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丛矮病是一种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病毒病,有关此病的发病规律已有报道,其病原是杆状病毒。把提取的小麦丛矮病毒人工注射于健康灰飞虱体内,令其在健康麦苗上取食,则麦苗可发生典型的丛矮病症状。关于小麦丛矮病毒的寄主植物,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都曾做过研究。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广泛的寄主范围测定,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麦丛矮病毒(WRSV)的血清学检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丛矮病自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在山东、陕西、河北、北京、江苏等省(市)麦区流行为害,致使损失甚重。浙江省于1979年在临安县上溪公社的夏麦田首见发病,病株率一般约5%,严重的可达76.1%,次年秋麦亦见发病。该病的发生或流行,与毒源寄主和介体昆虫的数量及带毒情况关系极为密切。为预测病情,决策防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曾用血凝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该病的带毒寄主和介体昆虫。本试验应用反向间接炭凝法快速检测小麦丛矮病的寄主种类和介体昆虫带毒率,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易、经济、适于目前农业科研应用水平的血清学检测法。  相似文献   

3.
酶标记A蛋白间接法检测小麦丛矮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小麦丛矮病是一种靠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轻病田一般减产1~2成,重病田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郑州市郊区1983年发病面积达3000亩,集中发生在北部棉区棉行套种小麦历史较久(10年)的小  相似文献   

5.
小麦丛矮病,在陕西俗名“小蘖”,在河北叫做“坐坡”,山东又称“芦楂”。它除为害小麦外,还能寄生在大麦、燕麦、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上。试验证明,该病不能经土壤、汁液及病株种子传布,而是由传毒昆虫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传的病毒。病毒不经卵传递,但带毒若虫越冬时,病毒可以在若虫体内越冬。为了进一步控制小麦丛矮病的危害,争取高产再高产,有必要搞清病原,掌握发病  相似文献   

6.
<正> 一、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和危害小麦丛矮病在安阳地区早有零星发生,没有造成大的危害,未能引起重视。近年来,出于耕作制度的改革—棉麦套种和三种三收的推广,以及1977年麦播偏早等原因,1978年小麦丛矮病在某些社队严重发生。据安阳地区12个县、市的90个公社统计,发病面积达50万亩,其中基本绝收的近400宙,发病株率达50%左右的近3000亩。安阳县辛店公社齐庄大队,有20亩棉麦套种田,病株率达95%以上,麦收平均亩产7.5斤;曲沟公社洪岩大队,有20亩小麦因丛矮病危害,平均亩产只20斤左右,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7.
<正>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毒所引起的病毒病害。这种病的明显症状是;分蘖丛生,植株矮化,受害较重的有穗无粒或不抽穗,提早死亡。多年调查证明,此病发生轻重与耕作制度、播种时期、环境条件、田间管理有密切关系。发生规律是:棉垄套种田重,白地播种田轻;早播麦田重,晚播麦田轻;草多麦田重,草少麦田轻;粗管麦田重,精管麦田轻.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小麦丛矮病发生与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有关。调查表明 ,东北春麦区麦田中的灰飞虱 (L 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en)可发生 3代 ,既越冬代、第 1代及第 2代若虫 ;越冬代若虫的自然带毒率及种群数量直接影响当年病害的流行程序 ,是决定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 ;灰飞虱在哈尔滨地区 1年可发生 3~ 4代 ,越冬代若虫出现始期为 4月2 1日左右 ,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 ,越冬代若虫绝大多数属于第 3代 ,感病禾木科杂草在病害侵染循环及流行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桥梁寄主 ,是病害流行的又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据茌平县11年历史资料,以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为预报量y、上年秋播前灰飞虱密度为x1、灰飞虱带毒率为x2、初春麦田灰飞虱密度为x3、上年11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为x4四个预报因子,应用模糊多因子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小麦丛矮病的预测模式y~=x~R~,经1995~1996年应用,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完全吻合,对11年历史资料应用该模式进行回测,历史符合率为90.91%**。  相似文献   

10.
刘峰峰 《河南农业》2011,(13):24-25
近年来,项城市小麦丛矮病和黄矮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据项城市植保站调查得知,这两种病的发生面积高达41%,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的高达30%~40%。病害重发生的原因:一是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位,没有重视防治工作;二是部分农民科技素质低,对这两种病辨别不清;三是气候变暖有利于这两种病媒介的繁殖。  相似文献   

11.
12.
何广田 《农技服务》2009,26(5):69-69
小麦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近年在滁州市南谯区发生越来越严重。从病原、症状、发病条件、发病特点和传播途径等方面介绍了小麦丛矮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项城市小麦丛矮病和黄矮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据项城市植保站调查得知,这两种病的发生面积高达41名,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的高达30%~40%。病害重发生的原因:一是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位.没有重视防治工作;二是部分农民科技素质低,对这两种病辨别不清;三是气候变暖有利于这两种病媒介的繁殖。  相似文献   

14.
15.
<正> 灰飞虱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又是小麦丛矮病的传毒介体.小麦丛矮病目前已成为我省北部地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据1978年仅安阳地区调查,小麦发病面积达50万亩,严重威胁着小麦生产. 一、灰飞虱的发生规律灰飞虱在豫北地区一年可发生5一6代。以3一4龄若虫在麦田土缝内、田边杂草丛和枯叶下越冬。越冬若虫于翌春3月上旬开始活动为害小麦,3月下旬始弱化成虫,4月上旬达羽化盛期。在小麦和杂草  相似文献   

16.
灌南县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丛矮病是靠传毒媒介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在灌南县发生越来越严重。阐述了小麦丛矮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小麦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小麦丛矮病的发生与田间灰飞虱的种群数量有关。本文阐述了邢台市小麦丛矮病发生规律,以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宿主植物,控制灰飞虱种群数量为主要防治措施,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病毒性病害。一年中,秋季和春季是小麦丛矮病发生的主要时期。此时传毒介体灰飞虱的传毒能力决定于介体本身因素及环境因素。为弄清灰飞虱的介体传毒和病害发生间的诸关系,在1979—1980年的秋、春季节,进行小麦丛矮病传毒介体的传毒效力研究,进而给小麦丛矮病的病害流行因素、预测预报工作及控制病害发生提供线索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