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谷子新品种辽谷5号选育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再兴  李玲 《杂粮作物》2010,30(1):14-16
辽谷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国家中期库编号为0404的谷子材料,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的突出特点稳产、优质、抗倒伏、多抗逆。2008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锦单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单9号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中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在辽宁省各地区以及辽宁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均表现良好,2001年通过了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北方水稻》2009,(5):I0004-I0004
品种来源: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盐丰47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1991年利用比8005为亲本转育而成的十余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丰锦、秋光等品种及一些籼粳中间材料为父本进行混合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1995年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孙刚  杜国田  李晓佳 《杂粮作物》2009,29(2):131-131
朝新谷5号是朝阳市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于2002年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取得了6项新技术突破,根系发达,抗旱、抗病、抗倒伏,高抗黑穗病和锈病,活秆成熟,属于粮草兼用型品种。2003年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新品种委员会审定。目前在辽西大面积种植,已成为谷子主栽品种。推广朝新谷5号,不仅有利于发展优质粮生产,而且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丹旱稻1号 品种来源:丹旱稻1号是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旱稻研究所1989年以"IR24×(早丰γ×中系8834)"为母本,"峰光×胜利糯"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丹玉7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冬以自选系D26为母本,丹99长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03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5233)。各级试验表明,丹玉77具有抗病性强、稳产、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辽粳371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于1989年以87 -675为母本 ,辽开79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 ,经7代系选而育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 ,特别是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适合于节水栽培。1999~2002年辽宁省累计种植5.33万hm2。2001~2002年 ,在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本溪市进行试验、示范 ,产量、米质、抗性均超过当地主栽日本品种农林315 ,在两年的米质品尝评比中 ,均排第一位 ,超过日本优质品种越光。一、产量表现1995年、1996年参加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所内品比试验 ,平均每667m2产量522.5k…  相似文献   

8.
《北方水稻》2007,(5):F0004-F0004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盐丰47是辽宁省盐感地利用研究所于1991年利用以AB005为亲本转育而成的十余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丰锦、秋光等品种及一些灿粳中间材料为父本进行混合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1995年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丹玉99号(丹601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自、选系丹9942为母本,丹99号为父本组配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3~2005年参加辽宁省各级试验结果表明,丹玉99号具有稳产、抗病性强、米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指标与抗性指标均达到试验要求。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5]236号。  相似文献   

10.
毕元洪  马玉亭  毕洪波 《玉米科学》2007,15(Z1):129-130
丹玉39(原代号丹科2109/富友1号)是丹东农科院以外引系C8605-2为母本,自育系丹598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1995~1996年进行院内比较试验;1996~1999年在辽宁省和吉林省进行多点鉴定试验;1999~2000年进行辽宁省预备试验;2000~2001年进行辽宁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1年同时进行了全国玉米区试预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比掖单13增产5%以上。多抗,保绿性好,适应性强。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当年取代沈单16成为辽宁省玉米区域试验晚熟组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