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铜在动物体内的含量与分布 健康成年动物体内含铜总量约为80mg。幼龄动物体内铜含量高于成年动物。体内铜主要分布在肝脏(72%~79%)、肌肉(8%~12%)、毛(9%)和骨骼中。新生犊牛各器官、组织中铜含量(mg/kg):肝490,心脏14.9,肾13.8,脑9.4,肺5.8,肌肉4.6,骨骼1.2。血浆中铜的80%结合在血浆铜蓝蛋白;分布于其它器官的铜,也是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贮存,如肝铜蛋白、血球铜蛋白等。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铜对犬体的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量元素与酶、激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密切关系,参与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铜是各种微量元素中对动物机体作用最多的一种,是亚铁氧化酶等30多种酶和含铜蛋白的组成成分,或为酶的活性激活物。1铜在犬体内的分布正常中型成年犬体内含铜总量约为80mg。铜在犬体各组织中的分布与犬的年龄及铜的状态有关。组织中以肝、脑、肾、心以及被毛中含铜量最高,其次为胰、脾、肌肉和骨骼。肝中铜的贮备约占体内总铜量的一半。血浆中铜的含量比红细胞中的高,血浆中铜的80%结合在血浆铜蓝蛋白中。分布于其它器官中的…  相似文献   

3.
肉牛对铜的营养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铜在肉牛体内的分布和含量铜是血红蛋白的形成、铁的吸收以及从体组织动用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在肝中合成的血浆铜蓝蛋白有铜 ,铜参与铁的转运与利用 ,铜还是结缔组织代谢所必需 ,赖氨酸氧化酶需要铜作为辅助因子 ,该酶存在于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肽链交联中。肉牛血中铜的正常范围为 70~ 1 70 μg/1 0 0ml,体组织铜水平与日粮、动物品种、年龄和营养状况有关。如果日粮铜水平过高 ,则会造成肝铜过高 ,会引起溶血症并导致死亡 ,一般认为牛的血浆中铜水平低于 60 μg/1 0 0ml则认为缺铜。2 肉牛铜的来源肉牛所需的铜主要来自于…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铜在畜禽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微量元素中功能较多的一种。它不仅在动物生长发育、生殖、免疫、凝血等生理机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核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同时也是体内重要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合成与代谢。主要对铜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生物学功能、营养需要量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铜在畜禽养殖中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铜是所有低等生物和脊椎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动物体内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特殊的生理作用。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铜的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受到关注。下面就几个方面详述铜的研究进展。体内的铜含量、分布及需要量铜在体内的含量仅为1~2ppm。铜广泛存在于各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6.
铜对奶牛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  牛绪东 《饲料广角》2006,(12):25-26,32
1847年.Harless发现血铜在软体动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1878年,Fredeiy从章鱼体内的蛋白质复合物中分离出铜,并称该蛋白质为血铜蓝蛋白;1923年,Serery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多种海洋动物各种组织内铜的含量;1928年,Ham提出铜是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并指出铜在动物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中起了重要作用;1950年,科学家开始研究铜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1847年,Harless发现血铜在软体动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开始,到现在已有157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科学家对铜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1878年,Fredeiy从章鱼体内的蛋白质复合物中分离出铜,并称该蛋白质为血铜蓝蛋白;1923年,Serery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多种海洋动物各种组织内铜的含量;1928年,Hart提出铜是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并指出铜在动物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中起了重要作用:1950年开始,科学家开始研究铜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铜在动物机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铜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及转运1.1铜的吸收动物体内的铜主要通过采食饲料和饮水获得。用放射性同位素法研究表明,铜进入消化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和小肠前端吸收,部分也可发生在胃部和小肠远端,一些通过胆汁排出的铜经肝肠循环再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畜禽铜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铜(Copper,Cu)和银、金组成第一副族元素,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也是人和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远在1800年就已在动植物体内发现铜;H arless(1847)指出软体动物血内的铜具有重要作用;Frederig(1878)首先从章鱼血内的蛋白质配合物中将铜分离出来,并称该蛋白质为血铜蓝蛋白;Severy(1923)测定了大量海洋动物各种组织内的含铜量。H art(1928)发现铜为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证实铜是鼠血红蛋白合成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放牧动物生长和预防临床和病理紊乱所必需的元素。大量研究表明,铜是动物体内一些重要酶的组成成分或与酶的活性有…  相似文献   

10.
铜在动物体内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铜是人类和动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不仅参与机体内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代谢,而且还在骨骼发育、生殖、免疫、凝血、生物膜的稳定性等生理机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铜在动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分布及排泄的研究进展,认为铜代谢及其平衡机制应予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铜对动物体内自由基防御系统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简述了动物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动物体的损害,并较为详细地综述了高铜与低铜对动物体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金属硫蛋白与铜蓝蛋白等自由基防御系统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晏家友  张纯  唐凌  邝声耀 《中国畜牧兽医》2016,43(12):3227-3231
铜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应用高剂量无机铜带来的种种弊端,开发和有效利用新型有机铜源已成为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作者介绍了铜的营养功能及其在体内的分布、吸收、转运与排泄,综述了不同铜源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旨在为有机铜源在畜禽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是毛皮动物体内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各种动物体内含铁约30~70mg/kg,平均40mg/kg。随动物种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不同,体内含量变化大。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铁传递蛋白、铁蛋白、含铁血黄素中。肝、脾和骨髓是主要的贮铁器官。铁是运输0:和CO:,参与组织呼吸,促进氧化还原,合成正铁血红素不可缺少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载体被发现前,人们认为哺乳动物体内的锌和铜是以阴离子复合物的形式协同运输,比如金属离子与一个氨基酸结合形成螯合物或与转铁蛋白等受体结合。1995年,第一个锌离子载体(ZnT)基因ZnT1在哺乳动物中被发现。现在人们认为有两个蛋白家族参与锌的转运。ZnT蛋白家族促进胞内锌外流或内流入胞内小囊泡,降低胞内锌浓度。ZnT蛋白逆浓度梯度转运锌的机制尚不明确,然而,只有ZnT1是位于质膜上,它在动物组织中以多种方式参与锌的转运。我们实验室发现,在药理锌浓度下,ZnT1与金属硫蛋白的锌转运机制相同。第二个是Zip蛋白家族,介导细胞外液或细胞内小囊泡中的锌转运进入细胞质中,但这种蛋白却没有在家畜中发现。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评价体内铜的状态。然而,随着近年来铜载体和伴侣蛋白的发现,研究人员认为,铜运输的调节依赖于后翻译机制介导的调节位点蛋白结构的改变。铜载体Ctr1和Ctr3,调控铜吸收的高亲和力位点。在人类的肝脏中发现一种小分子胞质蛋白MURR1,但其在铜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铜伴侣蛋白可促进蛋白对铜的吸收,这可能成为衡量铜状态的一个合适的指标。研究证实,适量的高锌日粮诱导缺铜大鼠,这些大鼠组织内的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铜伴侣蛋白(CCS)含量增加,我们最近在仔猪体内也发现CCS。其他已证明的铜伴侣蛋白包括COX17和Atox1,与CCS相同,他们与细胞内的apo-酶对铜的利用有关。这些分子领域的新发现,对于评估家畜铜、锌的生物利用率和营养需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反刍动物微量元素铜营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李建军 《饲料研究》1999,(11):19-22
1 前言早在19世纪初,铜与动物营养的关系就已引起人们注意。1847年,Harless指出软体动物血铜具有重要作用。1878年,Frederiy首次从章鱼体内的蛋白复合物中分离出铜,并将该含铜蛋白质复合物命名为血铜兰蛋白。1900年,Abderhalden发现,只采食牛奶的动物易患贫血症,该症状不能靠添加铁而消除。1923年,Severy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多种海洋动物各种组织内铜含量。Hart(1928)提出铜是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并指出铜在动物体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铜在动物营养中的作…  相似文献   

16.
有机铜在猪营养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铜在猪体内的分布及生理作用铜作为猪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含量每千克体重约为2~3毫克,铜大部分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另外,铜在脑和心肌中也有一定的含量。铜主要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如肝铜蛋白、脑铜蛋白、心肌铜蛋白。肝脏对铜有一定的贮存和耐受功能,当日粮铜高于需要量时,肝铜的含量随日粮  相似文献   

17.
高铜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 肾铜残留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是动物营养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在机体造血、维持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铜、铁、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高铜饲粮对组织中铁、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铜是反刍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反刍动物机体内具有很广泛的分布及多种生物学功能.综述了铜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及影响吸收代谢的因素以及铜的来源和需要量.  相似文献   

19.
动物体内的矿物元素含量和分布有如下特点:①按无脂空体重表示,单个元素在不同动物体内的含量比较近似,常量元素近似程度更大,电解质元素在动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含量比较稳定;②不同组织中元素含量依其功能不同而含量不同。骨骼是钙、磷、镁的主要沉积器官;钠、钾、氯主要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肝脏微量元素含量比其它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在精饲料中添加蒙脱石喂养杂交牛的方法,探讨蒙脱石对动物体内必需微量元素铜、铁、锌及有害元素镉、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喂蒙脱石的杂交牛日增重提高了14.96%(P<0.01),饲料转化率提高了9.22%(P<0.05);肾脏和脾脏中铅含量显著增加(P<0.05),肾脏、肝脏、脾脏和肠中镉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血液中镉含量显著降低(P<0.01),其余组织中镉和铅的含量变化不显著;脾脏铜和铁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肾脏中锌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肝脏和肌肉组织中铁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余各组织中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蒙脱石,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变铅、镉、铜、锌、铁在动物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水平,但不能有效降低肉牛各组织中铅、镉的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