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在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中,与水稻无直接营养关系的中性昆虫,如摇蚊、蚊、蝇、弹尾虫等,构成了捕食者猎物的重要组分。系统分析显示,中性昆虫在水稻生长前期为主要的猎物,其丰盛度的比例可高达90%以上(富阳早稻)。相应地,结网类蜘蛛由于可以大量取食中性昆虫猎物,其个体数量占捕食性天敌的50%以上,优势种有食虫沟瘤蛛(富阳和句容稻区)、锥腹肖蛸(郑州稻区)等。在一定条件下,结网类捕食者与中性昆虫相对丰盛度的季节动态呈正相关。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考虑,中性昆虫的生态学意义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辽河三角洲稻区优势天敌种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河三角洲稻区优势天敌情况,2011—2013年,于辽河三角洲稻区调查了水稻节肢类捕食性天敌及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数量,并分析其丰富程度。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稻区的节肢类捕食性天敌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Scopol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Sundevall)],全部为蜘蛛类;寄生性天敌昆虫优势种也有3种,分别为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n(Ashmead)]、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Matsumura)]、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全部为卵期寄生蜂。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田生态系统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亚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新疆南疆绿洲农田生态系统中,在11种主要作物(植物)上发现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7目16科约31种。通过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调查平均数的比较,苜蓿在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种类和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系统聚类分析证明马铃薯与棉花相似距离最近,其次为小麦和苜蓿与棉花的相似距离较近。研究结果显示,选用苜蓿作为棉花的间作或邻作作物,对调整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并利用其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是"以作物为中心的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本文从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种间相互作用与协同进化、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棉田间作套种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6.
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种库与群落的重建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文对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种库和群落的重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害虫防治史、植被覆盖度、环境复杂性和气候因子等对种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种库的结构决定了群落的重建。重建群落的优势种、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与种库呈正相关关系。生产上可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天敌群落的种库,促进天敌群落的迅速重建,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稻田生态系统中捕食性天敌节肢动物种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吸虫器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稻田与非稻田生境的捕良性节肢动物天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385种节肢动物。其中115种为捕食性(肉食性)天敌,包括81种捕食性蜘蛛和34种捕食性昆虫,捕食性天敌物种所占比例为29.87%。在115种食性天敌中,稻田与非稻田生境有48个共有种。  相似文献   

8.
玉米地昆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宁市郊玉米地害虫、捕食性昆虫、蜘蛛及中性昆虫由90科315种组成,害虫、蜘蛛及捕食性昆虫是玉米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功能作用的主要群落。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类奇异獾蛛(Trochosa ruricoloides)和脉娲蛛(Wadicosa fidelis)等是群落的主体。分析了4个亚群落的时空格局及数量变动规律以及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改装的吸虫器研究稻田节肢动物群落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水稻害虫进行综合治理,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调查取样工具和方法。过去,国内的调查采样方法大多是用肉眼观察或盆拍结合扫网对群落进行数量研究,但误差较大[1]。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应用的,国内一些单位引进的farmcop吸捕器,使用直流电源,操作不便,且吸力较小,种群调查的误差亦较大[1,2]。綦立正,吴家荣等[2]改装过一种昆虫吸捕器,用其采样,效果优于盆拍调查和肉眼观察,但被吸入的稻飞虱低龄若虫和其他体软的小型节肢动…  相似文献   

10.
红叶李,又名紫叶李、樱桃李、撄李等,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在其整个生长期满树红叶,是良好的观叶风景树。红叶李上有多种害虫危害,尤其是春季的桃粉大尾蚜,于嫩叶背面和枝梢上吸汁危害,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sooty blotch),影响环境美观和树木的光合作用。对于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和农药对群落的扰动有许多报道[1~3],但对于红叶李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和害虫的化学防治均未见报道。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害虫暴发,特开展了此项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0%吡虫啉(imidacloprid)可湿性粉剂,商品名为蚜虱净、扑虱蚜等,无锡市农药厂出品,按1∶1500(E)和1∶…  相似文献   

11.
非稻田生境中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稻田周围田埂、路边禾本科杂草上栖息着能寄生于稻飞虱卵的寄生蜂有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两类,它们是非稻田生境中稻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要成员.群落中,缨小蜂科数量较多,其四个属中,数量上Anagrus>Gonatocerus>Neurotes>Mymar;赤眼蜂科数量较少,所占比率小于9%.非综防区化学农药的毒性和残效加重了生境中寄生蜂生存压力,造成群落中多个物种占有优势地位,而稻飞虱主要天敌-缨小蜂的优势被削弱,不如综防区群落中缨小蜂的优势地位突出.  相似文献   

12.
系统调查了春棉不同时期内棉株上、中、下部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及其主要天敌的数量,求得各时期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稳定性和相似性指数,并分析了各期害虫和天敌群落结构特征,用于指导棉花害虫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早稻抛秧田病虫发生特点与为害损失调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早稻抛秧田水稻主要病虫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比移栽田发生为害重,穗期更为突出。在不防治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为害损失也重于移栽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沙区重要蒿属植物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中国北方74万平方公里的沙区中,共有蒿属植物50余种。其中有重要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的至少有5种,即差不嘎蒿、褐沙蒿、黑沙蒿、白沙蒿和沙蒿。它们是本区沙丘——沙地植被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由它们构成的沙地草场植被占1亿亩以上,可提供650余万绵羊单位的放牧饲料。它们又都是优良的固沙植物,对沙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中草药,它们的种子含油丰富,在工业利用上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沿江混栽稻区二化螟近年发生为害特点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二化螟种群迅速上升。据宿松县30a螟虫发生为害测报调查资料分析,水稻二化螟近年发生特点是越冬场所广,基数大;发育极不整齐,蛾峰多,盛发期长;为害时间长,转株为害严重,被害症状多;三代发生为害加重。据此提出了防治对策。明确减少越冬虫源、秋收灭茬、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的防治作用。提出药剂防治一代二化螟应改一次施药为一次重点,重发区补治、挑治。明确在新的发生情况下,各代的防治对象田、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成因与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调查,浙江省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生时间长,有两个萌发高峰——播后5~10d和15~25d;杂草种类多——其中发生频度较高的有5科10种杂草;发生量大,种群组合复杂——发生总量比移栽稻田多3~5倍;部分恶性杂草由旱地向稻田蔓延,危害严重。分析成因主要是直播稻播种量少,生育期包括秧田期和本田期,干湿交替时间长,各种条件有利杂草萌发为害。针对该发生特点,提出了“前除,水控,后补”的杂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源的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浙江省双季稻区稻水象甲二代虫最低的首要原因是绝大部分一代成虫迁出早稻田夏蛰并越冬,构成二代虫源的比例极微。早稻田内的一代成虫在晚稻插秧前一直外迁。田埂上的个体则几乎全部迁出,仅晚稻插秧时尚未迁走的田内成虫和迁出后落入晚稻秧田的少量个体不再迁飞而转入正常的取食产卵,最终构成晚稻二代虫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