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霜霉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霜霉病又称黄化萎缩病 ,除为害水稻外 ,还可为害小麦、玉米等作物。为害水稻过去在龙海很少发生 ,近年来这种病害在龙海市有发展的趋势。为了防止该病的进一步扩散为害 ,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笔者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技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1 发病原因与症状水稻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关系密切。对水稻的为害 ,早季育秧期间遇上连续阴雨 ,低温 ( 2 0℃以下 )和秧苗淹水后容易发病。晚稻一般在大田移栽后发病。秧苗期得病后 ,病株萎缩 ,叶片淡绿并呈斑纹花叶状 ,斑点黄白色 ,圆形或椭圆形 ,…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新疆奎屯地区棉花生长中后期由于雨水天气较多,致使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逐年加重。为此,笔者根据该病的发生与预防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红叶茎枯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1发病症状棉花红叶茎枯病一般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发展。棉花根系粗短,须根少,发育不良。病叶先现黄色,随后产生红色斑点,最后全叶变红,叶脉仍为绿色。茎秆及叶柄基部常发生褐色至黑褐色的条状或不规则的病斑。2发病原因2.1施肥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农工在施肥时,只注重N肥的施用,而忽略了合理配方施肥,造成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结构不合理,从而引发了红叶茎枯病发生。2.2…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分析了2009年以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国及湖南省的发生情况,介绍了湖南省对该病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对2012年该病的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湖南省对该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苏涛 《中国棉花》2007,34(10):32-33
近年来,棉花红叶茎枯病在四十五团部分条田的发生有抬头的趋势,如不及时加以研究解决,势必会对棉花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必须从栽培措施和田间管理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抑制该病的发生蔓延。1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症状及原因1.1发病症状。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显症,但以盛花结铃期发生最为严重。它从主茎生长点或果枝顶端开始发病,一般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发展。发病初期,叶脉间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除叶脉及其附近仍保持绿色外,其余均呈紫红色或褐色,病情加重后,叶肉逐渐由黄色…  相似文献   

5.
李贵臣 《北方水稻》2012,42(6):59+66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水稻真菌性病害。目前其发生日渐普遍并且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从选用抗病品种、做好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适期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寒地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胡麻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胡麻叶斑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生。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的发病规律、发病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精心培育壮秧、适时深耕改良土壤、科学肥水管理、合理施药等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坂面镇的发生为害特点及田间发病症状和流行因素,并提出较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谈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通河县水稻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稻瘟病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通河县水稻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稻瘟病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棉红叶枯病在山西的发生与症状表现吉贞芳,樊宝华,李建勋山西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王美计山西省阳城县棉办梁廷康山西省平遥县农业局植保站棉红叶枯病又称棉红叶茎枯病或凋枯病,它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我国广大棉区均有发生,而且危害较重,轻者病株结铃少铃变...  相似文献   

11.
黎贤伟 《中国棉花》2002,29(3):21-21
棉花红叶茎枯病以往在本市很少发生,但2001年棉花红叶茎枯病却在转Bt基因抗虫棉上大发生.据调查,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田块发病率48%,病株率26%,严重发病田块病株率在90%以上.棉花红叶茎枯病严重影响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引起棉花早衰,从而造成棉花减产,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水稻鞘腐病的发病症状,阐明了该病的病源及侵染循环,指出了该病的发病条件,并从选用抗病品种、消灭菌源、加强水肥管理等环节详述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哈密垦区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病田与不发病田不同时期土壤养分及植株不同部位养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壤土棉田的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病率高于黏土棉田;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的棉田,棉花花期土壤中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增加,铃期土壤中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降低,对照棉田从棉花苗期到铃期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持续增加;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的棉田,棉花根、茎、叶、铃中全氮和全磷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全钾的含量在铃期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生症状及病原,阐述了该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因素,并提出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立(黄)枯病、恶苗病、细菌性褐斑病、烤苗等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条件、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总结了稻瘟病、赤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水稻本田病害与潜叶蝇、负泥虫、稻水象甲、二化螟、粘虫等水稻本田虫害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加强水稻生产管理,正确防治水稻病虫害,是保证水稻品质、提高产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生症状及病原,阐述了该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因素,并提出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发生情况,对其病害进行研究。介绍了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的发生时期、症状和发病原因,并从合理施肥、预防根部中毒、选用抗病品种、采取壮秧早播、浅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谈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通过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原因、发病症状的分析,结合地区实际提出了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即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清除秧田及稻田周围的杂草、选用较抗病虫的品种、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适当晚育晚插培育壮秧和科学进行药剂防治等,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发生情况,对其病害进行研究。介绍了盘锦地区水稻赤枯病的发生时期、症状和发病原因,并从合理施肥、预防根部中毒、选用抗病品种、采取壮秧早播、浅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预防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一般产量损失约5%,重病田损失更大。影响稻曲病菌发育和侵染的气候因素以降雨为主。防治稻曲病重点是针对感病品种,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预防。“爱苗”可以有效防治水稻中后期的稻曲病、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等病害,且增产效果最佳,对水稻安全。是值得推广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