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6个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华南205(SC205)为对照品种,研究了华南5号(SC5)、华南7号(SC7)、华南8号(SC8)、华南9号(SC9)、华南10号(SC10)、ZM8229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SC5生长最快,其次为ZM8229,生长最慢的是SC9;参试木薯品种中以SC5块根产量最高,比SC205(CK)增产39.8%,接下依次为SC10、SC9、SC8和SC6,分别比CK增产31.3%、15.7%、12.6%和8.1%,ZM8229的产量最低,比CK减产0.8%。SC9淀粉含量最高,为28.9%,比CK高1.9个百分点;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是SC5。  相似文献   

2.
以辐选01、桂垦09-26、桂垦09-11、新选048、华南205、GR891、华南124等7个木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7个木薯品种中,新选048产量最高,块根品质优良,为最优品种;桂垦09-26、桂垦09-11产量高但块根品质较差,属于高产量品种;辐选01与GR891块根淀粉含量高但产量低,属于高淀粉品种;华南124综合性状一般,华南205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柳州市面上流行的野生石斛品种为种植材料,从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2个方面对象州独角石斛、云南文山独角石斛、云南金钗石斛进行品比.结果表明:各石斛品种在3~6月份生长发育较快,此后逐渐减慢生长,除云南金钗石斛还有一定的生长发育外,其余2个石斛品种到7月份生长停止;云南金钗产量最高,其次是云南文山独角石斛,最低是象州独角石斛.综合生长发育和产量,云南金钗石斛适宜人工种植,象州独角石斛和云南文山独角石斛不适宜人工种植.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GR4、SC124、SC205等8个木薯品种苗期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相同生长环境下,GR4、SC205生根发芽快;SC124、SC205芽生长速率快,生物积累量大;SC205、SC124生根数多但生物积累量小;GR911生根发芽稍慢,但根芽生长速率较快,根芽生物量积累较大,根冠比稳定,综合表现最佳。方差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间只有萌芽数和萌根数在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嫩芽长、芽干重、总根长、根干重及根冠比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怒江干热河谷区域5个木薯品种的综合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引进的GR3 (CK)、GR4、GR891、GR911、新选048共5个木薯品种各项性状及品质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宜怒江干热河谷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GR4主茎粗与其他4个品种均存在显著差异,GR911与新选048的第一分枝高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GR3与其他4个品种在株高、单株鲜茎叶质量、单株鲜薯质量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GR4农艺性状及品质表现均为最优,综合排名第1,适宜作为加工型及饲用型品种;GR891品质表现优异,综合排名第2,适宜作为食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10个山西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性状。[方法]以5个山西南部育成的优质小麦品种晋麦54、晋麦61、晋麦72、晋麦73、晋麦79和5个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育成的小麦品种长麦4640、长麦6359、长麦8302、长麦6686、长麦6135为供试材料,同时与山西农业大学育成品种山农129作比较,调查其在晋中冬麦区晚播后的植株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长麦品种生长快,分蘖能力强,干物质积累多,抗寒性好;晋麦品种的次生根数多。10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均低于对照,而部分品质性状优于对照。采用聚类分析将11个小麦品种进行分类,晋麦72为高蛋白(蛋白质含量≥14.00%)、高湿面筋(湿面筋含量≥32.00%)、高产(产量>6 300kg·hm~(-2))品种,晋麦79为高蛋白、高湿面筋、中产(4 050~5 000kg·hm~(-2))品种,长麦8302为高蛋白、中湿面筋(30.00%~32.00%)、中产品种,长麦6686为高蛋白、高湿面筋、低产(湿面筋含量<2 500kg·hm~(-2))品种,晋麦54为高蛋白、低湿面筋(湿面筋含量<30.00%)、中产品种,山农129为中蛋白(13.20%~14.00%)、低湿面筋、高产品种,长麦6359和晋麦61为中等蛋白、低湿面筋、低产品种,长麦6135和晋麦73为低蛋白(蛋白质含量<13.20%)、低湿面筋、中产品种,长麦4640为低蛋白、低湿面筋、低产品种。[结论]晋麦72、晋麦79、长麦8302可以针对性提高山西晋中地区小麦植株的生态适应性及籽粒的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定引进大豆品种(系)在新疆南疆地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为该地区麦茬复播大豆品种更新换代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参加试验的27个大豆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应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鉴定评价。【结果】产量最高的品种为SC15-11,产量为266.995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47.872%。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欧式距离为5.00时可将所有材料分为3个类群,分别为高产、中产和低产品种。【结论】SC15-11、JO14和冀豆22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可在新疆南部地区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木薯品种北移至湖北恩施市的适应性,以南植199(NZ199)、华南205(SC205)、华南9(SC9)、GC49、桂木薯2号(G2)、桂木薯3号(G3)6个木薯品种为研究对象,以主产区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为对照区,以湖北恩施州恩施市为北移试种区,研究了2019—2020年6个木薯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特性差异。结果表明:①北移试种区的株高和茎径显著低于对照区,降低幅度分别为43.80%~55.06%、11.04%~36.39%;②北移试种区的鲜薯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区,降幅为21.64%~44.02%,其中以G3下降幅度最小,为21.64%,G2次之,为24.35%;③北移试种区的鲜薯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增幅为10.20%~21.16%,G3最高21.16%,GC49次之19.43%;④北移试种区淀粉产量最高的为G3,G2、GC49次之,G3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综合2年试验结果,G2、G3在北移试种区的植株整体性状较好,鲜薯产量、淀粉产量也较高,可以在湖北恩施市推广;GC49表现中等,可以继续进行试种。  相似文献   

10.
对参试品种性状表现进行分析表明:29个玉米品种的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4.35%,变异程度高;参试品种数量性状分布频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第一穗位高(30.56%)和单穗芯重(26.62%)2个形态性状的变异范围最大。同时鉴选出纪元8号、纪元16、H018、纪元101、纪元128、纪元168、纪元1号、纪元28、晋单32号9个高产品种,产量均在545.48 kg/亩以上,可在育种中作为亲本加以利用,也可在生产中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1.
以木薯华南5号、华南7号、华南8号、面包木薯以及多倍体8229为材料,分析了这5个木薯品种的基本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品种抗性,同时利用RAPD以及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了这5个木薯品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华南7号与面包木薯生长优势明显,株高、茎粗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多倍体8229小裂叶呈短粗状、叶柄较短、叶形指数较小,低温处理后相对电解质渗出率最低,表明该品种对低温的抗性相对较强。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华南8号最高,达到4.63 mg/g,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RAPD分析技术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引物S76能够有效的对5个木薯品种进行分离和鉴定,华南5号与华南7号的亲缘关系较近,在分子水平存在较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引进木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引进木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南205产量最高,达2 277.5 kg/667m2,其次为南植199和华南9号,达2 200.6 kg/667m2和2 099.9 kg/667m2,其他几个品种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520、H873、H974、H1394,产量最低为H1255,仅1 249.8 kg/667m2。淀粉含量最高为H974,达36.69%,其次为H1255达35.22%,其他依次为华南205、华南9号及南植199,分别达30.72%、30.50%及29.50%,淀粉含量较低的品种为F520、H873及H1394,分别仅为26.73%、26.37%及23.89%。综合8个品种表现,华南9号、华南205、南植199以及F520品种产量较高、淀粉含量也较高,植株整体性状较好,适宜在湖南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木薯农艺性状及块根品质对不同海拔梯度的响应,进而明确海拔梯度变化对木薯生长的影响。以木薯品种‘SC205’、‘GR4’为材料,于800~1600 m的海拔上种植。同海拔木薯的株高、茎粗、主茎高和落叶高度随时间不断增加而增加,但同时间段,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2个品种在8—10月生长最快,11月生长相对缓慢,到12月生长基本停止;随海拔梯度升高,同一木薯品种块根品质呈上升趋势,除粗纤维含量外,其他均差异达极显著;同海拔不同木薯品种间,除粗纤维含量外差异显著;块根品质含量最高多出现在海拔1400 m,最低在海拔1000 m或800 m。不同海拔下,海拔800 m、1000 m木薯生长旺盛,海拔1400 m块根品质相对较好,生产上应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木薯种植海拔。  相似文献   

14.
普通玉米高产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2012年广西普通玉米区试品种一年两季平均产量大于7 500 kg/hm2的37个高产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粗百粒重穗行数秃尖长出籽率株高穗长穗位高,其中穗粗、百粒重、穗行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这说明在玉米高产育种与品种改良工作中,要选择果穗较粗(大于5.00 cm)、籽粒较重(百粒重大于32 g)、穗行较多(14~16行)的品种,同时降低穗位,减少秃尖长,其他各性状保持当前水平,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增产。这一结果与回归分析基本一致,说明其可作为指导玉米高产育种和品种改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西南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4年选用西南冬麦区4个小麦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密度与品种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极显著,对结实小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差异极显著,有效穗差异显著,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品种和密度对经济系数存在极显著的互作作用.西南冬麦区4个主栽品种中以川麦104和云麦53的综合表现较好,小麦品种创高产的适宜密度水平为基本苗240万苗/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掐尖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掐尖大豆产量和性状的变化,以确定最佳的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处理使对掐尖大豆产量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施N 52.5 kg·hm~(-2),P_2O_5 105.0 kg·hm~(-2),K_2O 75.0kg·hm~(-2)的T5处理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30%以上。合丰50品种中还产生了一个有增产效果的处理,即施N 18.8 kg·hm~(-2),P_2O_5 75.0 kg·hm~(-2),K_2O66.0 kg·hm~(-2)的T1处理,较对照增产3.04%。  相似文献   

17.
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24个杂交组合与产量相关的11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当地(桂林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关系,进而筛选出适合桂林地区种植与推广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单穗粒重0.890 0、穗长0.741 0、穗粗0.758 5、秃尖长0.704 5、穗行数0.709 5、行粒数0.661 3、百粒重0.739 4、出籽率0.720 9、株高0.743 7、穗位高0.726 3、生育期0.761 4;关联序为:单穗粒重生育期穗粗株高穗长百粒重穗位高出籽率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因此,在玉米育种实践中,应注重对单穗粒重、生育期的选择,兼顾其他性状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培育高产品种,进而选择单穗粒重较重、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在桂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宜云南种植的木薯新品系,为品种审定和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引进的10个木薯新品系为试验材料,2个云南省主栽品种为对照,在云南省隆阳区、勐海县、元谋县、马关县开展区域试验,综合评价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品质及抗性等指标。【结果】56-7、58-7和F124的主茎粗高于对照,其他7个木薯新品系低于对照;10个木薯新品系之间植株高度差异不显著,除43-3和F200植株高度低于对照外,其他均高于对照;58-7、43-3、44-7、30-8、F124等5个木薯新品系的主茎高度高于对照品种SC205,表现为高位分枝;56-7和02-4主茎的分叉多为二分叉,其他8个木薯新品系多为三分叉;56-7、58-7、F200、F124、02-4等5个木薯新品系的单株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其中56-7、58-7的单株产量增产达极显著水平;58-7、43-3、14-19、30-8、F200、F124等6个木薯新品系的干物率高于对照品种GR4;10个木薯新品系在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病虫害发生较少,表现出一定的抗性。【结论】10个参试木薯新品系中,58-7、F124、F200和43-3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和优良品质,在生产上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可适时在云南不同生态区域开展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选取有效种植方式指导玉米生产,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平作的玉米产量高于平作垄管和垄作,前者与后两者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平作种植方式较垄作种植方式增产7.2%。采取平作种植的玉米在棒三叶叶面积、株高、穗粗和穗行数等性状上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