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虉草人工草地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虉草人工草地的株高、生长速率、种群密度、种群出生率和地上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虉草种群出生率呈现多峰型周期性变化,整个生长季出现3次峰值,以拔节-抽穗期种群出生率最高(41.77%);株高生长曲线呈单峰型,孕穗-开花期生长速率最大(3.17cm/d),盛花期后生长速率递降;株高与叶片数的季节变化动态均呈"S"型曲线;随草地年龄增加,地上生物量和种群密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试验期内虉草种群仍处于增长期。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保护草原。促进农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新源县在草原毒害草防除工作上遵循“防除一片、见效一片、巩固一片”的方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推动草原毒害草防除工作,切实保护了天然草原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除草剂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找出适合阿勒泰地区白喉乌头除草药剂种类,有效控制白喉乌头扩散蔓延。本试验选取75%苯嘧·草甘膦、36%唑草·苯磺隆、9%双氟·唑草酮、21%氯氨吡啶酸(迈士通)共4种药剂对白喉乌头进行防除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点喷试验中75.00%苯嘧·草甘膦药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品,迈士通(21%氯氨吡啶酸)次之。在点喷除草工作中可以推广使用75%苯嘧·草甘膦(金飘)、迈士通(21%氯氨吡啶酸)。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采自天山和阿尔泰山草原的17个白喉乌头居群的叶绿体DNA片段序列,调查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并计算出每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运用分子变异方差(AMOVA)分析计算发生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比例;利用错配分析来检验该物种是否发生了历史居群扩张;最后,基于最大熵方法模拟其物种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区。结果表明:白喉乌头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SD=0.343 7±0.048 8),所有居群均共享一个单倍型;遗传变异大致均等分布于居群间和局群内(58.25%vs.41.75%);两个不同谱系的分化发生在第四纪冰期(1.816~2.280百万年以前)末次盛冰期时期,该物种的避难所存在于天山西部,而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其分布区不会发生变化。研究认为白喉乌头这种空间遗传结构与其克隆繁殖、长的生活周期、异交繁殖等生活史特征,以及第四纪气候变化影响相关。  相似文献   

5.
围栏封育和挖除对有毒植物白喉乌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从生态角度研究防除有毒植物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在2006-2007年,设置自然放牧、围栏封育2年、围栏封育2年+挖除3个处理,2008年5月,测定白喉乌头的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每丛株数及生育期,运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围栏封育2年可以有效控制白喉乌头的生长和繁殖,在围栏封育的同时,再采取连续彻底挖除的措施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白喉乌头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邻接格子样方法对那拉提草原毒害草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种群格局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分布规律,了解种群群落内部结构形成机制及群落分布成因。结果表明:白喉乌头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在2.174~3.6和6.62~6.983范围内,呈现均匀分布,平均密度为0.58株·m-2;不同样方面积下呈现均匀分布,不同尺度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样方面积在4 m2和32 m2时,白喉乌头格局规模最大;白喉乌头密度与样方面积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白喉乌头的分布格局在较小尺度上格局规模基本上比较稳定,空间点格局在各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但不同地点还是表现出尺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种群生物量结构动态与生长速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的生物量结构动态及生长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小叶章地上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呈单峰型变化且峰值出现的时间相差15 d左右,地上及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典型草甸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小叶章,但地下生物量则表现为典型草甸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小叶章;二者地上生物量的组成结构不尽相同,各器官对地上生物量的平均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2种小叶章地下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和季节动态,但差异很大;二者各器官生物量生长速率的变化基本一致,但不同阶段生长速率值的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模拟结果表明,二者地上及各器官生物量均符合抛物线模型(y=b0 b1t b2t2),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符合“S”型曲线[y=b0/(1 b1e-kt)],其R2大多在0.920以上。  相似文献   

8.
对有关数据信息分析,隐子草是退化草场的主要植物种,并经它的地上生物量月份动态,植物自然高度以及气候高等因素研究,隐子草的生长与气温条件有密切相关,符合C4植物生长规律,生长期短并枯草期被风吹断(尤其丛生隐子草),适合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9.
白喉乌头水浸提液对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彩芹  安沙舟  何君 《草业科学》2012,29(2):263-266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在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水浸提液对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喉乌头根和茎叶的水浸提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具有抑制作用,且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茎叶;对萌发指数影响大于萌发率;抑制作用随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加大;4种牧草对白喉乌头化感作用敏感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相似文献   

10.
青海扁茎早熟禾种群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在青海高寒地区对生长2年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其地上生物量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扁茎早熟禾茎(S)、叶(L)、穗(E)及地上总生物量(Ba)的积累均符合一元三次“S”型曲线变化,分别可用S∧=21.04-2.12 d+0.10 d2-0.000 62 d3,L∧=2.71+0.55 d+0.031 d2-0.000 22 d3,E∧=3.17-1.27 d+0.070 d2-0.000 51 d3,B∧a=26.92-2.84 d+0.20 d2-0.014 d3表示。青海扁茎早熟禾自返青至5月中旬进行营养生长,其地上分蘖数、叶面积、叶片数在此阶段迅速增加。5月中旬-6月中旬青海扁茎早熟禾生物量进入快速积累时期,茎、叶、穗及地上总生物量平均日增速分别可达6.836,2.611,2.409和11.876 g/(m2·d),同时茎叶比达到最大值(1∶1.61)。青海扁茎早熟禾茎、叶及地上总生物量在7月中旬达最大值,分别为220.3,151.7和406.1 g/m2;穗生物量在6月中旬达最大生物量92.3 g/m2。青海扁茎早熟禾在1个生长季中株高(H)、叶面积(LA)、枝条数(NT)和叶片数(NL)与地上总生物量(Ba)间的关系可用B∧a=-4.44+6.44 H-58.88 LA-0.065 NT+0.029 NL表示,株高对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上生物量积累直接效应最大,叶面积、枝条数和叶片数通过影响株高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乌头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栽植3 a的乌头株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3种种植密度(株行距10 cm×10 cm、8 cm×8 cm和5 cm×5 cm)对乌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乌头的株高、茎粗、花序长度和花朵大小呈减少趋势,而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在越夏时,密度越大叶片衰亡比例越高。综合植株的健壮程度、开花质量和群体花产量,认为最适宜乌头园林应用的密度是8 cm×8 cm。  相似文献   

12.
掌握毒害草在化学防控后的光谱差异及识别效果变化是实现大面积遥感监测防控效果的基础。本研究以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为识别对象,试验在5月下旬(化学防控前)、6月下旬(防控后15 d)以及7月中旬(防控后30 d)进行,分析其光谱变化,筛选特征波长并建立Fisher判别模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防控处理后,白喉乌头在600~710 nm波段内反射率升高,在770~1 075 nm波段内反射率降低;其他牧草在720~1 075 nm波段内的反射率表现为6月升高,7月无明显差异;各月份的敏感识别波段不相同,主要分布在399~404 nm波段、512~578 nm波段、684~718 nm波段、775~778 nm波段以及979~1 075 nm波段内;5月未防控乌头识别效果最好,识别精度为96.00%,防控处理后6月、7月的药害乌头识别精度分别为73.33%,78.00%。总体而言,化学防控降低了白喉乌头的识别精度,但防控30 d后药害乌头的光谱会产生明显变化,增加其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牧草种群生长对家畜践踏的短期响应,试验于2004年6月下旬在甘肃环县温带典型草原区进行.践踏强度分别为:0,40,80,120 次/m2,4次重复.践踏后1个月,观测试验各小区主要牧草种的株高、株基直径、盖度和实生苗密度,并建立了综合响应指数,分析了植物对践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植物对践踏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和沙打旺的随践踏强度呈凸抛物线变化;苜蓿、阿尔泰狗娃花和二裂委陵菜随践踏增强而下降;茵陈蒿的综合响应指数随践踏呈现无规律变化.同时,根据植物生长对践踏的响应模式,可以将7种植物分为纵向敏感型,沙打旺和达乌里胡枝子;横向敏感型,长芒草和阿尔泰狗娃花;横向-纵向敏感型,苜蓿和茵陈蒿.因此,适度践踏促进一些植物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14.
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对冷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野外条件下,采用析因设计,对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变化下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生长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冷地早熟禾对环境干扰的适应对策。刈割频度分为刈割1次、刈割2次和刈割3次,刈割时间分为早期刈割和晚期刈割。结果表明,所有刈割处理下,冷地早熟禾均发生了超补偿反应,超补偿的发生与刈割频度和刈割时间无关。地上生物量与分蘖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冷地早熟禾是通过长出更多的分蘖来抵抗环境干扰的,新生分蘖产生所需的资源主要是由根部供应。冷地早熟禾对于不同时间的刈割处理,在生活史对策方面进行了权衡。早期刈割处理中,植物采取尽快产生种子,保证能够用种子繁殖后代的策略;晚期刈割处理中,植物采取了减少种子产生,保证植株个体来年存活和返青的策略。资源在植物体内进行重新分配和权衡是冷地早熟禾应对外界环境干扰的主要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植物各器官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决定了植物的生活史对策,进而影响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传统方法无法区分植物性状对其的响应是环境造成的,还是由于个体大小差异造成的,而异速生长分析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利用异速生长分析方法,通过模拟沙米在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不同的种群密度(16, 44.4, 100和400株/m2),研究其各器官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沙米各器官之间都具有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其中根和地上、根和主茎、叶和根、主茎和地上等器官生物量之间的变化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表观可塑性;根和茎、茎和地上、叶和茎等器官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及生物量比值均受种群密度的显著影响,属于真正可塑性,这表明种群密度变化的确影响了沙米的生长变化。研究同时发现,沙米叶和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异速指数仅在44.4株/m2种群密度下接近于0.75,即叶生物量与个体大小呈3/4次幂关系,符合生态代谢理论,而在其他密度时异速指数与0.75有显著差异(P<0.001),表明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沙米生长策略发生改变。种群密度对沙米繁殖和其他器官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影响不显著,表明在不同种群密度下,沙米仍保持相同的繁殖策略;然而种群密度在沙米生育期对繁殖和其他器官之间的异速常数和个体大小均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探讨繁殖器官与个体大小的关系时,还需要关注植物生育期的变化,只有生育期相同的时候,才能比较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