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鸡肠炎沙门氏菌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国金  龙建勇 《中国家禽》2004,26(23):14-16
某“南海黄”鸡养殖场鸡群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从病死鸡肝脏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鉴定为肠炎沙门氏菌。经毒力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毒力很强,但对丁胺卡那霉素、氟甲砜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2.
鸡大肠杆菌冻干菌种毒力复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大肠杆菌菌种经冻干冷冻保存后,毒力明显下降,用中管37℃酵母肉汤24h的培养物注射敏感鸡的致死率,由冻干时的75%降到19.2%,后经敏感鸡大剂量复壮后,毒力恢复到原标准。  相似文献   

3.
鸭瘟强毒川W株的分离、鉴定及毒力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四川成都某鸭场分离得到一株疑似鸭瘟病毒,经细胞培养、中和实验、PCR鉴定。证明分离株为鸭瘟病毒,毒力测定及动物实验表明其可能为强毒株。试验结果提示鸭瘟病毒毒力变异和增强都会使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马脓皮病的病原种类及特性,从病马的皮肤脓汁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菌,经16SrDNA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等检测。结果显示,以浓度为9.3×108 CFU/mL菌液攻毒小鼠,致死率为40%;分离菌对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高敏,具有fnbA、hly/hla、hysA、clfA和clfB等5个毒力基因和norA和gyrA 2个耐药基因。此结果可作为诊治马脓皮病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评价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和用于筛选免疫保护性菌株的技术方法,选取小鼠腹腔攻毒方法确定的强毒力和弱毒力菌株各3株,经小鼠后腿肌肉注射不同剂量,比较20 d的临床病变差异,确定小鼠后腿内侧肌肉注射0.25 mL、OD600=0.6的剂量可以评价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利用该方法比较了6株强毒力菌株的毒力差异,并用于2株免疫保护性菌株的筛选。结果证明建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评价方法可以精确、客观比较不同菌株毒力差异,并可用于免疫保护性菌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6.
从河北省6个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鸡群中,分离到6株强毒,均能使易感鸡36小时发病并死亡,发病率达60~100%,死亡率10~70%。人工感染鸡能见到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变。经血清学试验、鸡胚接种、电镜观察均证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其中有的毒株,毒力非常强。利用其中毒力最强的1株病毒,经鸡胚多次传代培养育成1株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免疫效果容易监测的弱毒株,经野外试验证明,该毒株是防治IBD的一个很理想的毒株。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株无毒力的新城疫病毒(NDV)在鸡体内繁殖时,变成了强毒株,但致今尚未能证实,经鸡体传代的野生水禽新城疫病毒是否也具有变成速发型毒株的能力,为了通过实验证明从水禽中分离的非致病型NDV可以转变为速发型病毒,我们通过在鸡体内传播鹅源性无毒力株,经气囊接种连续传代9次,随后再在鸡脑内传代5次,结果显示,该病毒的毒力变得很强,致死率可达100%,通过致病性试验证实,其具有典型的速发型病毒特征;融合蛋白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表明,原始的分离株含有无毒力型毒株共有的裂解序列;E-R-Q-E-R/L,而通过鸡体反复传代后,该序列变为致癞 性毒株共有的序列:K-R-Q-K-R/F,这些结果表明,野生水禽中自然存在的无毒力毒株,具有无毒力株相应的序列,但当其在鸡群中传播时,则具有变成高致病性病毒的能力,同时研究表明,鸡体提供了该病毒从非致病型向致病型转变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其毒力和致病力都很强,是细胞内寄生菌,其中羊种菌毒刀最强,猪种次之.牛种毒力较弱,以羊感染人的机会最多.目前已知有60多种驯兽动物、野生动物是该菌的宿主动。其传播途径很多,可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交媾传播,也可通过结膜、吸血昆虫传播。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分离自奶牛乳房炎的金黄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毒力基因在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传代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和毒力基因进行测定和检测。本研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测定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原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第20代及第25代的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原代、第5代、第10代、15代、第20代及第25代的菌株中5种毒力基因ZFB、ALF、BET、xjngnl及Nuc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传代过程中毒力基因分布较稳定;但Xingm、ALF、BET基因极易发生变异。经小鼠腹腔连续多次传代后毒力逐渐增大,可推知Xjngm毒力基因与毒力相关性最大,并易受传代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兔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毒力基因的二重PCR方法。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扩增兔肠致病性大肠杆菌(REPEC)的eae毒力基因和魏氏梭菌的α-toxin毒力基因,扩增产物经电泳,出现与阳性对照细菌条带大小一致的条带即判断为该标本阳性,本试验还对79份腹泻兔粪便或肠内容物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35.4%(28/79)检出eae+的REPEC,而魏氏梭茵的检出率为。6.3%。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二重PCR能检出10 CFU的REPEC,10 CFU的魏氏梭菌,具有简便、快速、特异、经济等特点,宜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石河子垦区具有呼吸道病症状的病死猪感染猪链球菌2型的情况,对采集的53份肺脏组织进行了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PCR鉴定以及cps2J、ef、mrp毒力因子的检测。分离出猪链球菌2型21株,其中8株毒力因-T-为cps2J.10株毒力因子为ef,3毒力因子为cps2J/ef;小鼠试验表明cps2J毒力因子的菌株不具有致病性,毒力因子为ef、cps2J/ef的菌株具有致病性。得出结论,石河子部分规模猪场存在链球菌2型感染情况,且部分感染菌株具有致病性,应引起有关生猪养殖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番鸭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番鸭养殖场鸭群发生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 ,本试验从该场的病死鸭内脏中分离到 1株细菌 ,经鉴定为肠炎沙门氏菌。毒力试验和药敏试验表明细菌毒力很强 ,但对丁胺卡那霉素、氟甲砜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副鸡禽杆菌(APG)质粒与菌株致病力的关系,本研究采用42℃诱导的方法缺失APG分离株APG-Hu中的毒力质粒,经PCR鉴定质粒缺失菌株后将其命名为APG-HuΔ。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D600nm值法、微量生化鉴定管法、K-B纸片法和雏鸡感染试验测定APG-HuΔ的生长曲线、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和对雏鸡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在42℃诱导条件下,能够有效缺失APG-Hu中的毒力质粒p250和p A14,而质粒p YMH5未被缺失;APG-HuΔ生化特性、生长曲线及耐药性与APG-Hu相比均无明显差异。雏鸡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多数APG-HuΔ感染鸡无明显临床症状,总体发病情况明显弱于同等剂量APG-Hu感染的鸡,表明APG-HuΔ毒力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APG毒力与质粒p250和p A14相关,而质粒p YMH5可能增加APG耐受多种抗生素的风险。本研究为APG致病机理及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也为挖掘APG质粒的应用潜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奶牛乳腺发炎肿胀,使产奶量大幅下降。作为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饲料污染、病原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均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生。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常会造成乳腺组织的局部炎症,随着无乳链球菌分离率的增加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步攀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无乳链球菌能够定植于宿主体内,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而其自身毒力因子会引起宿主机体疾病的产生。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毒力与耐药性本身互为关联,耐药性的增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毒力,表明了耐药性与毒力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笔者主要回顾了国内外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从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及耐药性等多种角度入手,分析了无乳链球菌的毒力机制以及毒力基因,并对近5年国内不同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性进行统计,从细菌种类、环境和相关机制对链球菌的毒力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以期为无乳链球菌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筛选出合理的抗菌药物并对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进入10月中下旬以来,天气寒冷异常,产蛋鸡发生一种发病急、传播快、产蛋减少、死亡率较高的呼吸道传染病。给养鸡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中等毒力禽流感。笔者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小鼠毒力和仔猪毒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对我国最为流行的血清4、5、12和13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共36株)进行BALB/c小鼠和仔猪毒力试验的比较研究。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4种血清型菌株的LD50分别介于9.80×107~4.60×109、2.10×108~8.85×109、4.81×107~7.01×109和1.75×108~8.45×108 CFU;整体毒力表现强弱依次是13、4、12、5型,但仅在5型与13型菌株之间毒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仔猪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血清型中不同菌株的毒力具有明显差异,均存在强毒和弱毒菌株;整体毒力表现强弱依次是5、13、4、12型;但5型与4型(P=0.039)和12型(P=0.033)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13型差异不显著(P=0.241)。综合对比分析HPS的小鼠和仔猪毒力试验结果,可以得出3个结论:1)4种国内流行性血清型菌株的整体毒力由强到弱依次是5、13、4和12型;2)但同一血清型中均存在强毒和弱毒菌株,HPS的血清型与其毒力之间不具有相关性;3) HPS虽能致死BALB/c小鼠,但其毒力结果与仔猪毒力试验结果并不一致,表明其作为替代模型具有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禽》2005,27(14):56-56
分子分型提供了一种准确判断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路径的策略,有助于控制来源于家禽和家禽产品病原体的污染,而且分子分型还有助于鉴定存在于家禽中的毒力决定基因,从而确定一些能导致人类疾病的菌系。尽管毒力决定因子在大肠杆菌和肠道沙门氏菌已经被鉴定,而且分子分型和毒力检测已经应用多年,但毒力决定基因尚未在弯曲杆菌中得以鉴定,但已经发现了可能的毒力基因,如cdt基因,  相似文献   

18.
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就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协调表达的调控机理和一些对环境条件有反应的毒力相关基因以及球状调控子(持家调节子、毒力调节子、特异调控子)对毒力决策簇表达的调控进行了评述,以期为研究抗感染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广西各地患禽巴氏杆菌病急性死亡的鸡、鸭肝脏分离出56株禽巴氏杆菌强毒株,经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试验鉴定,从中选出15株典型禽巴氏杆菌菌株。Carter荚膜抗原分型鉴定,15株菌均为荚膜A型,间接血凝滴度为1∶160~1∶640。通过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从中选择毒力较强、免疫原性较好的B25、B26、B273菌株进行人工致弱,其中B26菌株在0.1%裂解全血马丁汤中,通过物理诱变方法致弱,即在传代过程中,把培养温度由37℃逐渐提高到45℃,每12h传1代而成功致弱,传至1200代时,毒力显著减弱,且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培养特性,从而获得了禽巴氏杆菌B26-T1200弱毒菌株  相似文献   

20.
《中国猪业》2012,(8):71-71
有许多典型猪瘟病毒(CSFV)毒株,它们的毒力不同,低毒力和温和型猪瘟病毒导致温和、慢性型猪瘟,而高毒力的毒株导致急性型猪瘟(有严重出血热的症状)。ALD强毒株多次在猪、牛和天竺鼠细胞上传代获得减毒疫苗株G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