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为明确棉铃虫微孢子虫Nosema sp.与杀虫剂混用的效果及其机理,采用感染饲喂和微量点滴法,研究了感染微孢子虫的棉铃虫幼虫对辛硫磷、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变化.健康幼虫与感病幼虫对辛硫磷LC50之比为4.855,对溴氰菊酯LC50之比为7.953.随着微孢子虫感染时间和感染剂量的增加,棉铃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感染微孢子虫5天,健康幼虫与感病幼虫对辛硫磷的LC50之比为3.278,与感染3天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当剂量为107个孢子/mL时,健康幼虫与感病幼虫对辛硫磷的LC50之比为4.090.经微孢子虫处理后,棉铃虫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均增高.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微孢子虫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7~1998年,先后在邯郸、保定市郊进行棉铃虫疾病发生流行的田间调查,从采集的棉铃虫(Helicoverpa ormigera)幼虫体内发现了一种能引起寄主感病的原生动物——微孢子虫(Nosema sp.)。作者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回接试验。 1 感染症状及孢子形态观察将棉田采集的第4代棉铃虫幼虫,经室内无菌饲养,发现  相似文献   

3.
家蚕的一种微孢子虫对小菜蛾的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从家蚕体内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Vairimorpha sp.对小菜蛾的致病力。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当起始侵染期为小菜蛾2龄幼虫,浓度为1×10~6孢子/ml时对当代小菜蛾的致病力最高,幼虫的死亡率可达80.00%~82.67%,蛹死亡率可达50.00%~52.94%,而小菜蛾雌成虫的产卵量由对照的249.64~278.38粒/雌下降到120.56~126.72粒/雌,产卵量下降50%左右;当起始侵染期为3龄幼虫,浓度为1×10~6孢子/ml时,当代幼虫的死亡率只有40.00%~61.33%,与起始侵染期为2龄时相差很大,蛹死亡率和成虫每雌产卵量下降率与起始侵染期为2龄时差异不大。另外,家蚕微孢子虫还可通过垂直传染方式影响下代小菜蛾幼虫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昆虫微孢子虫对小菜蛾的致病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是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常见的重要害虫。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小菜蛾对各种杀虫剂的抗性和交互抗性不断增强 ,甚至对生物农药Bt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1] 。微孢子虫 (Microsporidia)为专性寄生的原生动物 ,被宿主吞食后可在其体内增殖 ,并可经卵引发昆虫疫病的流行 ,是一类极具潜力的生物杀虫剂资源。微孢子虫对宿主昆虫感染有一定的特异性 ,但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 ,对宿主昆虫的感染能力也可发生变化[2 ] 。自然界中 ,一种宿主昆虫往往可受若干种微孢子虫感染[3 ] ,但病原性相差很远。本研究根据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分离自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öschler)越冬幼虫体内的微孢子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证明该微孢子虫与家蚕微孢子虫具有最近的近缘关系,属于微孢子纲,微孢子虫目,微粒子科,微粒子属Nosema;测定了该微孢子虫不同浓度对不同龄期二点委夜蛾的致病力,在接种1×107孢子/mL浓度时,对初孵、2龄、3龄幼虫8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1.6%、83.35%和70.4%,显示出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毒力;对田间自然条件下微孢子虫在二点委夜蛾种群中的流行动态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微孢子虫在二点委夜蛾种群数量的控制中起到一定作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从田间采集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体内发现的一种微孢子虫的分类地位和致病性,利用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微孢子虫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对其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微孢子虫的形态学特征与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相近,具有典型微孢子虫超微组成结构,孢子壁厚度为195.00~205.15 nm,极丝盘旋于孢子后极内侧10~12圈;其基因组的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 ITS)和小亚基核糖体RNA(smallsubunit ribosomal RNA, SSU)序列与已报道的家蚕微孢子虫相关序列的相似度分别达94.34%和99.50%,系统发育树显示该微孢子虫属于微孢子虫属 Nosema,与家蚕微孢子虫亲缘关系最近。该微孢子虫侵染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5 d时的LC50分别为2.51×107孢子/mL和2.48×107孢子/mL;侵染3龄幼虫10 d时的LC50为3.79×107孢子/mL;侵染4龄幼虫15 d时的LC50为3.98×107孢子/mL;且当微孢子虫浓度为1.0×108孢子/mL时,草地贪夜蛾1至4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3.04、 3.86、 7.47和10.43 d。表明该微孢子虫隶属微孢子虫属,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均有较强的致病力,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8.
玉米螟微孢子虫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从二点委夜蛾幼虫体内首次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ED2013,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该微孢子虫感染二点委夜蛾幼虫后中肠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寄主被感染后,中肠细胞微绒毛与杯状细胞的细胞质突起存在肿胀并掉落的情况;有些细胞核出现明显变形及膨大,或被挤压成长条状,细胞核内未发现微孢子虫侵入;部分线粒体略微肿胀变形,嵴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而逐渐降解;细胞质中的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脱落,后期感染严重阶段断裂成小段。染病后期的中肠细胞内充满微孢子虫,细胞质中的各细胞器均出现严重降解。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前人成果,认为该微孢子虫侵染二点委夜蛾的病理过程是从中肠细胞的病理变化开始并最终导致细胞破裂,逐渐扩大到寄主组织和器官,使其功能丧失,重者死亡。  相似文献   

10.
谢伟东 《昆虫天敌》1990,10(1):13-20
本文报道了以电子显微术观察蝗虫变态微孢子虫在25℃和20℃下从裂殖体到孢子的发育过程。蝗虫变态微孢子虫的裂殖体为双核:在25℃下发育,一个母孢子形成二个孢子母细胞,极管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双核孢子极管为16圈。在20℃下发育,一部分的变态微孢子虫由一个母孢子形成八个孢子母细胞。在八孢子的母孢子中可见偶线联会复合物。孢子母细胞被包裹在一层孢子泡膜内,早期的孢子泡膜内可见管状结构,八孢子的极管为18圈。  相似文献   

11.
陈元生  涂小云  陈超  薛芳森 《江西植保》2010,33(3):95-99,104
本文综述了棉铃虫滞育的诱导、维持与解除、滞育的形态解剖、滞育的生理生化、滞育的抗性、滞育的遗传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2.
前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得到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含粉纹夜蛾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C端818个氨基酸的融合蛋白P96。以毒饲料法研究P96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氯氰菊酯杀棉铃虫敏感、抗性品系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96对Bt杀棉铃虫敏感、低抗、中抗品系的增效比分别为3.34、4.72和9.82;对氯氰菊酯杀棉铃虫敏感、低抗、中抗品系的增效比分别为2.53、3.38和6.24。随棉铃虫抗性升高,P96的增效作用愈为明显。单对汰选是快速选育棉铃虫抗Bt品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和烟青虫初孵幼虫对植物顶尖嫩叶的偏好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和烟青虫是一对除寄主范围以外差异极小的近缘种,目前初孵幼虫取食选择对决定两者寄主谱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确。为此,本试验选取16种植物(烟草、番茄、辣椒、茄子、棉花5种是共同寄主;月季、菠菜、甘蓝、大葱4种是非寄主;玉米、大豆、花生、黄瓜、胡萝卜、西芹、黑杨7种是棉铃虫寄主),在培养皿两侧分别放入植物顶尖嫩叶和滤纸对照,在中间放置初孵幼虫进行选择,每隔10min观察记录一次结果,持续24h,2h后选择结果呈稳定趋势。结果表明棉铃虫初孵幼虫取食选择范围广,选择玉米、茄子、烟草、大豆、黄瓜、胡萝卜、菠菜、番茄、棉花、西芹、花生、辣椒、大葱这13种植物,这些植物除菠菜和大葱外均为已报道的棉铃虫寄主植物。而烟青虫初孵幼虫取食选择范围窄,选择甘蓝、大豆、烟草、茄子、西芹、番茄6种植物,其中烟草、茄子和番茄为已报道的烟青虫寄主植物。此外,棉铃虫初孵幼虫在除甘蓝外其他植物上的选择率均高于烟青虫,其具备取食多种植物的能力。两者初孵幼虫取食选择对确定各自寄主谱范围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能完全限定寄主谱,其仍然具备取食寄主谱以外其他植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室内筛选获得的甲氧虫酰肼中等抗性种群(R, 30.57倍)和敏感种群(S),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棉铃虫对12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抗性种群对虫酰肼产生了13.57倍的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为3.05倍,无明显交互抗性;而对辛硫磷、毒死蜱、灭多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虫螨腈、虱螨脲、氟啶脲、氟铃脲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倍数在0.50 ~2.36倍之间,无交互抗性。试验结果提示,在棉铃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抗药性治理中,轮换使用与甲氧虫酰肼没有交互抗性的杀虫剂将可有效延缓其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用太阳黑子和自相关因子超长期预测棉铃虫的发生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太阳黑子和自相关因子为预测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赣北棉铃虫发生趋势的超长期预测模型。该模型1966~1991年的历史符合率达80.77%,1992~1996年的预报确率达80%。所建模型可以提前2a发出预报,据此对1997和1998年赣北棉铃虫的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与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 NPV)是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两种重要生物防治因子。中红侧沟茧蜂传播NPV对于利用二者协同防治棉铃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了给中红侧沟茧蜂饲喂含病毒蜂蜜水、体表喷洒病毒液、中红侧沟茧蜂在染毒宿主体内产卵、从染毒宿主体内发育、蜂茧浸泡病毒5种带毒方式的传播病毒效率,以及饲喂带病毒蜂蜜水方式下的传播机制。结果表明,饲喂带病毒蜂蜜水和体表喷洒病毒时中红侧沟茧蜂传毒率较高,在连续传毒的3 d内传毒效率分别为15.1%、9.1%~9.3%、2.4%~4%,其他3种方式传毒效率较低。在田间防治时可以利用中红侧沟茧蜂的传毒作用采用病毒与寄生峰的协同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性信息素是蛾类昆虫通讯的关键信号分子,其生物合成机制已在家蚕Bombyx mori、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等蛾类中明确了,但其负向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探索了Harelish基因在棉铃虫雌蛾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Harelish基因在棉铃虫雌蛾中肠、表皮、脑、触角、脂肪体、肌肉和性信息素腺体等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羽化后随着性信息素生物的合成和释放而高丰度表达。基于RNAi降低Harelish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量后,其性信息素含量和钙调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上升,表明Harelish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活性负向调控了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该研究为利用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终止信号为分子靶标来防控害虫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南部棉区麦蛾柔茧蜂对田间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新疆阿克苏市进行了利用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 Say防治麦田第一代棉铃虫和棉田第二代棉铃虫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麦田按500头/亩的量释放麦蛾柔茧蜂,可使麦田棉铃虫幼虫的虫口减退57.7%;化蛹量较对照减少0.56头/m~2。在棉田按700头/亩的量释放麦蛾茧蜂,对棉铃虫幼虫的麻痹率是50.73%,对棉铃虫的防效达65.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