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黄献胜 《花木盆景》2003,(10):18-19
两年前,一个在中国绘画界颇有建树的至交(也是盆景爱好)问我,何谓“人树”,笔哑然(“人树”见诸于盆景相关刊物,似乎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而仅仪为“瘦高型”的单一符号所取代),于是乎他说“待暇时也聊聊‘人树’”可之后他不幸仙逝.不然想必有番议论。笔  相似文献   

2.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3,(12B):16-17
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式”盆景为创作目标。“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笔作为一名盆景爱好,在与盆景友人的交流、创作实践和对盆景理论的学习当中,获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盆景创作中,常常可见“参照画意”之做法。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周瘦鹃先生在《盆栽趣味》、《花木丛中》等著作中曾经说过:“我的盆景一方面是自出心裁的创作,一方面是取法乎上、仿照古人的名画来做”,并且他认为”从古今名画中挑选合适的构图”要比自己凭空想象高明得多。这是因为名家的山水画作,常常是“搜尽奇峰打草稿”,再经过概括、提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杭州怡然园园主鲍世骐先生,十年痴迷盆景,不仅制作、收藏了大量佳作,还邀请台湾盆景艺术大师郑诚恭到怡然园进行“柏树丝雕”示范表演,这给杭州乃至浙江的盆景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深受盆景爱好欢迎。贵刊2004年3期,介绍了怡然园对一盆台湾真柏的成功改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黄翔 《花木盆景》2005,(6):14-15
推出“盆景作权”问题的讨论,应是缘于大伙对沽名钓誉的反感及维权法律意识的提高,旨在规范盆景艺术活动,推进其健康发展。此举得到诸多盆景爱好的热烈响应,纷纷撰,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解决的途径,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我想,这个问题不仅于盆景圈,甚至于法学界也束手无策,其原因在于盆景存在着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植物“可变性”,  相似文献   

6.
《花木盆景》2014,(5):18-18
朱宝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江苏南通人,生于1914年,因病于1994年9月13日在南通逝世。享年81岁。朱宝祥自12岁开始学艺,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近70个春秋,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发展,并在传统“两弯半”造型上,总结出“满、残、清、奇、古、怪”的选材六字诀,推出独树一帜的“贴骨棕”棕法。在盆景创作中,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作出《源远流长》、《听涛》、《金蛇狂舞》、《五本同源》、《峰峦叠翠》等盆景精品。他还十分注重通派盆景艺术理论研究,对通派盆景艺术特色与剪扎技艺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1989年,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联合授予朱宝祥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7,(4):11-11
园主李泉先生,原深圳市人,移居澳门,现在深圳投资发展,现任深圳市盆景协会高级顾问。他收藏奇石、盆景多年,喜爱庭院设计装饰,追求自然与纯朴的风格。他对盆景、奇石与景观树有强烈的爱好和独到的见解,在顺德花卉世界牡丹路18号经营颐园盆景多年,园内特有的四季桂花盆景、海岛罗汉松、茶花等景观树木,在顺德花卉世界内享有盛名,得到众多知名人士的垂青。  相似文献   

8.
台湾“铭园盆景”是园主苏子渊先生二十多年前所创建,在台湾久负盛名。苏子渊先生1959年出生,台湾高雄人,从事盆景创作30多年,是著名的盆景艺术家,盆景创作是他的最大兴趣,也成了他的职业。  相似文献   

9.
随园     
《花木盆景》2007,(11):2-3
常州市绿杨花卉有限公司下属的随园,座落在常州西南的武进经济开发区内,毗邻西太湖,占地150亩。随园的主人——常州市盆景协会会长王永康先生。花了几十年的精力,拥有了数千盆盆景素材,但人称“花痴”的他还不满足,今年又建了一个新随园,将眼光放在了庭院景观设计、施工上,用他的一句话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我是《花木盆景》“花卉园艺”的一名忠实读者。转眼间,我在当阳市桂花专业研究会已度过了16个春秋。在这期间,我对《花木盆景》“花卉园艺”的感情有增无减,情有独钟。可以说,我对《花木盆景》“花卉园艺”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制作步骤,在掌握了微型盆景常识和必要的花木栽培能力的基础上,就可以尝试做微型盆景了。为便于读理解,下面采用图解法把微型盆景制作过程简化成若干步骤,并分别配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对节白蜡树自七十年代起用于湖北盆景的制作之后,到现在早已是我们湖北盆景制作中的当家树种。为使广大盆景爱好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节白蜡盆景的制作水平,笔将一盆1996年采挖回来的对节白蜡树桩,经七年养护、制作成一盆自然大树型盆景,现就这盆自然大树型对节白蜡盆  相似文献   

13.
“关山盆景园”是一家集盆景制作、古盆雅石收藏、交易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园主关山先生,1973年出生,祖籍湖北荆州,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十六岁开始学习盆景制作。2002年受聘为深圳盐田区盆景协会技术顾问,并办了“关山盆景园”,他精心制作的100多盆盆景,  相似文献   

14.
“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是著名盆景艺术家傅耐翁先生于1985年创建的民间组织,成立以来,先后举办过10届跨地市盆景展览,11次个人家庭盆景展览;自办《闽南园艺》刊物,先后有赵朴初、陈慕华、叶飞等中央领导为协会题词鼓励;1998年耐翁先生逝世后又出版《厦门盆景》专著,2001年成功举办“耐翁盆景艺术研讨会”。22年来,从协会的会员中先后走出了30多位盆景艺术家,5名杰出盆景艺术家。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爱上了盆景艺术。经盆友们介绍,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这是一份好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懂得了盆景方面的许多知识,如什么是盆景,盆景的来历和发展进程;什么是盆景艺术,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技艺等等。同时,与盆友们一起经常跑花木盆景市场和参观花木盆景展览等活动,也购买一些盆景苗木和树坯,自己动手学做树木盆景。我学做树木盆景坚持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三条原则:一是为了丰富退休生活,陶冶情操,以自我娱乐为主;二是树木以本地自繁自育的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瓜子黄杨为主;三是住在三楼,空间有限,既可有一定的数量,又可确保盆架的安全,规格以小型为主。近六年来,通过学习交流和动手学做,我深深地爱上了盆景艺术,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养炼了身体,结识了盆友,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主要体会有三个字:  相似文献   

16.
从汶川传来的消息,牵扯着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心,我们盆景领域的广大人士,更是肝肠寸断。5月23日,安徽省铜陵市盆景协会在爱好盆景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在银杏商贸城举办了“全国第七届盆景展铜陵地区选拔赛暨铜陵盆景义卖募捐活动”,会员积极参与共捐出盆景三十盆,义卖活动举行当日受到了市民们的积极响应,1个小时就全部卖出,所得近万元款项均捐给汶川受灾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印     
老季有一样特殊的爱好,用他单位领导的话来说,叫“别致的爱好”。听起来很雅,说是“别致”,因为到目前为止,哪怕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有这爱好的人也不多,要在千年前,就可以说是凤毛鳞角了。而在十多年前的时候,老季就拿出他这个爱好,为他们当地给经济搭台的化唱戏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民间广泛制作盆景,需求盆景盆的数量也跟随猛增。特别是民间在无力购取“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和“龙泉窑”等名窑制作的盆景盆背景下,促使江苏宜兴在制作紫砂壶基础上,分流制作紫砂盆景盆;在制作钧釉工艺品基础上,分流制作钧釉盆景盆;促使广东石湾在制作釉陶工艺品基础上,分流制作釉陶盆景盆。  相似文献   

19.
我看盆景     
李新 《花木盆景》2005,(10):14-16
这篇章如作所说,是“放胆直言”之作。中对盆景界多年来已成定式的一些理念,诸如盆景“高于自然”、盆景是“高等艺术”等等提出了质疑,并作了一些认真的思考。细细读来,字里行间虽觉时有突兀之处,却并没有偏颇之词。也许,作所提出的观点并未完全能让人信服。但这种思辩的态度应有值得借鉴之处。中国现代盆景已进入“创新、求精”阶段.近年来盆景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相比盆景技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盆景理论范畴似乎过于“安静”了。故刊登此,期望读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