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我国由政府组织规划实施的林业项目普遍缺乏当地社区和农民对决策的参与。利用农村集体林地造林的工程项目的经营关系包含了决策权的分享问题。根据政府、社区和农民生产要素投入的合作互利关系,社区和农民亦具有分享项目决策的权力。"社会林业"新思路改革的措施在于:实行项目的分权规划和建立一系列让社区和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度;明晰集体林地工程项目的产权关系;确定政府与社区、群众的经营伙伴关系;为当地社区和群众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组织外部力量为当地分享决策权力提供科学的方法及工具。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共管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生物多样性及多样性保护被提到政府议程,经历了从单纯建立自然保护区到关注社区传统的生物知识,再到建立自然资源社区共管机制等不同阶段。在社区共管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协作和社区对生物多样性认识的加深是相辅相成的;社区共管机制的建立并不是对社区的资源利用权力的剥夺,而是政府和社区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新言听计从过程。一种持续有效的社区共管机制的建立实际上是对社区自我能力的认识过程,是对社区与政府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协作能力的强化过程,是对社区的传统知识的发掘和利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封闭小区出现在城市中,给城市交通、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问题,推行开放式社区迫在眉睫。在推行开放式社区的讨论中,其土地管理问题首当其冲。通过梳理涉及开放式社区土地管理的各个方面,分析了在新建开放式社区和打开封闭式社区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区森林管理在维持社区生计和保护自然环境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已被泰国政府视为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文中梳理了泰国社区森林管理方式的演变历程,并基于泰国传统文化视角——自给自足经济哲学,从社区森林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网络建设、改革进程4个方面分析其实践经验,总结当前泰国社区森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挑战,为通过借鉴其经验完善中国森林管理提供了新角度,对中国未来推进中泰林业合作与加强森林可持续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曼稿自然保护区社区土地利用方式对资源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和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曼稿保护区社区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曼稿自然保护区社区土地利用状况及利用方式的数据.分析其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影响,提出替代种植、固定生产用地、营造防火隔离带、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巡护等加强社区生产用地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背景下,对社区生活圈视角下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控制进行探究是协调人与户外空间矛盾、提升社区休闲功能的关键议题。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先进城市相关规划控制途径的研究,为我国社区生活圈视角下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控制在技术方法、法规制度、运作机制层面的优化提出思考与建议,包括“土地”与“空间”管控的双管齐下、特色政策创新与核心内容法定化、“上下结合”的机制构建等。  相似文献   

7.
运用社区资源权力、活动与收益分析方法,就社区资源使用者对集体产权安排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过去的一些法规政策、一些靠外力推动的项目和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忽视或剥夺了社区成员的愿望和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8.
侗族传统文化的环境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被侗族视为“衣食父母”,并把森林、土地和人及万物等放在一个共生的、相互关联的生态体系中,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保护森林和土地的宗教价值观;顺天合气的生态价值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举的社会价值观。随着当代生态文明的兴起,侗族传统文化的环境价值观只有与生态文化的契合,才能实现侗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 为了在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推广应用社区林业参与式方法,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社区农民需求的关系,2000年四川省林业厅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中开展了社区林业参与式方法应用试点。该项目选择了筠连县双藤镇云峰村作为试点之一,并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划中运用了参与式的规划方法,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自然地理情况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西南角,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双藤镇云峰村,距县城约25 km,距镇所在地约9 km,属低山槽坝地形,土地以沙岩发育…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中山市三乡、南区和五桂山为调查点,采用召开社区村民会议、绘制社区土地资源利用图和横断面图等方法,调查了乡村林业发展、制度变迁与林权改革的现状。并对村民的参与性在林权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林权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推进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明确褐色土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工业企业、开发商、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关于褐色土地的环境纠纷与冲突.分析结果表明:1.褐色土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褐色土地的开发利用存在着潜在的利益,同时也存在着因污染而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2.褐色土地利益相关者间的环境冲突大都是相伴发生;3.褐色土地再利用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对立的,在更高层次上看,具有利益共容性即社会利益;4.褐色土地再利用同一利益群体内部也存在着纠纷与冲突.  相似文献   

12.
谁来“修地球”何青国语滑稽幽默,恐怕世上无以伦比。把农耕形象称之为“修地球”,便是妙语一则。土地,乃万物之母,从古至今视为生命、财富与根本。难怪国人建“土地庙”,信奉“土地神”,沿袭几千年,迄今风俗依旧。这里我们姑且不论此举封建迷信也罢,愚昧无知也罢...  相似文献   

13.
本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组织的特点,特别是土地承包后,农村社区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讨论了参与式方法在乡村发展中对于社区组织建设的优势,提出了加强社区组织的能力建议,协调现有社区组织,更好地发挥农村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周边社区的经济收入,实现社区共管,减轻保护区的压力,在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山脚寨,使用多目标规划,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计划,其选择的决策变量共10项为水田面积、旱地面积、用材林面积、薪炭林面积、经济林面积、防护林面积、牧地面积、生猪年存栏数、鸡年存栏数、耕牛年存栏数.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运算,全村年均净收入可实现157842.2元,人均1103.8元,比现在的466元提高236.9%.  相似文献   

15.
生态土地分类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土地分类是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进展与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而发展到世界规模的。生态土地分类的基本原理是,把土地视为一个景观,而景观无论在其各种属性之间,也无论在其各种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生态土地分类的基本特点是对地域空间实体的区分,随着类等级由上向下,所划分的与一定比例尺相联系的土地单元在地域上越来越小。当前各国的生态土地分类的级别体系有向统一化和多级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在河北省平山县卸甲河流域的个例研究,我们提出的分类系统包括三级,即土地系统、土地组合和土地类型,并分别对每一级给出相应的定义、评定标准和命名原则。在该流域的范围内,划分了8个土地系统,对于每一个系统分别划分了若干个土地组合和土地类型。  相似文献   

16.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活动的几点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在使用土地和森林中发展和贯彻参与方法”项目的活动,通过举例分析了参与式方法在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活动中的作用和对当地社区群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周边社区的经济收入,实现社区共管,减轻保护区的压力,在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山脚寨,使用多目标规划,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计划,其选择的决策变量共10项为:水田面积、旱地面积、用材林面积、薪炭林面积、经济林面积、防护林面积、牧地面积、生猪年存栏数、鸡年存栏数、耕牛年存栏数,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运算,全村年均净收入可实现157842.2元,人均1103.8元,比现在的466元提高236.9%。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19日,在印尼巴利岛召开了土地所有权改革政策研讨会,来自60个国家的代表约7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学家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法令,承认社区财产权。授予当地社区森林管理权有助于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和阻止森林破坏。  相似文献   

19.
边防部队保护野生动物事例刘应龙在祖国北疆这块土地上,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其中有不少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驻守在这里的内蒙古军区各边防部队的戍边官兵们把保护这些野生动物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不仅守卫着这里的一山一水,同时也保护着这里的一兽一鸟。他...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资源管理的改革中,保证商业机遇是为社区持续管理其土地和资源提供支撑的一种重要方式。菲律宾Kalahan林场发展计划提供了一个正确处理社区企业和自然资源管理之间关系的成功例子。 Kalahan保留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北部,占地13894hm~2,该地区有许多特有的濒危动、植物群落。许多世纪以来,Ikalahans人(意为阔叶林的人)一直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