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福建柏是我省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其幼树具有一定的耐荫性。章探讨人工福建柏纯林林下更新与林分郁闭度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并提出促进福建柏林下天然更新的对 相似文献
2.
针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困难等问题,采用样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皆伐再造林林地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皆伐林地天然萌生了较多华北落叶松幼苗,萌生苗分布以下坡位和中下坡位为主,萌生株数可达到常规造林密度的要求;整地带内幼苗数量明显多于草丛带,1~4年生幼苗均有较多分布.这反映出较大强度扰动破坏了地表枯落物层...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辽宁建平3种不同林型油松林的天然更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林型、林窗及地被物厚度均对油松林的天然更新有一定影响。从油松幼苗数量来看,禾草油松林〉山杏油松林〉裸岩油松林,林冠下〉林窗边缘〉林窗内。同时研究还发现,随着地被物厚度的增加,油松幼苗数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4.
5.
封山育林是对疏林地,灌小林地和具有残存植被的荒山荒地进行封禁,依靠天然更新或人工辅助造林措施恢复森林植被的方法。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封山育林作为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效果十分明显。通过这几年的工程建设,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之一。我省江淮丘陵地区大面积营造的马尾松林,同样也表现出耐干旱薄、生长速度较快、木材用途广泛等优点。寿县八公山林场属马尾松分布的北缘地区,1957-1962年曾先后营造马尾松纯林达3473亩,这些林分均已进入中龄林阶段。通过对八公山林场马尾松林分生长状况的多年观测调查。总结并研究其适应性和发展前途,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大强度抚育对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大强度抚育条件下,通过林分层次结构、各层次林木胸径结构、树高结构及其林木分布格局等指标研究林下天然更新状况,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在22a、32a时分别进行株数强度50%和40%的下层抚育,后经20a天然更新(林分年龄52a),林分形成明显层次结构,分为主林层、演替层及更新层,整个林分林木胸径、树高结构均呈多峰分布,其中主林层、演替层林木胸径和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山状分布,更新层林木胸径和树高结构呈多峰分布,各林层平均胸径分别为23.2cm、12.6cm和3.1cm,平均树高分别为18.4m、14.5m和2.8m,而对照标准地胸径、树高结构均呈单峰分布,平均胸径、树高分别为18.6cm及17.9m;主林层、演替层各层林木空间分布呈均匀分布,密度分别为840株/hm~2和1 125株/hm~2,更新层林木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密度为675株/hm~2,对照样地林木空间分布偏向均匀分布,密度为1 605株/hm~2。 相似文献
8.
<正>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是我国暖温带针阔叶林区的地带性群落之一,祁连山是我国油松分布的最西部边缘。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油松林仅分布于东端与连城自然保护区相接壤的古城保护站和处于荒漠边缘的昌岭山保护站一带的阴坡、半阴坡中下部,分布在海拔2000~2600m 之间,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建群乔木层多为油松纯林或油松、山杨混交林。林地面积共1493.9 hm~2,蓄积193894 m~3。其它保护站只有小片人工林或零星 相似文献
9.
10.
11.
长序榆天然更新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省南平市来舟镇东山村残存的珍稀濒危树种长序榆的天然更新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序榆大树虽然生长旺盛,但林下天然更新不良。长序榆果实风播有效距离仅为30m,且由于它是阳性树种,不耐蔽荫,在阳光不足的林下种子难于成苗,幼苗难以成树,天然更新能力弱,这些是它种群数量少,处于濒危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用样方法,研究了小陇山林区5种典型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幼苗的密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情况总体良好,小于50 cm高度级幼苗数量相对较少,大于50 cm高度级幼苗的存活率较高;5种改造模式天然更新树种以锐齿栎为主,其中,全面割灌改造日本落叶松(模式3)更新幼苗物种丰富度最高,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模式(模式2)天然更新树种丰富度最小;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模式4和模式5)和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模式1)的更新树种多样性较高,各树种分配均匀,优势树种的集中性较低;改造树种华山松的天然更新能力较油松日本落叶松强,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更有利于华山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3.
辽西半干旱地区栎树人工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辽西半干旱的自然条件,在油松砍伐带内、油松林冠下、油松疏林下等庇荫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栎树直播和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栎树在3~4年生以前虽以根系生长为主,但主要是主根的伸长生长,吸收根量极少,难以维持地上地下水量平衡,荒山造林很难成功。在庇荫条件下,在夏季,光照强度大大降低,蒸腾强度显著减小,减少了水分的无益消耗,在冬季和冬春之交,则避免了因生理干旱失水造成的枯梢甚至枯干死亡,从而使栎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大提高,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冠下造林,初期成活率、保存率可高达100%,但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很小,而且随林龄增加,表现得越发明显。在合适的庇荫条件下,辽西6年生栎树保存率在90%以上,平均地径0.45~0.93cm,平均树高19.5~32.3cm,根系深超过70.5cm,直径1.728cm,挖断处(70.5cm深处)直径0.334cm,侧须根增多,吸收能力增强,已进入稳定生长期。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辽西半干旱地区栎树人工造林要获成功,应该做到:(1)庇护造林;(2)秋季直播造林;(3)选择土层较厚的立地;(4)细致的幼林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太行山南段黄连木天然更新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对比法分析了太行山南段黄连木天然更新规律,结果表明:萌芽更新幼树株数比种子更新多;萌生苗高生长量大于实生苗;黄连木在15~20a左右采伐,萌芽更新的幼树林数最多,高生长量最大;黄连木天然更新阳坡上幼树多于阴坡,坡的中部和上部幼树株数差别不大,中、上部幼树林数明显多于下部。 相似文献
15.
山西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分布广泛,生长状况良好,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介绍了保护区常见的几种植被类型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保护区油松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标准样地和样方调查方法,对秦岭林区华山松进行天然更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郁闭度在0.3~0.6之间、海拔1200~1800 m、坡向西南时,华山松天然更新良好;林下枯枝落叶层较厚者,幼苗较多,利于天然更新。调查还发现林下松花竹生长普遍,严重影响华山松天然更新,建议该林区应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更新措施,从而达到华山松更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丝毛相思薪炭林的天然下种更新调查结果表明,林分约2年生时即开花结实并形成天然更新小苗,苗木数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多。苗木主要分布于林外距林缘树行0~9米范围内,林内距林缘树行0~6米的范围,且随着与林缘距离的增加,单位面积苗木数量急剧减少。天然下种形成的苗木均为单一树干,生长较人工种植林分慢,苗高、地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68~0.70米和0.55~0.58厘米。 相似文献
18.
东沟小流域全封闭封山育林15年,累计人工植苗造林550 hm 2,天然更新幼树郁闭成林60 hm 2,灌木丛恢复成林40 hm 2,人工造林郁闭成林176 hm2 ,林地面积比封育前增加399% ,荒山荒地植被盖度增加20% ~30% ,森林覆盖率由封育前的470% 增长为718% 。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按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分对比,找出影响华榛天然更新的关键因素,为保存华榛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山区针叶树种容器播种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苗造林具有抗旱、成活率高、造林一次成功的优越性,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好方法。河北省迁西县大力开展针叶树种容器播种育苗进行荒山造林,成效显著,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