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州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4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68个EST-SSR标记探究其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遗传分化.结果表明,144份茶树种质资源按海拔范围及种都可以分为3类,Gro1代表海拔1500 m以上的大厂茶群体,Gro2代表海拔范围1000~1300 m的茶群体,Gro3代表海拔不明显、种不明显的群体.144份茶树种质资源按...  相似文献   

2.
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野生茶树资源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文献资料综述了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贵州西南部的野生茶树资源进行了标准化整理和数据描述.  相似文献   

3.
广西茶树种质资源考察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4年考察广西18个县市,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根据形态分类,有3个系5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防城茶为广西独有;广西茶、大厂茶、厚轴茶与滇东互为扩散,形态一个分布区;通过对样品的生化成份测定,百色白毛茶等16份资源适制优质茶。  相似文献   

4.
茶树种质资源性状变异与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茶树9个品种以及红山茶,白山茶两个对照种的叶部形态特征,叶部解剖结构和生化民分进行了综合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对应分析等数学手段分析中种间的变异性,进化途径及亲缘关系的结果:(1)茶树系统演变遵循白山茶→红山茶→茶的演化趋势,并且白山茶和红山茶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湖南3个茶树品种的进化次序为:城步峒茶→江华苦茶→江华苦茶→安化群体;(3)可将茶树的演化划分3个进化层次。  相似文献   

5.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和茶叶产业化的基础.安徽茶区主要分布在地处长江南北的皖南黄山地区和皖西大别山地区,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南北气候带特点的产荼省.自然造就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拥有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18个.重点介绍安徽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适制性、开采期、成茶品质、抗逆性和栽培管理技术等,供茶叶生产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6.
湖北茶树种质资源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11份茶树品种资源的适应性,物候期,鲜叶产量,制茶品质及抗寒性等主要经济性状全面鉴定,结果表明,五峰柳叶早,鄂南10号,鹤峰15号,宜红早等品种一叶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种早6-4d,苑香,鹤峰40号,鹤峰6号制绿茶品质优异;鄂南10号,鹤峰15号及苑香等品种分别比CK种增产37.74A%,33.90%和32.07%〉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三七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邱武跃  刘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35-8836,8850
[目的]寻找简便快捷的中药材品质分级方法。[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5种不同等级的三七(Radix notoginseng)和三七花进行测定。[结果]三七和三七花的光谱在1 800~700 cm-1范围差别明显;在特定吸光度比值上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吸光度比A1 242/A2 928、A1 080/A2 928、A1 020/A2 928三七比三七花大,而A1 643/A2 928、A1 416/A2 928、A1 372/A2 928三七比三七花小。不同等级三七的红外光谱峰形和峰位基本相同,但在特征吸收峰上的吸光度比值上存在着差别。不同头数的三七,其吸光度比A1 640/A2 928、A1 240/A2 928、A1 080/A2 928、A1 022/A2 928、A928/A2 928表现出的规律为20头〉40头〉60头〉80头〉100头。[结论]各样品的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上吸光度比的差异,说明它们中所含主要物质基本相同,但主要物质含量有差异。红外光谱法在鉴别中药材方面具有方便、快速、无损的特点,有望成为三七等级以及产地鉴别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1-52,57
对陕西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茶树种质资源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隶属函数值法,以叶片抗脱水性、叶片相对电导率、干旱处理后SOD活性、SOD干旱胁迫指数、干旱处理前CAT活性、干旱处理后CAT活性、根系长度、根冠比等8个对抗旱力有不同程度贡献的生理生化及形态指标,对来源广泛的96份茶树种质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定。结果表明,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抗旱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中发现了一批抗旱力强的种质材料,同时还发现杂交后代的抗旱能力均弱于其亲本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陕西汉中茶树种质资源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阐述,并对汉中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茶树种质资源花器官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真空冷冻干燥和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对11份茶树花器官的花柄、花托、萼片、花瓣、子房、花柱、柱头和花丝的表皮纹饰、气孔和茸毛纹饰等微形态特征进行系统观察,并进行变异系数和主坐标分析。【结果】茶树花柄和花托的表皮纹饰较相似,为细长条纹形,且在部分种质的花柄和花托上发现茸毛和气孔;萼片的内表皮光滑,可分为表皮细胞凹凸不平、凹陷和饱满3种类型,在其表面具平滑型茸毛;萼片外表皮光滑具条纹纹饰,在其表面分布着无规则气孔器且不同茶树种质气孔器特征不同;花瓣表皮细胞形状主要为不规则形、五边形、六边形和近圆形,其表皮分布着波状、条纹状、辐射状等纹饰;花丝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多边形,排列紧密,具波状、丝状、条状的表皮纹饰,气孔主要分布在花丝的中下部;花柱表皮细胞排列整齐,其细胞形状可分为梭形、长条纹形和多边形3种类型;子房壁表皮细胞凹凸程度不同,满被平滑型茸毛。对参试茶树种质花器官的全部气孔数量性状进行测量统计,花柄气孔器大小为142.99~431.66μm2,气孔开度为0.19~0.92;花托气孔器大小为201.48~642.17μm2,气孔开度为0.26~0.62;萼片气孔器大小为219.74~563.32μm2,气孔开度为0.37~0.52;花瓣气孔器大小为401.80~1322.07μm2,气孔开度为0.38~0.66;花丝气孔器大小为257.90~706.74,气孔开度为0.32~0.73。对茶树花器官气孔数量性状变异分析,其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8.5%;以40个微形态性状指标和16个微形态质量性状指标对11份种质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发现仅用质量性状时可有效区分种质。变异分析和主坐标分析表明茶树花器官的气孔相关数量性状种质内变异较大,而表面纹饰等质量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稳定性。【结论】在茶树分类鉴定中,可适当考虑花器官的质量性状,并优先选择花器官的萼片、子房壁等纹饰特征作为识别不同茶树品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采用RAPD 分子标记法进行茶树及其近缘种分类和亲缘关系鉴别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RAPD 能有效地区分物种间和茶树种内变种间的差异, 阿萨姆类型茶树和中国类型茶树的特异性RAPD 分子标记分别为1 200 bp 的WKA-24 a 和610 bp 的WKA-24 b 。日本茶树品种与中国茶树品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部分越南茶树品种为中-印杂种。图1 表1 参4  相似文献   

13.
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态性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探讨了采用RAPD分子标记法进行茶树及其近缘种分类和亲缘关系鉴别的可能性。结果表明,RAPD能有效地区分物种间和茶树种内变种间的差异,阿萨姆类型茶树和中国类型茶树的特异性RAPD分子标记分别为1200bp的WKA-24b。日本茶树品种与中国茶树品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部分越南茶树品种为中-印杂种。  相似文献   

14.
应用隶属函数值法,以叶片抗脱水性、叶片相对电导率、干旱处理后SOD活性、SOD干旱胁迫指数、干旱处理前CAT活性、干旱处理后CAT活性、根系长度、根冠比等8个对抗旱力有不同程度贡献的生理生化及形态指标,对来源广泛的96份茶树种质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定,结果表明,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抗旱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中发现了一批抗旱力强的种质材料,同时还发现杂交后代的抗旱能力均弱于其亲本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发掘新的茶树种质资源,对陕西省10个地区88份茶树资源的特征性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8份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变异幅度大,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及酚氨比平均变异系数为28.00%,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为1.96~2.08,均值为2.01。聚类分析发现,当欧氏距离为15时,88份资源可分为4大类复合组,无独立组存在。根据生化成分含量,可以从中初步筛选出高咖啡碱资源1份、低咖啡碱资源1份和低茶多酚资源1份,为今后的生产和育种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东连南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的多样性,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广东连南县45份茶树资源的氨基酸、茶多酚、生物碱、酚氨比等主要生化成分指标,鉴定评价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连南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可可碱含量(146.39%),其次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分别为115.71%和108.20%,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水浸出物含量,为12.14%.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7.284%和93.441%,包含所有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可从45份茶树资源中筛选出一批生化成分特异的资源,其中,高氨基酸资源(>5.00%)4份,高茶多酚资源(>34.00%)14份,低咖啡碱资源(<1.00%)2份;在高水浸出物资源中,儿茶素总量和酯型儿茶素含量较高的资源有12份(涡水茶树群体中有10份,黄连茶树群体中有2份).[结论]广东连南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地域独特性;筛选出的13份高茶多酚资源及其他特殊资源可作为茶叶深加工和育种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合武夷山地区种植的乌龙茶种质资源,为该地区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武夷山进行乌龙茶品种区域试验,对比分析参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品系8、品系9、品系10、品系11和品系12)的物候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和抗性.[结果]品系9的采摘期较早,品系10和品系12的采摘期居中,品系11的采摘期较晚,品系8的采摘期特晚,说明供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物候期呈现梯度,茶采摘期呈合理分布状态.品系9和品系11在2015—2017年的平均发芽密度分别比CK增加7.79%和6.56%,而其他种质资源低于CK,品系9和品系11的平均鲜叶产量分别比CK增加3.53%和20.46%,其他种质资源的平均鲜叶产量均明显低于CK;5个品系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6.89%、47.81%、48.08%、48.22%和49.09%,均极显著高于CK(P<0.01).综合来看品系9和品质11表现较佳;品系9香气表现最好,评分为27.0;品系10的感官品质最佳,为91.1,比CK高4.7.品系9和品系11的抗寒性均优于CK,抗旱性二者均为强;品系11的抗虫性高于CK,品系9抗虫性为中抗,综合抗逆性指标以品系11表现最优.[结论]品系9和品系11乌龙茶种质资源适合在武夷山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基于EST-SSR标记的陕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陕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茶树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地方和野生种质资源、陕西临近省份以及西南茶区共8个省份的118份茶树资源为材料,利用43对高质量EST-SSR引物,用PROSize 2.0软件统计扩增条带,用Powermarker V3.25分析软件计算主等位基因频率(MAF)、基因型、等位基因数(Na)、观测杂合度(Ho)、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用MEGA 6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对陕西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从118份茶树材料中共检测到310个等位基因和832个基因型。主等位基因频率(MAF)、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Na)、扩增基因型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分别为0.336 8,7.21个,19.35和0.727 2。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在0.232 3~0.911 0,平均值为0.760 0;观察到的杂合度(Ho)在0.105 7~0.991 8,平均值为0.811 2。聚类分析结果将陕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同一地区的陕西茶树资源多聚在一起;对不同地区茶树资源的聚类结果表明,陕西省茶树资源聚为一支,且与湖北的茶树资源关系较近。【结论】陕西省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对独立的遗传背景,且与湖北省茶树资源遗传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果树种质资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旭  雷新涛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57-58,39
超低温保存是果树种质资源的最佳保存方法,玻璃化冻存法克服了传统的超低温保存方法操作繁琐耗时,且需要程序降温仪等设备困难,并且在众多植物材料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