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水市薹蒜兼用型大蒜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金蒜3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薹蒜兼用大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蒜薹、蒜头产量以62.5万株/hm2处理最高,分别达9 652.8、32 440.5 kg/hm2。综合考虑薹茎、蒜头及其产量等产品性状,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种植密度以行距16 cm、株距16 cm,即39.1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本规范适用于玉米套种蒜苗的无公害生产。目标产量,玉米500kg/667m2,蒜苗2 000~3 000kg/667m2。1品种和蒜种选择1.1品种选择生产蒜苗应选用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休眠期短,萌发早,幼苗期生长快、早熟、优质、丰产的品种。如四川红皮蒜、蔡家坡红皮蒜等。1.2种瓣选择蒜苗播种之前,首先将作种蒜头剥瓣进行种瓣选择,淘汰霉变、发软、虫蛀、伤瓣。选取百瓣重200~300g的蒜瓣生产蒜苗。1.3种瓣处理为了打破种蒜休眠,播前15~20d对蒜种应进行处理,把选好的种瓣用清水浸泡,使蒜瓣潮湿,然后放在温度较低又潮湿的地窖或防空洞内进行催芽,蒜瓣平铺在…  相似文献   

3.
且末县大蒜品种选择、密度与海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个不同的大蒜品种进行了品种选择试验,并对选出的适宜且末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蒜品种进行了不同密度和海拔试验。通过三年的田间试验,筛选出了优质、高产大蒜品种紫皮大蒜,其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25 cm、株距8 cm,理论密度3 000株/666.7m~2,海拔2 300m高度以下为最佳种植区域。农区为冬蒜种植适宜区,春蒜种植次宜区。  相似文献   

4.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和种植密度对盐碱地蒲公英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筛选出适于蒲公英生产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鲜叶产量最高的组合为磷酸二氢钾225kg/hm2、尿素675kg/hm2、行距20cm、株距10cm;生物产量最高的组合为磷酸二氢钾225kg/hm2、尿素675kg/hm2、行距30cm、株距10cm。  相似文献   

5.
以早蒜1号为指示品种进行的薹用大蒜覆膜秋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行距22.5 cm,株距7 cm,密度63.45万株/hm~2时大蒜主要性状表现良好,蒜薹折合产量最高,为6 481.5 kg/hm~2,蒜头折合产量为13 185.2 kg/hm~2。综合考虑,建议薹用大蒜覆膜栽培种植密度为60万~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密度7.5×104株/hm2条件下,设置5个行株距处理:T1:行距50 cm,株距26.6 cm;T2:行距55 cm,株距24.2 cm;T3:行距60 cm,株距22.2 cm;T4:株距65 cm,株距20.5 cm;T5:行距70 cm,株距19.0 cm,研究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对行株距...  相似文献   

7.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自薹蒜兼用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变异优良单株。在2013—2014年度大蒜新品系多点试验中,天蒜1号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蒜薹5 518.1 kg/hm~2、蒜头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1.65%。天蒜1号表现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育期254 d,株高81.1 cm,生长势强,叶绿色,薹茎长53 cm,抽薹率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8~9瓣,蒜头蒜苔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种。蒜头维生素C含量为17.1 mg/kg。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8.
畸形蒜的种类很多,根据几种常见的畸形蒜,对它们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作一简要的阐述。包括马尾蒜、面包蒜、独头蒜、复瓣蒜、散瓣蒜,它们的产生原因多是由于种子本身的因素、播期和采收期不当、生长中诸如栽培管理不当等外界因素。针对上述原因,采取选用优质蒜种、严格掌握播种期和采收期、强化田间管理等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王飞  丁勇  万文勇 《农技服务》2023,(10):21-23
为大蒜新品种的认定和确定适宜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引种5个大蒜品种在凯里进行引种试验,观测其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黔蒜201903蒜薹产量为263.47 kg/667m2,蒜头产量为366.85kg/667m2,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蒜薹产量比对照麻江红蒜增产43.69 kg/667m2,增产19.88%;蒜头产量比麻江红蒜增产62.36 kg/667m2,增产20.48%,整个生育期长势强且整齐一致,株高45.2 cm,假茎高35.0 cm,假茎粗9.9 mm,叶片数9片,薹长26.9 cm,单薹重7.99 g,鳞芽数8瓣,单个鳞茎重14.78 g;黔蒜2020-3的蒜薹产量为247.79 kg/667m2,蒜薹产量较麻江红蒜增产28.01 kg/667m2,增产12.74%,居参试品种第2位,黔蒜201903和黔蒜2020-3可在凯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一、品种选用与种蒜处理以收获蒜头为主的中晚熟品种,可选用豫蒜一号、中蒜1号、中牟白蒜;以收获蒜薹为主的早熟品种,可试用YF-27、成蒜早2号。种蒜品种纯度不低于97%,健瓣率不低于96%,整齐度不低于92%,完整度不低于95%,水分不低于50%,不高于65%。植物检疫合格。播前将蒜头晾晒2~3 d,掰开蒜头,剔除芽尖损伤瓣,烂瓣、软瓣、病瓣、虫蛀瓣,挑选完好的蒜瓣作种。将蒜瓣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