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应用缩节安(DPC)化控技术研究概况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棉花生长发育化学控制研究概况1.作物化学控制技术是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重要技术资源当前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人均耕地不足是最大的资源限制。为了提高作物生产力,更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技术资源。农作物化学控制技术(Chemical Control  相似文献   

2.
棉花高密度栽培化调技术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高密度栽培调控中,因受密度、品种、揭膜、浇水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施用缩节安(DPC)化控方法不当、用量不准、化控时间安排不不同程度的疯长或早衰,为此提出了在棉花整个生长期中,采用叶龄模式加红茎比,对棉花进行量化指标的调控措施,在四个关键时期进行实施,做到了化调指标数量化。因苗诊断灵活化,使高密度棉花前期坐果低,中期棵间生长稳,后期透光好,不疯长不早衰,简化人工整枝,提高了棉花品质,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3.
目前棉花生产中的播种技术有4种:(1)使用甲拌磷、敌克松、磷酸二氢钾拌种,其中使用种子量0.8 ̄1.0%的75%甲拌磷乳油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蓟马、棉蚜、红蜘蛛;使用种子量0.3 ̄0.4%的敌克松拌种,可防治棉苗立枯病、炭疽病;使用磷酸二氢钾拌种可增强棉苗抗寒、抗旱能力。(2)缩节安拌种是解决棉花谪脚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棉种使用缩节安拌种后,能有铲降低棉苗子叶节高度2 ̄3cm,第一果枝  相似文献   

4.
棉花化学调控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期和适量进行化学调控是棉花达到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采用三因子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一熟春棉从蕾期至花铃盛期3次喷缩节安溶液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缩节安使用时期和用量的优化模型。分析表明,在1990和1991两年不同气候年型条件下,根据模型初步筛选出每公顷皮棉1500公斤左右,株高生长在95cm以下,使用缩节安的最佳用量。1990年因中期雨水偏多,每公顷喷缩节安的综合取值为:蕾期3.0~14.4克,初花期24.9~39.0克,花铃盛期46.5~62.0克。1991年中、后期偏旱,故每公顷喷缩节安的综合取值为蕾期4.5~14.5克,初花期9.0~34.4克,花铃盛期24.5~54.6克。此模型能为获得较理想的棉花株型和群体结构以及最佳产量提供合理调控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5.
缩节安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棉花黄萎病(Verticiliumdahliae)发病初期田间用缩节安叶面喷施的方法处理棉株可减轻黄萎病的叶面症状,控制该病的发生扩展;在重病田以20、40、60mg·kg-1的浓度于7月上旬,在河南新乡叶面喷施1~2次,病指相对减退率为44.7%~66.7%,产量增加0.86%~9.59%。  相似文献   

6.
缩节安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种植生产中已施用多年,但在生产实践中,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户甚至技术员不能正确应用它,下面就谈谈棉花施用缩节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缩节安抑制棉花黄萎病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棉株感染黄萎病后伤流量降低,伤流中无机离子的运输量减少。伤流中P、Ca、Mg、B、Mn、Fe、Al、Ba、Cr、Cu、Mo、Ni的浓度降低,K、Na离子浓度上升。缩节安处理增加了感病棉株的伤流量和伤流中各无机离子的运输量;提高了P、Ca、Mg、B、Mn、Fe、Al、Ba、Cr、Cu、Mo、Ni的浓度,降低了K、Na、B的浓度。缩节安处理增强了棉株抵抗黄萎病菌侵染的能力,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缩节安系统化控区感病株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76.21%和52.87%,显著降低了棉株的感病株率。  相似文献   

8.
东台市是国家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县(市),也是全省棉花生产大县(市)。棉花的化学调控技术在全市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起到了节工、增效和调节棉花生长的作用。但是,随着棉花品种不断更新、土壤条件的不断改善,怎样合理调节棉花生长,保持最优群体结构,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多年生产实践表明,生化调节剂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虽促进了产量水平的提高,但由于使用技术不配套、选用以控为主的单一制剂,加之杂交抗虫棉等新品种的推广以及投入成本增加等因素,原有的化学调控技术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往往造成控制过头,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限制了棉花化学调控技术效益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棉花化学调控技术的作用,我们在总结过去棉花化学调控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了一套适合东台市的棉花高产栽培全程化学调控配套技术,并在全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棉花调控技术贯穿于棉花栽培的全过程,是棉花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棉花不同生育期科学实施调控技术。可协调棉花生育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达到提高产量和增加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缩节安(DPC)调控棉花株型的定位定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节安(1,1-dimeyl piperidinium cloride, DPC)是棉花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其调控棉花茎枝生长的定位定量效应尚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研究 2013-2014 年在田间条件下分别于棉花现蕾期、盛蕾期后、盛花期前、盛花期后和打顶后单次应用不同剂量的 DPC,测量了 DPC 作用有效期内的棉花株高和主茎生长速率,探究了所有主茎节间及所有果节对 DPC 的响应。结果表明, DPC 处理对棉花主茎节间的影响范围为 N 节(应用 DPC 时的主茎节)以下 1~4 个和 N 节以上 0~6 个(打顶条件下),对果枝的影响范围为 N 节以下 1~11 个和 N 节以上 0~5 个,其中 N 节以下果枝受影响的果节多于 N 节以上果枝。将盛蕾期后和盛花期前 2 次应用 DPC 的效应叠加,其影响范围几乎可以覆盖全部主茎节间(果枝始节以上)和全部果节。DPC 应用剂量与其作用强度并不总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DPC 的定位定量效应除了与应用时间和剂量有关,还受到温度、降水等环境条件和棉株生物量、源库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农八师棉花推荐施肥系统技术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八师土壤的障碍因子总的顺序为N>P>K>Zn>B.灰漠土667m2(旧制1亩,下同)产皮棉120kg,667m2氮肥推荐施用量16.5~17.5kg、磷肥7.5~8.0kg、钾肥2.5~3.0kg;土壤碱解氮的校正系数0.6~0.9,土壤速效磷的校正系数0.9~1.5.100kg/667m2皮棉需氮量10.5~14.0kg,需磷量3.5~6.0kg.化肥的增产效应22.6%~43.8%.1kg氮肥可增产皮棉1.54kg,1kg磷肥可增皮棉1.75kg.氮肥利用率30%~40%,磷肥利用率12%~20%.潮土土壤依存率0.72~0.85,灰漠土土壤依存率0.58~0.7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叶重是叶片经济谱功能性状关系网络中的核心指标,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植物不同部位叶片间存在的系统调控如何影响比叶重的变化尚不清楚.[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密度试验和室内遮荫试验,测定棉花不同部位叶片的比叶重及其组织结构性状,分析比叶重和组织结构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比叶重的因素.[结果]改变棉花下部叶片...  相似文献   

13.
缩节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内吸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应用投资小、操作简单、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棉花叶龄调控技术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步骤、调控技术的优化组装,用实例介绍了叶龄调控技术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5.
<正>棉花(尤其是抗虫棉)使用综合调控技术能够塑造合理株型和群体,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加强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作者在分析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优点、增产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中应当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缩节胺拌种,可有效降低棉花子叶节高度,可省去棉花苗期化控程序,节约种植成本。本试验通过对二十九团用缩节胺拌种和未拌种的10块棉田的棉花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缩节胺拌种的棉田,棉花出苗整齐一致,苗期长势稳健,棉花1~4节间长度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新疆库尔勒垦区在"矮、密、早、膜"栽培模式下,运用肥水运筹、化学调控、打顶整枝、膜下滴灌、综合防治等手段,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品种的更新和棉田密度的增加,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田间郁闭,影响纤维品质和产量。应用缩节胺实行全程系列化控制能有效地防止徒长,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综合调控技术体系的依据及影响棉株个体发育和棉田群体发展的内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指出了调控的内容,原则和目标,归纳了生物,肥水,化学,物理,耕作,人工整枝等六大调控技术,提出了调控的速度,强度,时效,时段,方向,途径六个概念;介绍了综合调控技术体系的组装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