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全区年蔬菜面积达到16 860 hm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约占10%,蔬菜总产量达78.5万t,总产值达3.65亿元,是农村种植业中比较效益最高的产业,已成为武威市凉州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武威市凉州区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在占1/7的耕地面积上获得全区近1/3的农业产值,在农民纯收入中蔬菜的收入占25%,特别是种植温室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高效产业.为使我区蔬菜产业进一步提高效益,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现将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谈我国蔬菜出口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以年均增长11%的速度高速发展,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了WTO,为我国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01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 600万hm2,总产量43 699万t,蔬菜总产值超过3 000亿元,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第二位,占经济作物总产值的50%以上,大约有2亿人的经济来源与蔬菜生产有关。蔬菜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蔬菜生产大国。然而,中国蔬菜出口占世界蔬菜出口的比重不大,2001年中国蔬菜出口量仅占当年蔬菜总产量的1%,低于世界蔬菜贸易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5%…  相似文献   

3.
邹志荣 《农友》2001,(10):9-10
蔬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菜田面积,还是蔬菜产值,在农业生产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据统计.1999年底,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已达到2亿多亩,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总产量达3.6亿吨。在我国农业种植业中,蔬菜产值仅次于粮食,居第二位。从人均占有量上,已增长到年消费量330公斤,超过世界人均消费量。特别是近几年设施蔬菜发展较快,全国设施蔬菜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预计2010年将达到2500万亩,已成为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4.
靖远作为甘肃最大的蔬菜基地,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其中日光温室3 453.33hm2,塑料大棚2 466.67hm2。总产值7.08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290元。蔬菜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蔬菜产业已成为振兴靖远农业及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果蔬产业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蔬产业飞速发展,在种植业中异军突起,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已成为世界蔬菜和水果生产第一大国.200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为2.2亿亩,总产量达4.4亿吨,分别占世界蔬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5.3%和65.7%;果园面积已发展到1.3亿亩,水果总产量达6 120万吨,分别占世界果园总面积和水果总产量的18%和13.3%.蔬菜、水果的总产值(不包括加工增值)已超过3 500亿元,跃居种植业中的第二和第三大产品.  相似文献   

6.
一、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越来越快。据农业部统计资料,199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为72万hm^2,2007年已发展到239万hm^2,约占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我国成为世界蔬菜生产大国,播种面积占世界蔬菜播种面积的23%,蔬菜产量占世界蔬菜产量的45.6%。与大田作物相比,蔬菜生产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许多农民为了追求高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2004年,蔬菜和瓜类播种面积突破19707.7千公顷,总产量62011.4万吨,总产值4700多亿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瓜类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作物。据农业部统计,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在2003年就已经达到372.6元,种植蔬菜已经成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蔬菜产业全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8.
谭运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69-2771
从林业生态建设与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林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等方面,调查了河南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与间接作用。2005、2006、2007年,林业为农民带来的人均直接收入分别为532.82、596.92、694.58元,分别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18.56%、18.30%、18.03%;林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作物产量给农民带来的间接收入分别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7.04%、6.75%、6.05%。  相似文献   

9.
采用2014—2016年《甘肃发展年鉴》的数据,对甘肃2010—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变化、增长趋势和区域分布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甘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主要是经营性净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两者合计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2.8%。在经营性净收入中,来源于第一产业农业经营的净收入占82.0%。甘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经营性净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来源。甘肃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其中河西走廊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农业生态条件的限制,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推进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淄博市蔬菜播种面积大约46.8万亩,总产量211.3万t,总产值37亿元。本市蔬菜生产以占全省2%的面积,提供了大约3%的蔬菜产量。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达到2 570元,蔬菜收入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在20%以上。因此,蔬菜产业对丰富本市市民菜篮子、保障城乡蔬菜均衡供应、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蔬菜技术推广人员,菜篮子产品“稳生产、保供应、促销售”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发挥农技人的作用,保障本市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