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摊放时间对夏秋蒸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初制工艺中鲜叶在杀青前进行摊放,能提高绿茶品质,但摊放程度必须适当,尤其是摊放时间及摊放后茶叶含水量的掌握,为此该试验采用了春波绿、元宵绿、金萱、福鼎大毫4个不同茶树品种的鲜叶,进行了不同摊放时间对夏秋蒸青绿茶品质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过热蒸汽杀青方法进行杀青时,杀青前鲜叶自然摊放时间为6~7 h、摊放叶含水量为68%~70%时,可较明显地减轻夏秋绿茶的苦涩味,并改善香气,有利于产品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本地宜昌大叶种夏秋茶鲜叶(一芽二叶)为原料,通过对鲜叶摊放、杀青、烘焙等几个方面的绿茶加工试验,采用生化成分检测和感官审评比较,结果表明:针对宜昌大叶种群体多酚类含量较高的特点,在夏秋绿茶加工中,采取控温控湿(22℃、平均相对湿度56%)12h摊放、微波杀青配套炒二青、微波初烘—足火60℃烘焙技术,能有效提升或改善夏秋绿茶品质。  相似文献   

3.
利用工艺技术降低夏秋绿茶苦涩味是业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通过摊青、摇青和杀青(简称"三青")工艺,改变夏秋绿茶主要品质成分,提高夏秋茶品质。结果表明:适度摊青(环境温度20℃、时间8~12 h)、借鉴乌龙茶工艺适当摇青(摊放2 h+摇青1 min+摊放4 h+摇青1 min+摊放2 h)和采用滚筒杀青均能有效促进鲜叶中蛋白质、黄酮苷类水解,增加氨基酸、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酯型儿茶素含量,可明显改善夏秋绿茶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夏秋茶品质与经济效益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乌龙茶茶树品种"金萱"夏秋茶鲜叶为原料,研究不同杀青方式,不同摇青次数,不同摊放、做青时间等处理对花香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蒸汽杀青处理的样品香气花香明显、味醇含香;夏茶摇青1次,摊放、做青时间9h,花香浓,滋味醇爽含香;秋茶不摇青,摊放、做青时间9h,花香浓郁、鲜灵,味鲜醇、含香。【结论】蒸汽杀青比滚筒杀青更能发挥金萱品种天然的花香香气。用金萱品种加工花香绿茶,夏茶摇青1次,秋茶不摇青有利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在保证绿茶品质前提下延长杀青叶贮存时间的最佳方法,通过滚筒加微波叠杀技术,采用自然、送风、低温条件下贮存杀青叶,研究绿茶叠杀后多酚氧化酶(PPO)和含水量的变化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式摊放1h时PPO酶活性最高可达25.0%;11 h时PPO酶活性下降幅度分别为10.9%、47.0%和83.7%.贮存前期,PPO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作用大,温度是影响PPO酶活性的主要因子,低温摊放PPO酶活性下降最快,其成品茶品质优于送风摊放的.当PPO酶活性和含水量降到一定程度时,含水量对成品茶加工时品质影响的作用增大.表明采用叠杀法杀青不能完全钝化绿茶的PPO酶活性,送风摊放和低温摊放均能在保证绿茶品质的前提下延长杀青叶存放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安1号新品系的加工特性,提高其加工新安江白茶的品质,促进地方优良品种的应用推广.[方法]对不同晒青、摊放、杀青和干燥处理条件下新安1号新品系制作的新安江白茶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日晒15~30 min能够明显提高茶叶的香气品质;摊放4~8h,茶叶香气和滋味品质好于热风快速萎调和摊放20h;微波杀青和滚筒杀青所得干茶色泽、汤色、香气和滋味均好于理条杀青;烘干所得茶样干茶色泽、汤色、香气和滋味均优于炒干.[结论]日晒15 ~ 30 min,摊放4~8h,210℃滚筒杀青或功率800 W微波杀青,160℃理条做型,70℃烘干,有利于该品系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杀青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绿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色、香、味、形4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外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杀青的目的和要求,重点阐述了不同杀青方式、杀青温度和时间、鲜叶摊放时间和程度以及投叶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以更好地提高绿茶品质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工艺对信阳夏季茶叶进行加工,利用理化分析及感官审评比较各样品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摊放4~6 h,杀青180℃~220℃制得的夏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
绿茶加工工艺与香气物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牟杰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369+372
从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复火等方面阐述了绿茶加工工艺与香气物质变化的关系,以期能够为不同香型绿茶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茶初制中各在制品的摊放对成茶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绿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因人力、电力、机械紧张等原因,造成各工序的在制品有着不同程度的摊放。摊放时间的长短,气温的高低,摊放的厚度以及摊放的季节都直接影响到内含成分的变化及成茶的品质。前人对鲜叶的摊放已有过一些研究报道,但都只是在一般经验基础上的概括。本研究就绿茶初制加工的特点,着重对鲜叶、杀青叶、揉捻叶、炒二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信阳地区扁形名优绿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扁形茶机制工艺,并对机器组合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制扁形茶品质优良,最佳机器组合为杀青(6CST-40D)、轻揉(6CR-35型)、做形(6CLZ-60D型)、摊凉、烘焙(JXY-6CTH-6.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绿茶加工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能耗和热效率。[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企业杀青工序中使用的燃气式和燃煤式滚筒连续杀青机在实际生产中的燃料消耗进行测定、计算、分析。[结果]试验得出,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和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对1kg单芽鲜叶进行杀青工序需要消耗的热量及热效率分别为4615.92kJ、23.35%和6732.80kJ、16.01%。在扁形芽茶杀青工序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热能利用率不同,使用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优于使用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结论]研究可为茶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降低杀青机械能耗并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工艺杀青对夏秋绿茶化学成分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夏秋季鲜叶原料对不同工艺杀青绿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湿热杀青有利于茶多酚物质和蛋白质的水解,茶多酚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增加,有利于绿茶品质。干热不同杀青方法中,虽然锅炒杀青氨基酸含量较高,但同时茶多酚含量也较高,品质总分较低。  相似文献   

14.
绿针茶加工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与色泽品质的形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薄层层析扫描分析法测定了绿针茶叶绿素组成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采摘期制成的绿针茶叶绿素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过程的推进,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呈下降趋势,脱镁叶绿素a(Pya)、脱镁叶绿素b(Pyb)呈上升趋势,叶绿素酸酯a(Cda)、叶绿素酸酯b(Cdb)变化较小。杀青工序和揉捻后做形前期是叶绿素破坏和脱镁叶绿素形成的主要阶段。随着采摘期的推移,成品茶叶的Chla、Chlb的含量逐渐下降,而Pya、Pyb的含量则逐渐上升,使叶色发暗  相似文献   

15.
不同工艺杀青对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了三种工艺杀青的扁形特种绿茶氨基酸的组分含量,三种工艺杀青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苏氨酸和茶氨酸、蛋氨酸含量均为蒸汽杀青>锅炒杀青>滚筒杀青,而且蒸汽杀青茶叶具有一种特殊的清香。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杀青方法对氨基酸含量和组分有一定影响,通过工艺技术措施的作用对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及组分进行调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杀青叶水分及品质与蒸汽杀青机优化组合工艺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L8(27)研究了滚筒连续蒸汽杀青机轴转速、筒转速和筒倾角的优化组合与杀青叶水分及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轴、筒转速大,杀青叶水分含量低,茶叶品质好。  相似文献   

17.
信阳毛尖茶机制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近十几年来逐渐改用机械生产。本研究对信阳毛尖茶机制过程中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分筛、理条整形、烘干等工序应掌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信阳毛尖茶机械化加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金山螺毫的工艺流程及作业指标进行筛选,并对最佳工艺进行批量生产的品质稳定性作了考察,结果表明,采制技术可归纳为精选芽叶、适度摊放、高温杀青、清风保绿、轻揉保毫、初烘去水、锅炒整形、搓团提毫和足干增香等9道工序。本文还提出了金山螺毫茶采制操作要点及作业技术指标,为金山螺毫茶开发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闽南水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系中国名茶。清香型闽南水仙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和香气与传统浓香型闽南水仙茶截然不同。优质的鲜叶原料是清香型闽南水仙茶优良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优质清香型闽南水仙茶初制关键技术为:做青要求轻晒青、轻摇青、薄摊青、长凉青、轻发酵;杀青做到高温、少量、杀匀、杀透、杀足;包揉做到回潮、包揉、速成球、保鲜保绿、快速成形;烘焙要求低温干燥、文火慢焙,保持色泽和香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