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40年甘蔗有性杂交育种在使用众多的杂交亲本中,育成品种多达10个的亲本有:引进国外材料中的CP49/50,C0419,Nco310,CP28/11和CP33/310;国内有F134,川蔗2号,粤糖59/65,华南56/12,F108等10大亲本,共育成品种209个,占全国自育品种的90%。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1998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甘蔗开花及杂交利用结果。本研究以4月1日和6月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12h25min和12h15min两种固定日长处理,于10月1日起日递减光30s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7个难花亲本和7个常用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下,粤糖57/423、Co419、闽糖70/611、罗汉蔗等4个难花亲本被诱导开花;7个常用亲本全部孕穗或开花,并提早花期3-4个月。利用诱导开花亲本分别与割手密(S.spontaneum)、斑茅(S.arundinaceum)、滇蔗茅(E.rocki)、芒(M.sinensis)、河八王(N.porphyrocoma)等野生种成功地进行杂交或远缘杂交,获得大量实出苗,为野生资源的利用及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旱地甘蔗若干生理特性比较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F172、F134、选蔗3号、桂糖11号和粤糖57/423为试验材料,于分薛期、伸长初期、工艺成熟初期分别测定叶片细胞膜相对生、NADP-苹果酸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叶片N,K,Ca,Mg,Mn,Fe含量。结果表明:耐旱能力强的品种如F172,在旱地栽培时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及光合色素含量,叶片细胞膜透性小,不耐旱品种粤糖57/423则有相反的表现;选蔗3号叶片内K,Ca,Mg等大  相似文献   

4.
粤糖79/177种性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冯奕玺(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局524100)粤糖79/177是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湛江甘蔗试验站用华南56/12与崖城73/226杂交选育而成的。1990年通过国家鉴定为中早熟高产高糖甘蔗良种。1987年引入我...  相似文献   

5.
以陇川割手密、桂糖11号、桂糖12号、桂糖83/492、桂糖15号、F134、F172、粤蔗57/423和Badila9个甘蔗品种或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调查和测定了在干旱胁迫与正常供水(对照)条件下植物叶片的生态特征、叶片含水量、切叶自然失水速度、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在植株遭受干旱胁迫时,通过叶片卷缩或枯死,减少叶片面积的方式来避过干旱;在干旱胁迫下品种间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显著地高于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品种间叶片的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虽然也存在显著差异,但看不出这些差异与抗旱的关系。作者认为,在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及其比受旱前提高的幅度均可作为选育甘蔗抗旱品种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福农86/17、桂糖11号和粤糖57/423等3个甘蔗基因型的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研究了聚乙二醇(PEG)预处理对福农86/17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桂糖11号的原生质体活力较高,但得率较低,福农86/17的原生质体活力和得率都较低,粤糖57/423的原生质体得率较高,但活力也较低.PEG预处理可以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活力.一定质量浓度和一定时间的PEG预处理能够成倍地提高原生质体的得率,以质量浓度为0.50mg·L-1的PEG预处理15min,甘蔗福农86/17每克胚性愈伤组织可分离获得1×106个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7.
甘蔗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及其部分生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贫栽砂培试验,浇灌含有不同磷浓度(1.0、2.0、1.0、0mmol/L)的Hoagland培养液,以地上部生物量的相对变化为指标,判别不同甘蔗基因型对低磷和缺磷的忍耐能力;并研究了不同甘蔗基因型在低磷和缺磷条件下的光合能力,无机磷含量,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粤糖57-423,热带种忍耐低磷和缺磷的能力较差,粤糖71-210,粤糖85-177,粤糖81-3454、桂糖1号忍耐低糖和  相似文献   

8.
胡后祥  周峰  吴其卫  刘少谋  黄忠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38-16839,16841
[目的]提高迟、难开花甘蔗品种(系)的抽穗率。[方法]对11个常用迟、难开花甘蔗品种(系)进行不同时段的泡水处理,比较不同处理甘蔗的抽穗率。[结果]3个时间段泡水处理均可较大幅度的提高甘蔗品种(系)的抽穗率。其中ROC16的抽穗率从1.20%提高到10.30%,提高幅度最大;华南56-12抽穗率的提高幅度最小,从11.11%提高到16.13%,仅提高45%。泡水处理后,抽穗率高的品种(系)的抽穗率提高幅度小于抽穗率低的品种(系)。宿根甘蔗的抽穗率高于新植甘蔗,但泡水处理对宿根甘蔗抽穗率的提高幅度较小。[结论]泡水处理可显著提高迟、难开花甘蔗品种(系)的抽穗率。  相似文献   

9.
将难开花的果蔗(热带种)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此种处理,结果首次在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市(北纬24°30',东经117°39')诱导福建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以及甘蔗栽培品种(CP65-357、赣蔗65-542、闽糖81-235和粤糖65-906等分别于12月上中旬开花。1992年6月23日至1993年1月9日,又用此种方法,并经适当改进,进行处理,结果又诱导福建省另一优良地方果蔗品种──马鞍果蔗开花,同安果蔗也再次被诱导开花,福建省大面积的栽培品种闽糖70-611、闽糖703、闽糖76-2和闽糖81-335等首次被诱导开花。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于1994年在海南甘蔗育种场进行,采用拔地拉和一些地方竹蔗品种(福建竹蔗、广东竹蔗、江酉竹蔗和广西竹蔗)为材料,3种固定日长(12小时,12小时15分钟和12小时25分钟)和2种日长递减率(15秒/天和30秒/天)。结果表明:12小时25分钟的固定日长更有利于拔地拉和竹蔗开花;15秒/天和30秒/天的日长递减率分别适合于拔地拉和竹蔗的开花诱导。拔地拉和竹蔗作母本与斑茅、割手密等杂交产生了大量的后代。竹蔗还发现有少量可育的花粉,自交产生了一些实生苗,表明竹蔗将来可望作为杂交父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 1999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开花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以 4月 1日和 6月 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 ,12小时 2 5分和 12小时 15分两种固定日长处理 ,于10月 1日起递减光 30秒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 9个难开花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研究。结果 :在高纬度、高海拔的开远地区 ,首次诱导了热带种克林斯它林那、越南牛蔗开花 ,4 8Mouna、拔地拉孕穗 ;另外 ,粤糖 57/ 4 2 3、Co4 19、闽糖 70 / 6 11在 1998年的基础上 ,继续被诱导开花 ,且始花期提早 ,平均抽穗率提高。本文还讨论了在光周期处理一致的条件下 ,温度可能是影响难开花亲本开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估13个甘蔗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估方法对引进的13个甘蔗新品种在海南省儋州地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台糖26号、云89—151、新台糖16号、云59—62、川蔗3号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云62—55、巴西5号、云62—166、川i蔗4号、云59—57、粤糖86—368等6个品种表现一般,新台糖25号与云75—644表现较差。综合13个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值与产量排序,在海南儋州地区可以推广新台糖16号、云89—151、新台糖26号、云59—57、云62—55、粤糖86—368、云59—62、巴西5号、云62—166等9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江省12个常用玉米品种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光反应特性,通过对材料的每日阶段遮光处理的结果分析,缩短光照直接影响玉米品种的生育阶段.其中出苗至抽雄期遮光处理与正常光照的叶龄值差异显著,可作为衡量光反应特性的指标性状.缩短光照后使大部分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的花期提前,其中四早六、龙单21、绥玉7号、1134、龙系85、H172、4F1对光敏感;海玉4号、四单16、本育9号、合344、434、706、446光反应迟钝.遮光处理对品种形态性状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及雄穗分枝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大小程度依次为:穗位高>株高>雄穗分支>叶片数.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塑料大棚内葡萄Vitis vinifera促成栽培中萌芽期根区土壤加温对树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以及土壤温度的影响,试验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Red Globe’为试材,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区土壤加温处理,设置(25±1)℃/(15±1)℃(昼/夜)(简称T25)和(20±1)℃/(15±1)℃(昼/夜)(简称T20)和对照(ck)等3个温度梯度,探讨它们对土壤温度、葡萄物候期、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芽期T25和T20处理下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比ck高13.1℃和8.4℃;萌芽期分别比对照提早26,20 d,始花期提早27,21 d,成熟期提早18,10 d;新梢长度和粗度、单株果穗数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质量分数增加,酸质量分数降低,果实品质提高;果穗质量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萌芽期适当提高土壤温度可以使葡萄提早解除生态抑制性休眠,提前进入萌芽,果实品质改善,提早上市。图3表5参13  相似文献   

15.
应用HSC法评价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稳系数法(HSC)对参试的5个甘蔗品种的9个主要性状4a6个试点的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环境因素对不同性状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蔗糖分和茎径的表现稳定,主要受遗传效应作用的影响,有效茎数、茎长和萌芽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较稳定,而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分蘖率和单茎重则受环境效应的影响较大,表现不稳定;粤糖93/159、Roc22和Roc16的9个性状表现优良,且稳定系数较高,属于适应性好、高产高糖、稳定性好的优良品种,可大面积推广应用;Roc10和粤糖63/237表现不佳,原优良特性业已退化,在生产上应予淘汰。  相似文献   

16.
广西甘蔗育种四大优良亲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35年(1956-1990)甘蔗有性杂交育种的亲本组合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表明,用从国外引进的CP49/50、Co419和国内自育的F134、华南56/12等4个品种作为父、母本选配杂交组合的次数均在100次以上。直接育成品种13个,占广西自育品种的86.6%。其中,用CP49/50育成品种8个,占53.3%;用F134育成品种5个,占33.3%;用华南56/12育成品种4个,占26.7%;用Co419育成品种3个,占20%。从上述4大优良亲本的系谱中可以看出,广西35年来育成的15个甘蔗品种皆含甘蔗热带种、印度种和割手密三大"种"血缘,种质血缘比较贫乏。因此,在今后的甘蔗育种中要不断探索我国丰富的割手密资源以及其它甘蔗近缘植物的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