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选取2000和2012年山东省17地市农用土地投入、产出数据和相关指标,对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农用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明显,利用效率较低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西部和南部等欠发达地区,而且这些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产出不足问题突出;农用地利用效率有效地区农地利用尚有很大潜力;技术进步在山东省农用地利用中的贡献呈增长趋势。在分析影响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山东省农用地利用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方法,细化有效评价单元计算结果,为我国农用地集约评价提供参考,为甘肃省庆阳市农用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投影分析和影子价格对甘肃省庆阳市农用地利用现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甘肃省庆阳市在1998-2012年农用地利用整体效率偏低.1998年、2005年、2012年在所有被评价年份中效率值有效,生产要素不存在投入冗余,而其他年份农用地利用效率较低,投入冗余现象明显;农用地面积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农用地利用效率;投入指标中影子价格的大小依次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合计.【结论】庆阳市在1998年、2005年和2012年投入资源之间的综合配比和利用效率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其他评价单元投入冗余现象明显;根据投影分析,得到非有效评价单元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具体情况;庆阳市位于陇东沟壑区,应差异化安排耕作方式;化肥的过量使用不仅降低了农用地利用效率,还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应适量降低化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安徽省农用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技术效率大于综合及规模效率,表现出农用地利用技术效率驱动模式;且农用地利用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其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皖江地区,较高区主要分布在皖中地区,中值区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皖西南地区;影响因素上,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财政支农>受灾面积,并且它们的综合作用影响农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产生及演化。建议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科技投入、创新农业发展体制等方面提升安徽省农用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与综合评价研究的基本目的就是改变现在农用地的粗放的现状、优化农用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本文以南县乡镇为评价单元,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三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南县各乡镇的农用地集约度,并进行农用地利用集约分析评价,以期为南县农用地集约利用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2015~2018年间安徽省16市农用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利用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省16市近4年农用地利用效率状态稳定,共7个市农用地平均利用效率达到有效状态,利用效率最高的为黄山市(1.163),最低的为淮北市(0.623);(2)安徽省农用地利用效率与各市地理位置无关,仅与对农用地的投入量及投入因素种类有关;(3)影响农用地利用效率的主要促进因子为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农膜使用量,主要抑制因子为化肥施用量与农业从业人数,气温、降水等因素对农用地利用效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2015~2018年间安徽省16市农用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利用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省16市近4年农用地利用效率状态稳定,共7个市农用地平均利用效率达到有效状态,利用效率最高的为黄山市(1.163),最低的为淮北市(0.623);(2)安徽省农用地利用效率与各市地理位置无关,仅与对农用地的投入量及投入因素种类有关;(3)影响农用地利用效率的主要促进因子为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农膜使用量,主要抑制因子为化肥施用量与农业从业人数,气温、降水等因素对农用地利用效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用地利用效益及其区域间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新疆农用地利用现状及其效益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应用DEA模型对新疆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农业发展水平越高,DEA有效值越高,反之,DEA有效值越低;从土地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析的新疆各地州DEA有效性,呈现南疆最高、北疆次之、东疆最低的格局,以及非DEA的区域性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总体而言,新疆农用地利用效益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以水定农用地利用规模的原则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广西土地的低效利用问题与提高广西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结合土地资源利用总体结构中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从社会、经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角度分别构建了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全面测算与评价了广西14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广西农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处于增长趋势,广西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处于降低趋势,没能重视利用效率提高与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不当是广西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广西城市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广西土地的低效利用问题与提高广西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结合土地资源利用总体结构中的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从社会、经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角度分别构建了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全面测算与评价了广西14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广西农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处于增长趋势,广西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处于降低趋势,没能重视利用效率提高与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不当是广西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广西城市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研究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目标决策法,从农用地投入强度、农用地利用程度、农用地产出效果和农用地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分析了2015年黄冈市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和2010—2015年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5年黄冈市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为-0.78~1.22分,总体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状态,且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差别较大。其中,黄州区和罗田县农用地为集约利用,英山县、团风县和黄梅县农用地为一般集约利用,武穴市、麻城市、薪春县和红安县农用地为低度集约利用,浠水县农用地为粗放利用。2010—2015年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为-0.40~1.15分,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符合区域农用地利用实际,并根据黄冈市耕地集约利用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对黄冈市农用地高效集约和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