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颍泉区建设泉水湾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湿地面积,对湿地实施抢救性保护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湿地保护的重点任务。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保护成效。并将湿地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该文就颍泉区泉水湾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7,(8):5-6
规划基于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现状,依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着眼于区域整体生态分析与评价,构成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与湿地景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河流湿地公园保护恢复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江西上饶槠溪湿地公园为例,在对该公园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江西河流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安徽段有大量的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尤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对淮河流域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影响,使该地区湿地处于严重的生态威胁之中.通过分析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湿地资源的现状,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该地区的湿地资源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解说标识系统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景区与游客间沟通的重要纽带,受到公园建设者和管理者的重视。通过对湿地公园解说标识系统结构的分类梳理,可将其大致分为他人传递式解说和自我获取式解说。为打造安徽环巢湖的一流景区,合肥滨湖湿地公园解说标识系统的整体优化方案应依据湿地生态敏感性的特点,需要整合安徽省旅游资源与湿地资源的综合优势,从而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为同类型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理论资源,以促进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国家湿地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方式,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使我国湿地公园管理有序、健康地发展,针对目前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管理和附加分等6类项目23个因子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范围以及具体的定量化评估方法,为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最后,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银川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进行了试评估。   相似文献   

7.
城郊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瑞华  钟立文  胡达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33-3934,3968
分析了城市郊区的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建设好城郊湿地公园将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以江西余江白塔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对做好城郊湿地公园总体 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武来成  余本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53-10654
艾溪湖湿地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多样。通过对其基本情况和丰富多彩的资源条件分析,提出了艾溪湖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的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矛盾,同时湿地公园也是科研宣教、生态观光的主要载体.文章介绍了宁夏湿地公园建设和分布情况,分析了湿地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何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61-63
在调查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掌握了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动植物资源及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分析了湿地公园的主要胁迫因子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1.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和分布,在分析湿地资源面临的胁迫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资源保护对策与具体措施,以期为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与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湿地公园的建设成为保护湿地资源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所在,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学以及生态工程学等规划设计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索,为湿地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安徽的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重要湿地和湿地水鸟等,提出了全省湿地保护方面客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奕  严力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98-15502,15507
通过对湿地的介绍,引出湿地公园的概念,以上海嘉定北郊湿地公园规划案例为例,介绍了规划区现状,从交通条件、区位、用地、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景观等方面分析,提出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及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江西修河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资源考察,并根据实地调查及参阅相关文献,分析了修河源湿地公园湿地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状况,以期为修河源湿地公园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的监测、保护提供资料,并为修河源湿地公园的建设工程中湿地植物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丰富的湿地资源,这些湿地资源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与显著性。随着人们对保护湿地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云南湿地资源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管理与保护,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突显出来。通过对云南湿地的类型及基本特征的分析,对云南湿地资源的研究,针对云南湿地环境所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云南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掌握该公园的湿地类型与面积、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泥炭资源及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评价该公园的科学与保护价值,可为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湿地公园是一个新兴的湿地保护概念,融湿地保护与湿地利用于一体,为更好地利用湿地资源,就湿地公园建设的选址、建设范围以及部分规划的要求和规划方法进行介绍。认为湿地公园选址应在城市内部或城市周边;湿地公园布局应能有效调节控制点、线、面等结构要素的配置关系;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应包括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等;湿地公园专项规划要包括保护与恢复规划、宣传教育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湿地景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和社会经济调控规划。  相似文献   

19.
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与湿地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人类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湿地的破坏导致其生产力下降所带来的危害和隐患,并开始重视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论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与效益,并结合案例,阐述了湿地生态恢复的手段之一——湿地公园的湿地恢复方法和成效,呼吁人们保护湿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保护湿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湿地功能的介绍,阐述了湿地资源的分布及特征,分析了国内湿地现状,说明了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