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菁由南方引入我区种植后,证明它是抗碱、耐涝、产草量高的优良绿肥作物。很受群众欢迎。但是,田菁留种问题在我省多数引种地区还缺乏经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便扩大田菁种植面积,从1962年以来,我所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和调查研究。结果证明,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完全可以获得产量高、质量好的田菁种子。我所1962年亩产田菁种75斤,发芽率40%,千粒重8.7克;1963年亩产125.8斤,千粒重12.8克,发芽率68.6%;1964年亩产最高达217斤。据我们两年来在德州、乐陵、济阳等地田菁留种成功的生产队调查,亩产种子也在百斤左右,最高的能收200余斤。  相似文献   

2.
冬季绿肥紫云英,在我省粤北连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由于当地留种产量低而费工多,同时,留种后的稻田,早造产量较低,所以农民不重视留种自给,多靠外地供应种子。至于其他地区,近年来才开始种植紫云英,1961年冬种紫云英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显著提高,一般亩产鲜茎叶三、四千斤,高的达六、七千斤。但缺乏留种经验,种子产量不高,一  相似文献   

3.
苕子是优良的绿肥。目前不少地区因苕子种子产量较低,每亩仅二、三十斤,影响绿肥生产的发展。但也有一些社队的苕子种子产量较高,亩产百斤以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1973年,我们就苕子留种问题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苕子留种试验 试验于马集公社跃进生产队进行。1972年10月播种,前茬为高梁,播种量每亩5—6斤。1973年春,将生长较为均匀一致的地段划为试验区,分五种处理,重复二次,小区面  相似文献   

4.
北流县民安区高车公社第二十三生产队,去年有7亩萍乡红花草进行留种。收得种子742斤,平均亩产106斤,是我区红花草留种高产队之一。他们的收种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一、适时收获,增加收量经花草是边开花边结荚,下面果荚已成熟上面还继续开花。收获过早,果荚成熟的还少;收获过迟果荚掉落,种子产量都不高。该队在果荚成熟已有80%以上,变成黑  相似文献   

5.
柽麻是一种从南方引进的夏播豆科绿肥作物,在我省适于作麦茬复种的绿肥。但是,在我省推广柽麻种植中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留种困难,种子产量低,亩产只有20~30斤。为了找出柽麻在沈阳地区高产留种的适宜种植技术,1978年在院内试验田上安排了播期,打尖和密度等复因子试验。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以来.光叶苕子产种量锐减,严重影响绿肥的栽培面积.对此,本院自1977年开始,在宿迁与县农科所合作,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留种技术,以提高种子产量.1977和1978两年.着重观察光叶苕子(以下简称苕子)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在有关公社农科站进行栽培技术示范试验.1979年综合采用已成熟的措施,进行高产留种试验,苕、麦间作留种田亩产苕种194.3斤,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大渡乡位于举水西岸,年平均温度16.4℃,无霜期约240天,常年降雨量1,200多毫米;大部系砂质土壤,棉田习惯为小麦棉花两熟栽培。全乡耕地9,418亩,其中旱地7,636亩。1956年棉田面积5,689亩。去冬今春已有98.5%的农民入社,并有86.7%的农户加入高级社。 本乡种棉历史很久。1950年前都是种“大毛子”、“绿绒茧”等中棉品种,一般年成亩产皮棉30——40斤。自1950年开始引种岱字棉后,产量逐年提高,如51年平均亩产皮棉41.1斤,52年45.1斤,53年53.2斤,54年全部被洪水淹没,55年平均亩产73.1斤,56年获得亩产101.2斤的大丰收,比55年增产37.3%,较全县平均亩产61斤,增产66%。取得了百斤皮棉的光荣称号。这是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农业生产上第一年的巨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苧麻留种在种子繁殖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留种品种与种子质量的好坏,是种子繁殖成败的关键之一。近年来根据试验研究与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的结果,提出选择优良品种的壮龄麻或新麻留种,加强留种麻的培育,采用隔离留种(江西宜春麻农经验,预先将留种麻栽在菜园里,与其他麻隔离留种),避免品种自然混杂,注意收藏,保持播种种子品质等,都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有效办法,对留种提供了一些科学根据。但是,在留种工作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对不同地区适宜于留种的良种缺乏研究,有些良种(如耒凤县的青麻)在当地收不到成熟的种子;隔离留种,防止品种间自  相似文献   

9.
<正> 水稻是我社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3万亩,现已全部实现原种化。1979年全社水稻平均亩产816斤,较1978年亩产680斤增产20%,比1977年亩产600斤增产36%。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公社试验场划出26.2亩种子基地,每年种植2.2亩穗行24亩穗系,可收穗系种两万斤左右。育苗时把穗系种子分配到十三个生产大队,由大队统一繁殖原种。每年原种面积1200余亩,可收原种70—80万斤,除满足94个生产队用种外,还可支援兄弟单位20—30万斤良种。  相似文献   

10.
自力更生繁殖足够的绿肥种子,是大力发展绿肥的前提。生产实践证明,红花草和苕子在我区各地都可以留种,种子产量也相当高。但按照过去区外资料,红花草的留种田,有不少地方只能种一季晚稻,或者早稻因迟插,每亩减收100—150斤。过去区内的全州、兴安、灌阳等地,苕子留种田的水稻也往往每亩减收100斤左右。因此,既要抓好绿肥留种,又要使绿肥留种田的水稻稳定增产,这是生产上极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光叶紫花苕子(簡称苕子)耐瘠、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到处能种;管理省工,不怕草欺;鮮草产量高,茬口肥。我省淮北、淮南地区到处要求多种,但是种子不多,供不应求。一般习慣苕子留种每亩播种三至五斤,种子产量約四、五十斤,繁殖系数只有十倍左右。再加上收成不稳定,成熟又晚,不仅誤了一季午季作物,夏种作物也要推迟下种。因此,群众都願意种苕子掩青,不願意种苕子留种。結果是年年想种,年年缺少种子。1954年我省开始引种苕子,生长旺盛,人人說好。十一年来始終扩种面积不大,  相似文献   

12.
我院试验农场,今年1004亩冬、春小麦获得平均亩产645.3斤的收成(籽粒干重,含水为12-12.5%)。比1964年亩产459斤增产40.7%,比历史最高的1960年亩产606斤增产6.4%。其中有206亩亩产800斤;135亩亩产831.16斤;11.6亩亩产870斤。我院农场建国初期产量很低,1950年小麦亩产220斤;1954年亩产480斤;1960年亩产606斤;以后几年,因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亩产达五百斤上下。今年又跃到645.3斤。今年小麦能获得丰产,经和试验农场职工座谈讨论,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毛泽东思想挂了帅,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是社教运动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迅速发展草木樨绿肥,自力更生繁殖种子是首要前提。 眉县今年收籽的草木樨种子田达2,000亩,据留种面积较多的眉站、常兴、城关、金渠、营头等公社24个大队,49个生产队,65块田的调查,一般亩产20—30斤,单产不高。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开花结籽期大量死苗,一般死苗60—70%,严重的达90%以上。死苗是由于发生根腐和茎枯病所致。  相似文献   

14.
当阳县陈场公社前进大队,根据前两年试种江南矮、4182等矮杆品种的经验,1965年引进了珍珠矮种子两万斤,把矮杆种栽培面积,由1964年的160.3亩扩大到2,006.8亩,占中稻面积的69.599%。同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的栽培技术措施,因此,1965年水稻生产又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水稻总产比1964年增长19.44%。据26块63.76亩(市亩,下同)矮杆中稻验收结果,平均亩产886.99斤,比1964年中稻平均亩产增长29.15%,其中有3块亩产达  相似文献   

15.
1970年以来,我们在夏播留种的启示下,于桓仁县华尖子大队和凤城县洞沟生产队设点,选择退化较轻的优良种薯,于4月上旬贮入柞蚕《半地下保种库》低温冷藏,到7月上中旬出库,下旬和8月初接麦茬播种,使之在晚秋冷凉和低夜温条件下结薯,供春播繁种和生产用种。经网点调查,夏播留种平均亩产2858斤,高产4167斤;秋薯春播的种性比北部调入的种薯稍好,经生产种植,产量比当地春播留种的田块高一倍左右,且长势良好,叶片光滑平展,以克新一号为例,退化指数为1.48%。黑龙江调种为1.34%。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省种植单季杂交水稻近80万亩,平均亩产接近800斤,比常规水稻品种普遍增产。同时涌现了亩产900斤以上的地、县,千斤以上的公社,1200斤左右的大队,生产队和亩产1300斤以上、稻麦相加亩产达吨粮的高产典型。铜山县张集公社孟庄大队、国营东辛农场,丹徒县大港公社东方红大队等单位的高产田,亩产均超过了1500斤。据初步统计,全省1500斤以上的田块有13.4亩,1400—1499斤的有9.1亩,1300—1399斤的有229.8亩,1200—1299斤的有76亩(统计到的  相似文献   

17.
1974年,我所开始探索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4年1.25亩扬麦1号丰产田,亩产683.2斤.1975年7.27亩小麦,平均亩产968.47斤,其中0.78亩扬麦1号,亩产达1008.1斤.1976年7.086亩小麦,平均亩产1007.6斤,其中1.23亩扬麦1号,亩产达1069斤.1978年6.89亩小麦,平均亩产954.5斤,其中1.9亩扬麦3号,亩产1007.3斤,0.9亩扬麦2号,亩产达1093斤(见表1).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我们对小麦高产栽培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1956年陕西省从天津引进100万斤银坊粳稻种子,在汉中专区推广了35万5千斤,种植面积5万多亩,平均产量500斤/亩,其中两万亩的产量低于当地籼稻约10.28%。同时各县又都出现银坊粳稻千斤丰产的事实,如褒城县17.62亩千斤丰产田中,籼稻占3.8亩,粳稻却占13.82亩,甚至在较大面积上如南郑县百花农业社16.26亩银坊粳稻平均亩产947.6斤,南郑县农场77.9亩平均亩产720斤,都大大高于籼稻平均产  相似文献   

19.
苹果洋葱营养价值高,品质优,产量高,种子较贵。2001年黄泛农场引种后,根据其雌雄同花、异花授粉的特性,采用成株留种法,取得了较好的制种效果,现将其采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七年,郭七大队种了三百六十亩油菜,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三斤,比上年每亩增产四十二斤,增长29.7%。其中第二、三两个生产队共一百八十亩,平均亩产二百另五斤。油菜收获后又复种了二百二十九亩向日葵,一百三十一亩大豆,实产向日葵六万一千二百四十一斤,平均亩产二百六十七斤。实产大豆二万六千五百一十八斤,平均亩产二百另三斤。油葵两茬平均亩产四百五十斤;油豆两茬平均亩产三百八十六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