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我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一向被称为是最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戏曲艺术在宋元时期开始趋于成熟,而在明清时期则达到了繁荣、顶峰,其间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戏剧作家,比如孔尚任、汤显祖,而汤显祖更是能够和莎士比亚齐名的世界级大剧作家。汤显祖四部传世名作《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都与"梦"有关,因此人们常将这四部作品称为临川四梦。汤显祖的传世作品影响力极大,不仅极具文学价值,还有着不浅的社会现实价值,近年来更是产生了以研究汤显  相似文献   

2.
魏亚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66-168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历史久远,高校是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全国上下大力宣扬"八荣八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戏曲艺术应该而且能够将学校作为新的阵地,发挥自身艺术感染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优势,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了解历史,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自古以来就有着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提起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地方戏曲自然榜上有名。安徽省的戏曲艺术丰富多彩,比如家喻户晓的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青阳腔""花鼓戏"等,上述戏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均给自己的艺术剧种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各地政府都把传承和保护其戏曲艺术列为其紧要的文化重任。本文对安徽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际性的解决对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是下乡扶贫,也许此生便无缘领略笠翁桃李篇的意蕴.<桃>、<李>见于清初戏曲理论家、作家笠翁李渔的<闲情偶记·种植部·木本第一>.篇中说:"桃李二物,领袖群芳",因为"桃花能红李能白".  相似文献   

5.
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我国古典戏剧"双璧"--<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二人虽然都具有为追求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大胆叛逆的精神,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二人的爱情经历、过程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个性色彩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之中居于主流地位,其社会历史观具有明显的"重农"特征.儒家社会历史观中的"重农"思想对<齐民要术>农学思想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被<齐民要术>具体化为"食为政首"思想、"教民致富"思想以及"家理移官"思想三个方面,<齐民要术>的农学思想也因而具有鲜明的儒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龙彼得教授发现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下简称<明刊三种>)为我们了解明代闽南地区的戏剧、南音及方言口语的真实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出版的<明刊戏曲弦管选集>是该书的校订本.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校订本在校勘、注释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校、失注或误校、误注等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明刊戏曲弦管选集>在校注方面存在的不足,对科学校注明刊闽南方言戏文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蔡华 《河南农业》2012,(12):61-62
民族声乐中的高腔唱法,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我国各民族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腔"原本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戏曲声腔的统称,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文中所研究的高腔和戏曲中的高腔是有区别的,它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基础之上,汲取了一些民族声乐唱腔的精髓,借鉴和吸收西洋唱法的科学成分,又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属于民族声乐的唱腔艺术。高腔唱法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对促进民族声乐的前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报业史上,<晨报>是与<申报>、<大公报>并立的著名报纸.晨报社开创的文化空间肇端自清末民众启蒙的理念,它充分展示了现代文化在媒介形式里的表现.<晨报>副刊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从同人期刊到更为大众的传播时所产生的变化和转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转型时代,<晨报>所开辟的文化空间里,关乎民众的通俗教育与现代艺术实践并行不悖,而启蒙的话语也散落在报刊、戏剧等多种媒介当中.  相似文献   

10.
戏曲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加强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从调研来看,戏曲文化在高等学校的影响力逐渐式微,大学生对戏曲的整体认知较低,这与高等学校长期忽视戏曲文化建设有一定联系,也与新时代学生精神面貌有一定联系.高等学校要加强戏曲文化建设,把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高濂,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渔等,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藏书家.其生卒年月不详,约生于嘉靖初年.万历年间,高濂与"竞陵派"诗人钟惺为友,好文房古玩,善鉴赏,工乐府.著有戏曲<玉簪记>、<节孝记>,诗文集<雅尚斋诗草>、<芳芷楼词>等.高濂曾在北京任职鸿胪寺,因仕途坎坷,转而隐居杭州西湖,居住在苏堤跨虹桥畔,寄情山水,养寿怡年.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小说<活着>虽创造性地承继了西方现代文学对生存的言说,但作为中华大地的本土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仍有斩不断的"血肉"联系.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既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折射着儒家文化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在<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的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方案要求,"音乐欣赏"正式成为高等学校非音乐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艺术类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村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凸现,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国内学术界对农村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成果也较多.但针对"农村文化"问题的研究,国内多数学者都是就其某一方面作重点阐述,如李保林的<市场经济与村镇文化建设>、陈庆立的<中国农民素质论>、李少元的<农村教育论>等等,以及程贵铭、李守经、吴怀连、赵莉红等在<农村社会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村文化的研究和一些学者以论文形式所作的部分研究;而以"农村文化"为专门对象的系统全面研究,国内学术界还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5.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发扬并传承中华文化是践行我国"五位一体"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安庆黄梅戏为例,研究安徽省传统戏曲行业投资效率,揭开我国传统文化领域发展活力不高、经济不平衡等问题,旨在提高广大投资者对戏曲领域的投资意愿,带动安徽省区域性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戏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艺术的发展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复兴与崛起,民族的复兴与崛起不单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更体现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走向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承发展史上可体现在过去的几百甚至几千年,我们的先祖在文化艺术领域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光辉景色,并将其提炼为优秀的中华文化艺术体系,受到世界各国广大民众的敬仰,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就躺着中国特色血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骄傲。因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在发展道路上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艺术,而这个文化艺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非常之大,更甚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同意<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及变更出版单位的批复》(新广出审[2018] 1638号)精神,《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CN13-1266/G4)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3-1431/C。本刊以"三农""京津冀协同发展""农林教育"为主要特色,注重刊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它与希腊的悲剧、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艺术.它是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其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音乐戏剧,是一种综合有文学、音乐、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相似文献   

19.
<正>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同意<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及变更出版单位的批复》(新广出审[2018] 1638号)精神,《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CN13-1266/G4)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3-1431/C。本刊以"三农""京津冀协同发展""农林教育"为主要特色,注重刊发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同意<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及变更出版单位的批复》 (新广出审[2018] 1638号)精神,《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CN13-1266/G4)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3-1431/C。本刊以"三农""京津冀协同发展""农林教育"为主要特色,注重刊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