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柑覆膜避雨防裂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柑俗称金桔,为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传统名优水果之一,已有近两百年的栽培历史。常规方法栽培金柑,在成熟期遇雨极易裂果,果农只得在冬季雨水来临前提早采收,放入室内贮藏或上市销售。这样的金柑果实外观色泽差,品质低劣,售价低。为探索金柑防裂果技术,笔者从1999年开始,进行过多  相似文献   

2.
在石榴栽培生产中,经常会发生裂果现象,给石榴果实的外观和食用价值造成一定的损失.石榴发生裂果后,子粒外露为鸟类和动物取食提供了方便,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裂果形成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遇雨容易发病烂果;裂果使石榴外观不美观;而且开裂后的果实易引起病虫害,不能保鲜贮存,商品价值降低或丧失,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阳朔金柑避雨避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金柑面积0.57万hm2,结果面积约0.43万hm2,金柑已成为阳朔县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传统栽培(树冠不盖膜)的金柑果实在成熟后久旱遇大雨或降雪就会开裂,继而烂果落果,烂果落果率高达40%~96%,产量锐减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4.
正石榴裂果是石榴丰产栽培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石榴果实整个发育期,都有裂果现象,因立地条件的不同,裂果率从3%~75%不等。裂果后的果实商品价值降低甚至丧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裂果特点沿黄地区石榴裂果发生的严重时期一般始于8月下旬,以果实采收前10~15天,即9月上、中旬最为严重,直至9月中、下旬的采收期。早熟品种裂果期提前,  相似文献   

5.
裂果在石榴果实整个发育期都有发生,是石榴丰产栽培不容忽视的问题。裂果后籽粒外露为鸟类和动物取食提供了方便,形成的伤口也易受病菌侵染,遇雨则容易发病烂果,造成果实商品外观变差,商品价值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橘、柑、橙、柚四大柑橘品种果实,采收前极易发生裂果。一般年份园地出现的裂果率5%~10%,严重的在30%以上,极大地影响了品质和产量,给果农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1裂果原因1.1高温影响高温干旱期土壤需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是导致柑橘裂果的重要原因。如果果实发育膨大后逐步进入成熟期时,果皮(柚类为海绵层)停止生长或增厚,而果实内细胞迅速伸长和增大,促进整个瓤瓣迅速增大而充实,压  相似文献   

7.
陈爱军 《广西园艺》2005,16(3):46-47
脆皮金柑在灵川县俗称脆皮金桔 ,已有 1 0余年栽培历史 ,表现为丰产、稳产 ,不易裂果 ,但 2 0 0 4年却出现了严重的采前异常裂果 ,现将脆皮金柑异常裂果原因调查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2 0 0 4年灵川县脆皮金柑异常裂果主要发生在 1 1月中旬 ,全县的脆皮金柑园普遍发生裂果。一般果园裂果占已着色果的 2 0 %~ 30 % ,严重的果园裂果占已着色果的 80 %以上 ,裂果导致大量落果。2 裂果特点2 .1 裂果时期集中裂果集中发生在 1 1月 9~ 1 5日。 1 1月 8日前未见裂果 ,1 1月 1 5日后裂果减少 ,1 1月 2 0日后基本没有裂果发生。2 .2 与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8.
石榴烂果主要是由病虫危害、机械损伤、裂果和采摘天气等因素所致。防止烂果应加强栽培管理,清洁果园减少病虫源,实施果实套袋,及时喷药防护,适时分批采收。  相似文献   

9.
金柑避雨避寒栽培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阳朔县开展了金柑倒U形竹木结构架式盖膜避雨避寒栽培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期间给树冠覆盖薄膜,可避免金柑果实因霜冻、降雨造成的裂果和掉果,不盖膜对照树裂果烂果率高达52.7%~57.4%;果实留树贮藏至翌年3月,9~10年生树盖膜处理的产量是不盖膜对照的12倍以上;3月采果时,盖膜处理与对照的果实品质均良好且差异不大,甜酸适中,化渣,味浓,盖膜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高趋势;树冠盖膜的9~10年生金柑树,每667m2经济效益提高10 926.35元。金柑避雨避寒栽培的保果、保质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果品的耐贮运性能,延长融安金桔的商品货架期,以及提高果品硬度、脆甜可口口感品质,避免过早盖膜防雨后裂果对叶片果实的伤害,以常规管理为对照,根据《水分胁迫对融安金桔果实发育影响研究》项目所获金桔营养需求规律指导,自花后幼果期开始,即分别对示范小区进行综合营养管理8次后,于11月1~30日果实盖膜防裂(落)保鲜期,未予盖膜观察果实裂果落果情况以及比例,至12月1日盖膜保鲜,1月20日整株采摘分级称重分析总产量及大果率。结果表明,综合营养调控复合处理能显著减少前期裂果,提高商品大果率、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对减少毛葡萄落果和提高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西罗城,人工栽培野生毛葡萄,因生长中后期裂果而造成的落果现象较严重。试验表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结合追施果实膨大肥进行地膜覆盖,可显著减少裂果和落果,落果率为28.5l%,较对照(不覆膜)的67.43%减少38.92个百分点,每穗20粒以上的果穗数增加124.39%,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石榴在整个果实发育期中都有裂果现象,但主要是后期裂果。裂果后籽粒外露易被鸟类和动物取食,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裂果形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而造成烂果,裂果后外观品质变差,商品价值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我县是天津冬枣主产区,近年来,冬枣采收前的烂果、落果日趋严重,造成大量减产。笔者对造成烂果、落果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预防措施。1冬枣烂果及落果的原因1.1病菌侵染炭疽病、缩果病和褐斑病是引起冬枣采前烂果、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1红枣裂果与烂果的相互联系红枣裂果指在枣果生长期的果皮开裂,是生理性病害;浆烂是指果实在发育、成熟、采摘、晾晒和贮藏过程中烂果和浆果现象,是受环境影响而发生的质量变化。裂果与浆烂果虽然致害原因不同,但往往总是交织在一起显现,裂果重的年份往往浆烂也重。2红枣浆烂发生规律红枣浆烂果多发生在采前和采后。采前浆烂一般在白熟期至完熟期出现,采后浆烂在采收、晾晒、贮藏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采前裂果、浆烂发生严重的枣园,往往在采后晾晒时表现也重,反之则轻。采后浆烂受采收期和晾晒时的环境影响,此时遇雨或阴雨  相似文献   

15.
正桃炭疽病是桃树果实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果实和新梢。流行时造成幼果严重落果,成熟期大量烂果,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发生情况在北京市平谷区,目前桃炭疽病在油桃上发生重,晚熟黄桃、白桃上也有发生。桃果成熟期大量烂果,采后继续烂果。2危害症状2.1果实油桃距采收10~15天时,果面出现数个病斑,病斑近圆形,直径在1厘米左右,稍凹陷。病斑中心部位产生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呈轮状排列(图1)。  相似文献   

16.
李萍 《广西园艺》2009,20(2):19-19
脆蜜金桔在灵川县已有15a的栽培历史,表现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但2004年、2007年出现了严重的采前异常裂果现象,主要原因是气候异常,久旱后骤雨。笔者根据调查分析,总结出有效预防脆蜜金桔裂果大量发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柑是阳朔县水果的支柱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3700hm^2,其中投产面积3100hm^2,年产量6万t左右。2000年以前,金柑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雨季前采收上市,这个时期金柑的品味及口感仍欠佳,不急于上市的在采后进行室内保鲜。如不及时采收遇到雨季时,则易裂果落果。据观察,下一场中雨后不盖膜的裂果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遂川县是著名的"中国金桔之乡",全县现有金桔6800hm~2,年总产量3.25万t,产值1.6亿元,金桔产业已成了农业产业化和一村一品建设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但遂川金桔成熟时往往遇到久旱骤雨天气,裂果落果严重,经济损失较大。笔  相似文献   

19.
石榴裂果机理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石榴裂果的时期及表现特征。石榴裂果是石榴种植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石榴幼果期至成熟期均会发生,以果实采收前10~15d(天)最为严重。据调查,裂果轻的年份裂果率在3%-9%之间,裂果重的年份裂果率高达30%~75%。石榴多数品种以果实中部横向开裂为主,并伴以纵向开裂,严重的可横、纵、斜向混合开裂,少数品种纵向或斜向开裂。石榴裂果轻者果皮龟裂籽粒不外露,重者自萼筒下果皮开裂籽粒外露,更有甚者果皮炸裂成3-5瓣悬挂于枝头,人们称裂果为“开花石榴,四分五裂”。开裂后的果实易引起病虫害,不能保鲜贮存,商品价值降低或丧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烟台大樱桃是全国著名的水果品牌,于19世纪70年代从西方引入,是中国栽培欧洲樱桃最早的地区,2OO7年"烟台大樱桃"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烟台大樱桃成功跻身中国果品十大品牌。大樱桃生产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在接近成熟或采收前遇雨裂果,裂口处极易侵染病菌,引起果实腐烂,大大降低了大樱桃的商品价值,影响果农的经济收益,裂果发生严重时,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