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索桑灰霉病桑叶产质量的变化,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患桑灰霉病桑树的桑叶产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是患桑灰霉病桑树(病情指数37.28%)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蚕种质量的影响。故应认真做好该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和加大该病的防治力度,种茧育桑园更要强化对该病的认识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桑褐斑病被害株桑叶产量的变化,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患病和正常桑树的桑叶性状及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患病桑树(病情指数39.63%)对桑叶产量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桑叶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蚕的体质、茧质,而且还影响到其制种成绩和后代蚕的饲养成绩。针对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质量优的4个主推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和金10,以荷叶白为对照,对原蚕种茧育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桑品种对家蚕的种茧育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原蚕生命力、茧质、kg茧制种量及卵质等主要性状,种茧育采用农桑14号和农桑12号为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桑品种(农桑14号、强桑1号、丰田5号、金10号)对家蚕种茧育成绩影响的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在丘陵地区(绍兴)种茧育以强桑1号、农桑14号品种为优。  相似文献   

5.
桑蓟马被害叶对家蚕茧质及卵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林 《四川蚕业》2009,37(1):27-30
为探索桑蓟马被害叶的使用价值,分别就生命率、茧质、卵质及下代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桑蓟马被害叶对稚蚕期影响不大,对壮蚕期则影响较大。丝茧育可将桑蓟马被害叶用在5龄第4天后,种茧育尽可能不用桑蓟马被害叶,以确保卵质成绩。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桑天牛被害株桑叶产质量的变化,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桑天牛不同危害程度对桑叶产质量的变化进行调查。结果是桑天牛被害株不同被害程度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应认真做好桑天牛的预测预报工作及加大桑天牛的防治力度,种茧育桑园更要重视对桑天牛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为更好的提高蚕种质量、产量,宿迁蚕种场有针对性的对其场内较多的桑品种进行了更新与调整。在2007年至2010年春季,笔者进行了不同桑品种种茧育饲养对比试验和结果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泽林 《蚕桑通报》2009,40(2):24-27
为探索桑蓟马被害叶的使用价值,分别就桑蓟马被害叶对生命率、茧质、卵质及下代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桑蓟马被害叶对稚蚕期影响不大,但对壮蚕期影响较大。丝茧育可将桑蓟马被害叶用在5龄第4天后,种茧育尽可能不用桑蓟马被害叶,以确保卵质成绩。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桑根结线虫病桑叶产质量的变化,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患病桑树的桑叶产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是患病桑树(病情指数37.63%)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极大,应认真做好该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及加大该病的防治力度,种茧育桑园尤要强化对该病的认识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探索杀菌剂椒碱烯酰胺用于蚕业生产上防治桑褐斑病的可行性,采用菌丝抑制法测定椒碱烯酰胺对其病原真菌桑褐斑壳丰孢菌(Phloeospora maculans)的毒力,采用田间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并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其对非靶标生/L,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田间用药2次后,椒碱烯酰胺300倍稀释液防效最高为4458%,500倍稀释液为3249%,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1 000倍稀释液为004%。椒碱烯酰胺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8166 mg/L,约为甲基硫菌灵的19倍。椒碱烯酰胺对家蚕龄期经过、茧层量和健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但会影响眠蚕的体质量。研究结果可以为用椒碱烯酰胺与化学农药配伍防治桑褐斑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春伐桑园氮磷钾肥比例对种茧育桑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改变N、P2O5、K2O肥的施肥比例,并对桑叶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是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可适当提高4龄起蚕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显著提高产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综合考虑桑叶的产质量,生产中可推荐采用本施肥比例,种茧育桑园尤为如此,以提高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位于杭州市小和山的浙江省农业厅原蚕种场,1999年春桑叶突然受到不明原因的危害,通过调查,原因分析及试验,检测,提出了由大气污染造成危害的推测。  相似文献   

14.
由植原体寄生所引起的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蚕桑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研究了桑树感染黄化型萎缩病后的光合特性变化:被感染桑树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羧化效率与健康对照相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胞间CO2浓度也有所下降,但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根据以上结果认为:植原体侵染桑树导致叶片光合能力明显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5.
羧化壳聚糖对离体桑叶及家蚕生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羧化壳聚糖溶液处理离体桑叶 ,间隔一定时间调查其保鲜效果 ,结果表明 :羧化壳聚糖具有防止桑叶失水 ,保持桑叶原色等保鲜效果 ,并能抑制桑叶呼吸强度 ,降低桑叶在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 (糖、蛋白质 )的损失。生物试验表明 :羧化壳聚糖不仅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眠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健蛹率等。此外 ,羧化壳聚糖对家蚕常见病原细菌还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推进蚕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蚕业家庭农场是稳定蚕桑产业的有效途径,但推进蚕业适度规模经营尚缺乏技术保障。为此,我们开展了全年适应多批次养蚕的桑叶收获技术探索,通过1年的探索,对全年多批次养蚕的桑叶收获技术得出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合成滞育激素对家蚕卵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滞育激素在诱导滞育卵发生以及对蚕卵滞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 ,对低温 (16℃ )暗催青的二化性品种大造 ,在化蛹初期注射合成滞育激素 ,诱导其产下滞育卵 ,然后将这种滞育卵分别用 2 5℃和 5℃保护 ,调查其在滞育过程中糖元、海藻糖、山梨醇和甘油量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化蛹第 3天开始 ,每天注射 15 0pmol/头合成滞育激素 ,连续 3次 ,可得到 70 %左右的滞育卵。这种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的含量与自然滞育卵相似 ,但山梨醇的含量仅有自然滞育卵的 5 0 %左右。诱导滞育卵在 5℃中保护时 ,解除滞育的时间比自然滞育卵提前 ,孵化率比自然滞育卵低 2 0 %左右。未孵化卵大多在转青期死亡。由上述结果推测 ,这种诱导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与山梨醇的代谢间存在某种障碍 ,从而影响山梨醇的合成 ,导致滞育的提前解除和胚胎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种茧育桑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陆小平  丁悦 《蚕业科学》2003,29(3):303-307
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江苏省 36个蚕种场种茧育桑园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不同土层的供肥能力相差较大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和有效铜等所有养分含量均是上层 (0~ 2 0cm)大于下层 (2 0~ 4 0cm) ,上、下层养分含量的相对相差从 14 5 %~ 5 3 8% ,说明种茧育桑园土壤的养分主要集中在上层。不同地区种茧育桑园土壤的供肥能力有较大的差距 ,太湖地区肥力水平较高 ,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的供肥能力较差 ,而宁镇扬丘陵地区和盐城地区的肥力水平中等 ,因此 ,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要加强桑园的肥培管理。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锰和有效铜的供应尚可 ,但盐城地区土壤有缺铁的可能 ,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有缺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是云南蚕区的桑树主要病害。于2007、2008年调查以上2种病害在海拔由低到高的蒙自、保山、楚雄、陆良、祥云、鹤庆6县(市)坝区桑园的发生情况是:桑褐斑病的发生危害随调查地域的海拔升高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春末夏初、夏末初秋是桑褐斑病危害高峰期,重病区陆良、鹤庆点桑园9月份的病情指数最高可达71.18、68.80,其中病害对湖桑32号的危害重于农桑14号;桑里白粉病在各调查点桑园均呈零星分布危害,病情指数相对较低,夏末初秋是桑里白粉病危害主要时期。根据2种病害在各试验点的发生情况,建议正常年份陆良、保山、鹤庆坝区桑园重点防治桑褐斑病,兼治桑里白粉病,楚雄、祥云坝区桑园以防治桑褐斑病为主,2种病害在蒙自坝区桑园的发生危害较轻,不作为重点防治病害;当桑园田间调查病情指数为20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并重视冬季、开春时节对病害的防治,以减少病原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