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件条件差主要表现在猪场布局不合理。部分中小猪场没有将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区分开,没有将生产区中的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区分开,生产区没有分设净道和污道。一些猪场场区入口没有建消毒池,生产区入口没有更衣消毒室,缺乏疫苗冷藏设备和动物诊疗、病死猪处理、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等。有的猪舍间距太小,通风效果差。1.2生产管理不规范1.2.1管理不规范部分中小猪场没有制订、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没有制订母猪、保育猪的生产操作规程,没有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有关使用规定,生产过程没有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没有制订疫病检测、诊疗制度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制度、粪污处理制度等,无生产记录和免疫档案。  相似文献   

2.
正1无区改有区猪场设立四个区域,即办公生活区、生产区、隔离观察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用围墙将猪舍和办公生活区分开,条件许可的力争使生活区与生产区保持15~20 m以上的距离。围墙采用12墙,高度1.8~2.2 m,双面抹灰,墙体应坚固,不易倒塌。猪场后方设立无害化处理区、粪便堆放区,并建专用通道与二者相连,场内净道污道分开。2建消毒通道进出生产区处建一个车辆消毒通道,邻近消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牧业》2014,(5):56-59
<正>一、中小规模标准化蛋鸡饲养技术1.选址与布局。符合用地规划及畜牧法规定的区域;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源稳定,电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按饲养工艺流程要求布置建筑物,利于生产,方便管理。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和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和废弃物处理区,净道和污道分开。2.设施与设备。(1)主要设施。鸡舍为全封闭式,鸡舍和附属建筑可采用砖混或轻钢结构;贮粪棚、焚烧炉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鸡场大门和生产区入口设有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  相似文献   

4.
正一、中小规模标准化蛋鸡饲养技术1.选址与布局。符合用地规划及畜牧法规定的区域;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源稳定,电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按饲养工艺流程要求布置建筑物,利于生产,方便管理。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和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和废弃物处理区,净道和污道分开。2.设施与设备。(1)主要设施。鸡舍为全封闭式,鸡舍和附属建筑可采用砖混或轻钢结构;贮粪棚、焚烧炉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鸡场大门和生产区入口设有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  相似文献   

5.
一控制好环境,切断传播途径 鸡场周围应建立自然隔离带.在场区之间、场区周围广泛植树、设置围墙,防止疫病的流行。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生产区根据规模及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各小区的排布不能在同一风向上。各生产区应设置各自的净道和污道,“净道”供人员、饲料、蛋车通过,“污道”专门走粪车或运送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1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1.1 选址布局 选址地高向阳、通风良好,远离居民聚集区.在居民区下风向或侧风向,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净区与污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防止交叉污染和疫病传播. 1.2 引种管理 做好引种群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在确认无外疫传入风险的前提下引种,规划运输线路避免途径疫区.应做好运前检疫及入场隔离观察,实施人工输精,加强对精液的检测,确保不发生疫病传播.  相似文献   

7.
(一)环境要求1.场址。选择在无疫病、无重金属、无烟尘、无噪音等污染的地方。2.场区。要求布局合理,生产区和贮蛋库与生活区隔离,净道与污道分开。全场符合兽医卫生条件。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3.鸡舍。背北向阳,舍间距  相似文献   

8.
<正>牛是以草食为主的大型家畜,对粗纤维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原料,实现秸秆等农作物下脚料的再利用,真正实现了农业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选址和布局原则上符合当地的利用发展规划,地势要高燥、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排水良好。生活区、管理区与生产区要分开,最好是互为侧风向。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与生产区要有一定距离,最好保持300米以上。污道和净道要分开。墙壁要具有良好的保温性、隔热性,多采用砖墙并用石灰粉刷消毒;屋顶要防  相似文献   

9.
一些规模养殖场建筑布局、设施设备不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一是生产区和生活区、工作区、外宾接待区混为一体,不能有效地隔离开来,且生产区未设动物疫(疾)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发生;二是畜禽动物饲养圈舍、养殖场出入口未设立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达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 场址的选择和布局 任何养禽场的选址都应远离公路主干道,居民区,但交通应便利。选址应建立在地势较高、干燥,便于排水,通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有保障的地方。应与其他畜禽场、屠宰及加工厂、垃圾站较远。鸡场周围应有围墙或隔离带,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生产区根据规模及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各小区的排布不能在同一风向上。各生产区应设置各自的净道和污道。各小区放置独立的病死鸡处理池及鸡粪发酵池或储存池。  相似文献   

11.
1场区规划奶牛场一般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病牛隔离治疗与粪污处理区。规划是否合理,各区建筑物布局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的劳动生产效率、场区小气候状况和兽医防疫水平,影响经济效益。奶牛生产区包括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主要包括奶牛舍(泌乳牛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犊  相似文献   

12.
一蛋鸡养殖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布局不合理 区内布局混乱,生活区与生产区相连;舍间距过小、舍内通风不畅;净、污道没有分开,各养殖单元之间没有用围栏隔离开;多数小区没有粪便、污水排放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13.
一、种畜禽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基础设施1.场址的地势、交通、通讯、能源和防疫隔离条件良好;生产区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分开;水源充足,洁净无污染.2.生产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设;有粪污排放处理设施和场所,符合环保要求.3.种畜禽舍布局合理,生产工艺及设备配套齐全.4.种牛场和种羊场有足够的放牧场和饲料地.种牛场还应具有青贮等配套设施.5.具有资料档案室、疫病诊断室,并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4.
(一)选址与建场1.选址。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且在公共场所的下风向,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养殖场、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等有一定距离。一般情况下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和其他养殖场500米,距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3000米以上。2.建场。三区分开即管理区、生产区、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以围墙或篱笆分开,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与生产区距离50米以上。场内净道污道分开,雨水污水分开,粪便干湿分开。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包括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要设消毒池、消毒间并配备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15.
正1鹅舍布局正规现代化的鹅场区域设计应该包含用砖墙或绿化带严格隔离的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三个区域,生活区和行政区域应远离生产区,根据建场区域的风向,生活区应处于上风口,在生产区域四周应该有一条防疫沟并在生产区域应留有两条通道。一条为饲养员、幼雏、饲料进舍的单向清洁道,而另一条只能出不能进的脏道是用来处理鹅粪和清理死鹅的。要求清洁道路和脏道不  相似文献   

16.
<正>1标准化圈舍建造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应遵循有利环保、防疫,改善小区小气候、方便管理、节约用地等原则,根据当地气候、风向、地形,场内各建筑物的功能及尺寸,合理规划各功能区的位置及道路、排水系统、灌溉系统、场内绿化的布局,并本着有利于生产的原则设计、建设各类建筑物。养猪场应根据场区地势和主风向将养殖场划分为粪污无害化处理区、管理区、生产区、卫生防疫隔离区四个部分,并按照人畜分离、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的原则,将雨水通过集雨沟导入农田和河流,尿污及圈舍冲洗水通过粪尿沟导入沼  相似文献   

17.
正(接上期)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4.1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技术4.1.1养殖场粪污处理区布局根据功能,养殖场通常分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见图1)。粪污处理区应位于养殖场生产区的常年下风向、地势低洼处,与主要生产设施之间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处理区域应单独设置出入大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羊肉消费量明显提升,近几年肉羊价格长期保持稳定。同时,由于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也给养羊产业迅速发展带来机遇。1 小型羊场存在的常见问题1.1 羊场规划问题很多小型羊场都是养羊户发展而来,对原有羊场自行进行改扩建。一是羊场选址不规范,对水源、地势和周边环境考虑不周到。二是场区布局不合理,生产区、管理区、粪污储存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分区不合理,净道、污道划分不明。1.2 种羊质量问题种公羊超出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9.
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疫病的综合防治,认真并持之以恒地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才能控制和扑灭疫病,确保猪场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1猪场要科学规划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要严格分开。同时,要有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而且应设在下风处50m以外。场内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进料车严禁出入生产区。活猪出场经过用围栏组成的通道,赶进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的围墙外面。猪场大门、生产区门口应设有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最好每幢猪舍门口亦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更衣、换鞋消毒室,…  相似文献   

20.
《吉林畜牧兽医》2004,(1):11-12
1 范围 生产辅助区、畜粪堆贮区、病牛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 各区应相互隔离。净道与污道分设,并尽可能减少交叉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食品的肉牛饲养场在疫病 点。的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方面的兽医防疫准则。 4.2.4 非生产人员不应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需经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场的兽医防疫。 消毒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2.5 应按照NY/T 5128 规定的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