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黍稷品种对生土栽培的生物学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是我国农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中、低产地区.填沟平地、变坡地为梯田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平田整地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到土壤耕作层而使养分极贫瘠的生土暴露于地表.成为直接种植作物的土壤[1-4].  相似文献   

2.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结构指标体系(生态结构、水土保持措施结构、经济技术结构)与效益指标体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出了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综合治理的总体效益,并对典型样本进行了评价和分析,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大面积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黄土高原沟壑区几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土高原沟壑区包括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晋陕黄河峡谷高原沟壑区和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6945万km2,人口约900万。该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年降水量为500~710mm,光温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适宜小麦、玉米、豆类等作物的生长,亦是苹...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我国优质苹果的新产区,亦是旱地苹果栽培的典型地区。近年来,苹果节水灌溉、营养诊断和平衡施肥等科学管理技术已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研究应用,然而二者往往单独推广应用,自成体系,协同发生的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在“苹果滴灌试验及节灌制度研究”和“陇东黄土高原苹果树配方施肥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原型观测是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水土流失原型观测历史的回顾与现状分析,对原型观测站网的规划设计、布局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原型观测站网建设与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黄土高原沟壑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并且现有耕地缺乏水土保持能力,严重影响了黄土高原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基于此,介绍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对于工程施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简要概述了当前治理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治理的要点,并对于当前综合治理的效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平沟覆膜玉米种植试验及效益分析党发宁(甘肃省正宁县水土保持工作站,745300)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地貌类型之一,源、坡、沟、川台、梁峁为其基本地貌单元。区内气候温和,年降水量550~650mm,源西土壤侵蚀较轻,沟蚀严...  相似文献   

8.
基于SPOT5卫星影像的梯田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m分辨率的SPOT5卫星数据,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南小河沟内的梯田现状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5m分辨率的SPOT5卫星影像进行黄土高原沟壑区梯田监测,基本能够满足其实时、动态监测的需要,是实现大面积梯田监测的有效手段。与以QuickBird卫星影像(分辨率0.61m)为信息源的梯田监测结果相比,其解译精度可达86%以上,可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较大面积的梯田监测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内可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和畜牧业生产的植物种类相当缺乏。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进行的美国白蜡引种及复合造林试验表明:美国白蜡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引种栽培后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各种复合类型由于植物之间的有益共生,特别是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的固氮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美国白蜡的生长。美国白蜡适宜在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生长,应采取间作、混交等复合栽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维灰色评估的方法对参试的23个不同地理种源的沙棘苗期抗性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就黄土高原沟壑区而言,华北种源区的沙棘苗期抗逆性极强;原苏联、蒙古、尼泊尔和我国新疆等高寒地区的沙棘苗期抗逆性极差,表现为极端不适应。河北丰宁、辽宁建平罗扶沟、山西关帝山和大岳山等产地应作为黄土高原沟壑区营造经济型沙棘林的主要调种区域。  相似文献   

11.
依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1986-2007年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调查、监测资料和研究成果,建立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1986-2007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在这20余年中呈增长态势,分别于1991年、1998年、2003年达到峰值点.影响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值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的果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为加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健康发展,在深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生物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用的基础上,按照黄土高原河谷平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鄂尔多斯高原区和土石山区5个类型区,提出以植被建设和保护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思路和治理对策,同时指出了采取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在进行流域需水量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水资源赋存规律及合理利用方向,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角度,提出了小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3种模式,以期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水保林合理密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水保林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在郁闭度0.6以上的林分中,以刺槐单株营养面积约等于树冠冠幅面积为理论基础,以研究胸径与冠幅的相关关系为依据,分析计算出了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水保林的理论密度,结合水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经营目的,探讨了适合该区刺槐水保林的合理经营密度及间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沟壑区阳坡侧柏集水造林集蓄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水量平衡原理,采用水平阶整地的方式,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阳坡在不同集蓄比时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树木耗水规律、成活率、生长量和投入费用等进行了研究,汛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水分盈余最大的时段,休眠期是土壤水分亏缺最大的时段。通过集水造林整地,汛期可最大限度地集蓄有效降水,提高土壤含水率,缓解春季和汛前土壤水分亏缺,提高苗木成活率并促进林木正常生长。黄土高原沟壑区阳坡造林适宜的集蓄比为4∶1,适宜的造林密度为1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1999年开始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评估黄土高原未来植被恢复潜力、植树造林适宜区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北洛河流域2020年下垫面状况,借鉴"相似生境法",对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未来恢复潜力、植树造林适宜区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丘陵沟壑区目前平均植被盖度为61.9%,未来20~30 a仍有9.2%左右的上升空间,植被可恢复土地面积约占丘陵区的36.4%。土石山林区尚有11.5%的土地面积具有恢复余地,高塬沟壑区与阶地平原区植被盖度恢复余地很小。2)未来土地利用变化面积主要集中在丘陵沟壑区,与2020年相比,其耕地将减少47.4%,而林地与草地会增加0.7%与15.8%。土石山林区耕地将减少23.0%,林地与草地分别会增加0.2%与36.0%。3)基于"适地适树"原则下的情景模拟,高塬沟壑区与阶地平原区分别有279.16、233.73 km2面积可植树造林,而丘陵沟壑区大片可退耕土地适宜于自然恢复。结果表明,丘陵沟壑区仍是未来生态恢复重点关注区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我国优质苹果的新产区,亦是旱地苹果栽培的典型地区.近年来,苹果节水灌溉、营养诊断和平衡施肥等科学管理技术已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研究应用,然而二者往往单独推广应用,自成体系,协同发生的效应未能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水保林有效覆盖率及其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林系统的分析,结合有关水保林科研成果,认为水保林有效覆盖率是指在一定防护范围内土壤流失量等于允许流失量时的林木覆盖率;应用王秋生等人的研究模型计算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水保林有效覆盖率为43.6%.  相似文献   

19.
确立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地为优质苹果生产地带,建立起沟坡道路防蚀体系,春栽改秋栽,量化施肥、灌水、修剪,生态防治病虫害,加强优果生产和采后处理等是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地带优质苹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确立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地为优质苹果生产地带 ,建立起沟坡道路防蚀体系 ,春栽改秋栽 ,量化施肥、灌水、修剪 ,生态防治病虫害 ,加强优果生产和采后处理等是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地带优质苹果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