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区域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和空间布局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为研究对象,以GIS为工具,建立了该区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该系统的基础上,以地块为评价的基础单位,应用综合指数法以及划分各评价等级界限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介,在此基础上,应用多目标规划法以及专家辅助决策法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布局决策,将规划的结果落到了地块上。 相似文献
2.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铝土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铝土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层逐级分类指标划分待复垦土地评价单元类型,运用权重指数和法对矿区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进行预测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无污染的4:1厚层顶板土十地表土平台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Ⅲ等旱地;(2)无污染的3:1厚层底板土+粉煤灰平台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Ⅱ等早地;(3)无污染的4:1薄层顶板土+地表土斜坡的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Ⅰ等园地;(4)无污染的3:1薄层底板土十粉煤灰斜坡的最佳适宜性用途为3等林地.该预测结果可为矿山企业制定复垦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矿山企业节约复垦成本及平果铝土矿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基于GIS的海涂围垦区土地资源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开发海涂的基础。选择浙江沿海典型海涂围垦区,基于GIS建立空间和属性数据库,采用栅格运算与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地资源进行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研究;根据优先用地规划方案,应用评价结果,初步实现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配置。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多宜性特点,不同利用类型的适宜等级间存在"重叠"现象;基于土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配置时,不同的用地规划方案会产生不同的配置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青海省为研究区,基于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措施规划的需要,选取地形坡度、土壤侵蚀、年降水量、>0℃年积温、海拔等指标,在GIS的支持下,进行单因子分析和叠加分析,对青海省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到各等级土地生态建设或水土保持的适宜措施。 相似文献
9.
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模型设计是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土地适宜性评价数据模型设计中建立的土地基本信息表可以作为潜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数据来源,不必进行单独的数据模型设计。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模型,要在深入理解小流域规划过程中潜在适宜性评价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指标评价体系在系统数据库中的准确表达形式。在数据记录筛选后,读取评价记录中的田面宽度、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等信息,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数据进行逻辑对比,得出土地潜在适宜性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0.
11.
河北省怀来县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利用地作为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研究其开发适宜性及开发生态风险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其他草地、裸地和内陆滩涂等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开发生态风险评价,进而解决开发时序之间的权衡问题。研究表明:(1)其他草地宜耕开发可分为3个等级,呈中部高南北低趋势,主要为三级宜耕其他草地,面积为29 027.84hm~2,占全县其他草地面积的59.75%;(2)裸地宜耕开发可分为2个等级,集中分布在县中北部,主要为二级宜耕裸地,面积为1 994.39hm~2,占全县裸地面积的93.35%;(3)内陆滩涂全部为一级适宜性,面积为7 658.19hm2,分布在县中部官厅水库周围;(4)生态风险区可分为5级,呈两端生态风险高中间生态风险低的格局,主要为高生态风险区,面积为20 975.10hm~2;(5)高生态风险区和中高生态风险区应以生态保护为主,中生态风险区尽量不用作第一开发时序用地,低生态风险区和中低生态风险区可用作首选开发用地。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M的烟台市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耕地优先,兼顾园、林、草用地"的原则,进行烟台市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为烟台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为研究区域,以DEM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海拔高度、坡度、地表起伏度,结合有效土层厚度因子,确定最佳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生成耕地、园地、林草地的适宜性等级分布图,最终得到烟台市农用土地适宜等级的空间布局。[结果]与烟台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烟台市目前的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33%,大于适宜性耕地面积;实际园地面积小于适宜性面积;林草地的实际面积略小于适宜性面积。[结论]烟台市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的紧缺,势必对粮食安全产生不良效应,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稳定。所以,对未利用地的整治开发,是补充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引导土地开发利用,分析未利用地宜耕、宜建及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其开发利用方向和功能分区,是目前土地工作的重点,可为解决土地供求冲突的途径指明方向。通过对河北沽源县未利用地进行宜耕、宜建及生态风险分析,并运用遗传算法和权衡模型对多重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综合,初步划定其用地功能分区,可以解决多种开发方向间的牵制问题提供借鉴,为全国的相似区域未利用地资源整治提供前期有效示范。结果表明:(1)沽源县未利用地宜耕开发可划分为4个等级,多为二级宜耕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和西南部;(2)宜建开发可分4个等级,多为一级宜建未利用地,主要集中在县域的中北部;(3)就未利用地的生态风险评价而言,可划分为五级,多为中低生态风险区,生态风险整体上表现为南高北低;(4)沽源县的未利用地可初步划分为耕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3种用地功能区,耕作用地功能区大多分布在县域西北部,建设用地功能区主要位于县域中部,生态用地功能区大多分散在县域南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适宜性成果的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有效的评价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构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政策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可操作性、科学性、效率等方面的考虑,采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土地适宜性评价成果,通过AHP法对五种耕地类型生产能力指数进行测算,依据不同适宜等级的生产能力指数,最终建立不同耕地类型在不同适宜等级的均衡因子矩阵,结合GIS空间分析最终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合理可行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为不同条件下露天采石场选择最佳复垦模式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3种土地复垦模式中适宜性评价因子的权重。[结果](1)选择地形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个层面中采场边坡坡度、采场岩壁粗糙度、植被覆盖度、有效土层平均厚度、年均降水量、社会经济水平、距城市距离、采石场集中连片度这8个因素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2)以焦作市北山露天采石场复垦为缝山针国家矿山公园为例进行验证,评价体系分析结果与现有采石场土地复垦模式相一致。[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可以较好地指导露天采石场的土地复垦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