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南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陕南除水稻之外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如何改变现状,推进陕南小麦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陕南小麦品种更替、演变、种植技术的进程及生产现状,分析作为小麦次适生区,存在的品种多乱、病害严重及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选育适宜陕南地域的专用小麦品种,配套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促进陕南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陕南三市均有小麦的种植,从建国以来,陕南的小麦育种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屡次刷新了陕南小麦的高产纪录,在品种的更换中及时提供了符合当地生态气候条件的、适宜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近些年来陕南小麦在开展引种工作的同时,基础育种滞后,不理想,针对问题提出了新常态下陕南小麦育种调整育种目标、拓宽育种渠道、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重视应用技术的集成与推广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用生态选育与系统选育相结合的方法,以汉麦6号为亲本,选育出的汉麦7号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淋、生育期短、品质好等诸多优点,适合陕南大田生产需求。2016、2017年参加陕南小麦品种区试平均增产5.17%,生产试验平均增产8.73%。2019年7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现已成为陕南小麦生产上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粉锈宁叶面喷施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陕南山区连续大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针对生产上小麦品种抗性差,无适宜接班品种的实际,我们开展粉锈宁叶面喷施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以寻找减轻发病程度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康振生主持完成的国家科技项目——“小麦赤霉病防治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最近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这套防治技术体系在陕西省关中和陕南小麦种植区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受品种、气象、栽培和越冬及人为因素等影响,2009年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中度至偏重发生,陕南局部重发生,从2001—2009年条锈病发生情况来看,认为小麦条锈病今后仍将在陕西省处于重发态势,是小麦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将是陕西省农业植保部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综合治理对策,大力推广抗病品种,实施生态治理,坚持“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7.
市场信息     
今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将偏重发生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有关专家调查分析,今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将偏重发生,程度重于2005年,发生面积约9亿亩次。小麦条锈病将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宁夏南部、青海东部、陕南、鄂北、豫南、新疆西部大流行,发生面积可达7000万亩  相似文献   

8.
广元既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病原菌冬繁区也是越夏区,开展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能够减轻小麦条锈病在陕南、甘南、川西北和川中片区的流行危害和防治压力。研究通过建立小麦条锈病生态控制示范区和观测圃试验站,开展了小麦-胡豆套作、小麦-油菜间作、不同小麦品种混播、药剂拌种以及药剂防治示范,同时进行四川省主播小麦品种抗锈性筛选。2008至2014年间,在广元市小春粮食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铲除自生麦苗、合理品种布局、强化病情监测与预报、推广药剂拌种、适时药剂防治以及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技术3.85×106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陕南小麦氮肥追施最佳时间和最佳用量,为陕南地区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汉麦6号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冬灌期、拔节期进行1次或2次追施氮肥,通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经济系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施用时间和不同纯氮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同等纯氮施用量下,1次追肥,以拔节期追肥效果最好,其中,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751.90 kg/hm2,其次为追施纯氮103.50 kg/hm2时,产量为8 623.20 kg/hm2;当纯氮施用量高于69.00 kg/hm2时,拔节期1次追肥效果优于冬灌拔节2次追肥。追施纯氮34.50 kg/hm2时,2次追施的小麦产量高于拔节期1次追施。[结论]拔节期1次追施纯氮69.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陕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陕南茶产业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茶旅文化产业、延伸茶产业链条、发掘和利用陕南茶文化的资源优势等陕南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07,(2):16-17
小麦病害:小麦条锈病在四川川北、川中和攀西地区,贵州西部和北部,重庆西部和东北部,云南大部,甘肃陇南、天水、平凉及中部晚熟麦区,陕南和关中西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鄂北和鄂西,豫南,新疆阿克苏和伊犁等地呈偏重流行态势。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重于2006年,四川、贵州、云南、江苏南部和淮北、河北中南部、  相似文献   

12.
陕南特色小镇建设在国家和陕西省政策的扶持下正在积极开展。为把陕南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做好红色教育和传承,分析了陕南特色小镇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提出了陕南特色小镇红色资源的发展路径,以期振兴陕南乡村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3.
基于陕西省十个县市的气候资料,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的方法,建立温度适宜度模型、降水适宜度模型、水温综合适宜度模型,对陕西地区小麦、玉米两种农作物的气候适宜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在陕西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均可以大面积种植,玉米在陕西绝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最后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随着全国性人口膨胀和封建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大量移民辗转来到陕南,从而掀起了陕南地区农业开发的高潮。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开发的盲动性,致使陕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影响了陕南的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陕南茶园土壤污染现状,加强茶园综合管理,指导农户科学种植,以陕南茶园土壤监测结果结合近几年有关茶园土壤污染资料,概述了陕南茶园目前土壤现状。结果表明:陕南茶园茶区土壤p H值约为5.0,呈酸性,能够满足茶树生长的土壤酸碱度条件。陕南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现状水平符合有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陕南茶区地处秦岭南坡,大巴山北麓,具有适宜种茶的土地、气象和品种资源优势,是我国长江以北的重要产茶区之一.数年来,陕南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目前,陕南茶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有许多制约陕南茶产业发展的因素存在.本文从陕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对促进陕南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归纳总结,设计了测度陕南和西安市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研究发现:陕南3市之间综合城镇化水平相差极小;与西安市相比较,陕南城镇化水平整体显著偏低。鉴于此,提出了加快提升陕南城镇化水平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陕南地区油菜生产中对中早熟油菜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陕南地区的生产实际以及中早熟油菜的特点,从8个方面总结出了陕南地区中早熟油菜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对陕南地区农户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小偃15为对照,比较了37-33等4个旱地小麦品系的产量及光合特性,为陕西旱地小麦区试推荐优良品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9-16和1312较对照增产23.2%和22.9%;产量因素中二者穗数较低,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占有优势。4个品系拔节期和孕穗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胞间CO_2浓度在品系(种)间变化趋势不尽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产量呈不同程度地正相关。笔者试验条件下可推荐1312参加陕南片区小麦区试;09-16参加渭北旱塬区小麦区试。  相似文献   

20.
张田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82-1383,1388
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弱势,指出陕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陕南发展循环经济的SO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