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刚刚爬上竿头,空气里的清凉正在散去。一阵清脆的鸾铃夹杂着马蹄声渐行渐近.只见蜿蜒的山路上走来一队人马。插着雉鸡翎的骡马身上除了背负着重重的货物,还斜插着一面蓝旗,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李记,马帮”。  相似文献   

2.
秦汉以来,陕西穿越秦岭、巴山的就有7条主要栈道,纵横交错构成了陕西茶马古道网络系统,每年有数百万斤茶叶和万余左右的边马通过茶马古道网络互市.金牛道是可以确认的网络主干道,丝绸之路是可以确认的网络与西方诸国连接的大通道.陕西茶马古道的发展大体划分为唐宋、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先后以山南茶、汉中茶和紫阳茶为主打产品,以西安、汉中、安康为茶马古道的起点和边茶贸易的集散地、转输地.陕西茶马古道网络具有历史悠久、四通八达、交易数额巨大、官办为主、民间参与的特点,且负载着强国强军、外事交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使命,其历史意义非一般的物资流通和商业贸易所能比拟.  相似文献   

3.
庾莉萍 《农业考古》2005,(4):174-177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兴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线和川藏线,是西藏高原与内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证明。它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在沟通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与“丝绸之路”具有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4.
刘超凡 《农业考古》2021,(2):261-270
"茶马古道"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古代交通运输网络,其存在已有数千年之久。唐宋以来,藏区的藏族居民因为饮食多为肉类,为消食因而对茶叶具有很高的依赖,西南川滇地区对藏区优良的马匹、毛皮等也适应了朝廷的大量需求,因此该商道在较长时间内以茶叶和马匹作为核心商品。20世纪90年代,木霁弘、李旭、陈保亚等学者将其命名为"茶马古道",自此正式揭开了"茶马古道"的研究序幕。"茶马古道"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学术界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茶马古道"相关概念、路线、民族交往、商业贸易、开发保护、茶马官营等方面。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文学类作品占比高,学术类著作相对较少,茶马古道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学术机构建设,建立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5.
茶马古道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遗产价值,具备发展成为高端旅游品牌的潜力,目前茶马古道旅游资源还有待深入发掘和利用。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茶马古道的资源价值,探讨了茶马古道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对品牌的精准定位、注重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活动、解决沿线社区发展等对策,为推动茶马古道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花桥村位于康县长坝镇,地处省道白望公路沿线,距成武高速望关入口5公里,距陇南市70公里,是康县的北大门和茶马古道上的知名驿站。因为美,所以便盛开在心里花桥不是一座桥,而是一座村庄的名字,听到耳朵里,因为美,所以便盛开在心里……花桥,还让人想到徐志摩笔下的康桥。  相似文献   

7.
8.
茶马古道鲁史段作为我国古代滇西南边陲重要的移民、商贸及文化通道,其沿线聚落的形成反应了当地生活、文化及各类物质的变迁。通过对茶马古道鲁史段研究,不仅能很好地记述古道沿线聚落形成事实,还能为我国其他古道沿线聚落形成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茶马古道鲁史段沿线聚落金马村、鲁史村、犀牛村和塘房村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研究沿线聚落的形成,时间角度上采用史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空间角度上运用GIS分析聚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鲁史段古驿道沿线聚落形成于明代、清代和民国三个时期,主要受政治政策、驿道经济和生计需求等方面的影响;聚落分布与驿站距离、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类型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古驿道沿线聚落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考古》2006,(2):48-48
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我国台湾以及大陆的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的近百名专家,围绕茶马古道文化进行了为期3天的研讨。茶马古道是自唐宋以来巴蜀茶区通向我国西部边陲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千百年来,西南茶区的各族人民,通过人背马驮等多种形式,克服气候、地理等诸多困难把茶叶和各种物资运送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加强了内地与西部各族人民的沟通与往来。以古巴蜀茶区为起点的川藏、滇藏、青藏茶路成为继古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内地与藏区进行交流的重要人马驿道,为我国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及汉、藏民族团…  相似文献   

10.
11.
<正>一条神秘的古道,绵延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原野丛林间,马蹄声声、商贾往来,历经了千年风雨,这便是鲜为人知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沟通滇、川、藏等地区并延伸至南亚、西亚的古商道。在马蹄声声的千年岁月里,不计其数的马帮用骡马向西藏地区以及尼泊尔、印度、缅甸等国运去云南、四川的茶叶,返回内地时,他们便带回西藏的马匹、药材及  相似文献   

12.
在普洱茶产地———美丽的西双版纳,种茶、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浓厚。我们探访了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寻觅勐海茶区的老茶树、古茶园,登上了历史悠久的易武茶马古道,深刻体会到了普洱茶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57-158
六百年前,滇黔古道是大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大通道。安顺屯堡经济文化是沿着滇黔古道广泛分布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滇黔古道孕育了安顺屯堡经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新时期,滇黔古道上屯堡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屯堡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兰坪盐马古道在历史社会中现实性地满足了短距离区域内的生存所需,在云南地方社会发展史的一定时期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而学者聚焦于线路与地方社会互动过程中所带来的单一或多重影响的探讨,对推动线路发展缘由及云盐古道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追溯了促使兰坪盐马古道延伸的因素:啦井的开辟与怒江“边四县”缺盐的社会境况,为盐道延伸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历史文献,研究了中国古代农牧业交错地区(特别是甘肃)的茶马交易市场。作者考证了茶马市的由来后,对河西茶马市和互市政策措施进行了重点论述。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茶马交易的规模,因茶马交易对我国边境政策、贸易政策和马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茶马交易是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张海超 《农业考古》2020,(2):110-117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云南茶叶生产趋于繁荣,将茶运往藏区销售并出口到以安南为主的东南亚地区成为王国重要的贸易活动。南诏大理国将茶叶产区的诸多民族置于统一的管辖之下,保证了产地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联系;茶叶贸易不仅维持着茶马古道交通网络的存在,云南也借此强化了与西藏以及东南亚的政治文化交流。本文以茶叶及其对外贸易为媒介进行讨论,旨在揭示南诏大理国的经济与社会状况,深化对中国西南边疆发展历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未来,云南省普洱市将在"科学普洱"的路径下走的更远,据了解,普洱市将充分挖掘科学研究已印证的普洱茶丰富的品牌潜在资源,选取适当的市场定位,利用现代化的品牌推广和创建技术,打造强势普洱茶名牌和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8.
我这一生,既不抽烟爱饮茶,无心恋酒捕鱼虾,嗜书得食充饥肚,爱笔耕耘种苦瓜,与茶结下了长久之缘。少年时期,我在家中喝过普洱茶,但只知道止渴解腻;1951年秋参加工作时,我由墨江家乡沿普洱茶马古道步行五天到普洱,次年调到思茅,半年后又沿茶马古道步行从思茅到普洱到墨江,乘坐煤炭汽车、马车、尖头客车到昆明学校学习,毕业后又返到墨江,  相似文献   

19.
1995年5月6日云南省鹤庆县朵美乡炼厂村方某家牲畜死亡,人也患病住朵美乡医院治疗。5月8日接到疫情报告后,鹤庆县卫生局、县医院、县农业局、畜牧兽医站共6人立即赶赴炼厂村进行调查。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0.
《北京农业》2014,(5):44-47
玉米地既是芝加哥农业遗产的象征,也是一个不断再生的农业过程。芝加哥北格兰特公园—艺术之田,就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以及都市景观自然周期运转的背景画布,其设计采用玉米地作为景观基质。作为主体的玉米地,是生产性景观的农业过程发生的地方。它的南端是一个蔬菜园,并与一个地下纪念品商店相结合,西侧是一系列果园,在北缘还有一个规划中的儿童博物馆及户外游乐场,它被融入生产性景观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