整品种结构,提升粮食供给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