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曲静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107-108
利用1995-2009年西安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和市统计局提供的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均值和调和权重法进行模拟外推,计算出趋势产量Y -t,再通过气象产量与影响小麦产量的12个气候因子,用逐步回归相关性显著的5个气候因子,建立冬小麦气象产量预报方程,即得到气象产量Y -m。依据作物产量预报模式Y=Y -t+Y -m得到产量预报值,更接近实产。结果表明,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采用长沙马坡岭气象观测站1998~2007年的气象资料,从湖南农业统计年鉴中选取晚稻产量数据,利用3年滑动平均产量分析得到气象产量,经逐步回归模拟得出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并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长沙县地区气候因子对晚稻气象产量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为长沙县地区水稻产量监测和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为防灾减灾决策及指导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候因子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宁夏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宁夏具有代表性的中部(盐池、海原)和南部(西吉、隆德)4个区县1971-2007年以及北部(青铜峡、石嘴山)2个市1971-1985年的马铃薯产量统计资料,及对应的各地气象台站的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等气象资料用于试验。采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宁夏不同区域马铃薯生育期内各气候因子与气象产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产量影响指数法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气候因子对马铃薯最终气象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通过相关系数得到影响宁夏南部马铃薯气象产量的气候因子为4月日照时数;中部为4月日照时数、7月降水量;北部为6-8月降水量及8月的日照时数和气温。利用积分回归法得到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气温,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其中气温在结薯期对马铃薯气象产量的影响呈明显的负效应,降水在结薯期对气象产量的影响呈明显正效应。采用产量影响指数法,得到对宁夏不同区域马铃薯气象产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南部为7月上旬降水量,中部为7月降水量,北部为8月上旬降水量。【结论】气候因子对宁夏马铃薯气象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吴泽新  李凤云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41-141,144
利用德州市11个县(市)近50年来的气象资料和棉花产量,在分析棉花生育期气候概况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气候因子与气象产量相关系数的方法,研究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SPSS的日照市茶叶产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3-2008年山东省日照市气象资料和茶叶产量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气候因子和茶叶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从132个气象因子中筛选出年日照时数、7月份15 cm平均地温、7月份20 cm平均地温、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8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共5个相关性较高的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历年产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茶叶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拟合率较高,预测精度最高为100%,最低为86%,平均精度为94%。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可作为茶叶产量预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玉米气象产量变化及气候影响因子简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代表重庆4个区域的合川、垫江、开县、南川1960~2001年的气象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玉米产量资料序列进行分段,借鉴贝尔(Baier)产量模式思路计算了玉米的气象产量,利用相关等方法简要分析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基于贝尔产量模式思路的气象产量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气候和非气候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气象产量计算方法;在1960~2001年时段内重庆4个地区玉米单产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南川玉米单产突变不显著外,其余3地玉米单产的突变均发生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重庆地区玉米的气象产量在年际间有较大差异,而且在不同地区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的年际变化及本身的气候差异有关;生育期内的降水多寡(旱涝)对重庆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是影响重庆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玉米气象产量变化及气候影响因子简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用代表重庆4个区域的合川、垫江、开县、南川1960~2001年的气象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玉米产量资料序列进行分段,借鉴贝尔(Baier)产量模式思路计算了玉米的气象产量,利用相关等方法简要分析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基于贝尔产量模式思路的气象产量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气候和非气候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气象产量计算方法;在1960~2001年时段内重庆4个地区玉米单产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南川玉米单产突变不显著外,其余3地玉米单产的突变均发生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重庆地区玉米的气象产量在年际间有较大差异,而且在不同地区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的年际变化及本身的气候差异有关;生育期内的降水多寡(旱涝)对重庆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是影响重庆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8.
基于青岛市崂山区2000~2016年产量资料,利用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产量业务系统(WAPFOS2015.1.0版本),分离产量资料,选取气象产量与樱桃关键发育期气象因子做统计分析,建立了气象产量与樱桃发芽~开花期气象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对2000~2014年历史产量做统计检验,对2015、2016年产量做预报检验,得到了发芽~开花期影响崂山区樱桃产量的四个主要的气象因子分别是:3月上中旬的旬最低气温,3月中下旬的降雨量,4月上旬降雨量,4月上旬的日照时数。选取的气象因子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意义,研究结果对开展崂山区樱桃气象服务与科学防灾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2013年南平烟区烤烟生产气候分析及气象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13年南平烟区烤烟生产过程的降雨量、气温、日照时数3个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苗期日照时数偏少和寒潮影响不利于培育壮苗;旺长期个别时段降水少、气温低、日照少,不利返苗和烟株早生快发,影响烟株光合作用,对产量和品质形成不利影响,5月中下旬高温高湿造成病虫害发生流行;成熟采收期气象干旱,造成上部叶烟碱过高,对烟叶品质形成不利影响。寒潮、强对流和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对烟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南平烟区通过烟苗移栽期预报、烤烟产量预报和人工防雹等气象服务,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麦生育期气象资料,研究了徐州地区小麦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小麦产量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满足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气象条件是橡胶产量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开展橡胶气象服务及产量预报,利用1992~2014年广东省橡胶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及考虑生物学意义,确定了影响广东橡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1~2月最低气温平均、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雨量、5~9月最大风速最大值区域平均,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广东省橡胶产量预报模型,对橡胶产量进行中期预估预报和后期最终预报。模型历史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90%;对2014年橡胶单产进行试预报检验,预估预报和最终预报准确率≥94%,预报准确率较高,表明此方法建立的模型可在业务和服务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大豆、玉米丰欠试验14年(1977~1990年)的产量资料,与公主岭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作物产量气候正态回归模型,提出了6个大豆气候模式和2个玉米气候模式,为进行大豆、玉米产量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固原地区2000~2020年冬小麦产量与气象资料,分析作物产量预测的建模思路,主要运用的方法是直线滑动平均模拟趋势产量,同时结合调和权重法预测趋势产量并分离出冬小麦气象产量。依据其关键生育普遍期的出现时间,以旬为单位选取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得到气象产量预测模型。经检验,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可作为产量定量预报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利用湘北地区1987~2011年早稻单产和早稻生育期内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早稻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气象产量与早稻生育期逐旬气象要素相关性,筛选出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5月中旬平均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6月中旬降水量和7月中旬日照时数是影响湘北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8~2009年早稻产量进行了预报验证,平均准确率在91.0%以上。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早稻产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南牧区河南牧业试验站1996~2016年天然牧草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SPSS软件曲线估计方法中的线性、"S"型、二次项等模型模拟了牧草趋势产量;应用Excel软件中"数据分析"计算出各个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相关系数,挑取相关系数≥±0.5的因子,建立气象产量预报模型,计算出气象产量预报值,对1996~2016年预报产量结果回代检验。结果表明:(1)影响河南地区牧草产量主要气象因子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2)利用SPSS软件建立模拟效果较好的牧草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预报模型;(3)对1996~2016年预报结果进行回代检验,表明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正确率为67%,2017年预报检验结果误差为-3.2%(即:预报结果正确);(4)用所建的牧草产量预报模型来预报下一年的牧草产量时正确率较高,可以在该地区范围内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1─2016年江苏省13个市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水稻产量资料,结合江苏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水稻生理特性,构建了适用于江苏地区水稻的温度、日照、降水适宜度模型;根据气候适宜度与水稻气象产量的相关关系,确定了气候适宜指数,进而建立了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江苏各市及全省的水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历史拟合检验和预报检验,拟合准确率平均为95.05%,预报准确率平均为96.15%,达到了业务工作中准确率95%以上的预报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松原市粮食产量资料分析得出,玉米和水稻分别占总粮食产量的74.13%和12.43%,其他作物占产量的13.44%。采用等权重不同间距滑动平均得到的气象产量序列,间接反映出了因气象条件优劣造成的丰歉年景。由18个因子筛选组建的玉米产量预报方程验证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仅0.08,平均相对误差〈1%。另外,单独组建的其他粮产预报方程,复相关系数均通过0.001信度水准检验。  相似文献   

18.
昌吉市冬小麦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988—2015年昌吉市台站气候观测资料与冬小麦产量数据,运用直线滑动平均法、调和权重法等对产量趋势模拟预测,运用SPSS2.0软件对冬小麦气象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昌吉市冬小麦趋势产量、预报产量方程,得出冬小麦年景产量趋势预报准确率较高,可为合理浇灌、精确估产、科学评价及人工增雨服务提供可靠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区粮油作物生育期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80年代以来,上海气候渐趋变暖。农业措施及作物品种亦随之不断适应和发展,对小麦,季稻,油菜来说,原有的上海农业气候条件评价已不能适应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根据1981 ̄1997年气象资料及产量资料,应用产量与天气条件对比法及因子膨化法,找出影响产量高低的主要气候因子,得出气候产量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回归关系式,并结合丰歉年资料对比法分析出三种作物全生育期内各个关键期的农业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抚顺市历年的气象资料及所属三县粮食、玉米、水稻的趋势产量和播种面积资料,以粮食作物产量模拟预测方程为依据,利用Visual Basic语言设计抚顺市粮食作物产量预报平台,实现方便快捷地查询全市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在不同年份的产量预报值,同时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输入订正值,得出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预报值,从而提高粮食作物产量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