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存义 《食用菌》2014,(1):51-52
<正>浙江省缙云县舒洪镇(海拔153 m)从2000年开始有菇农尝试反季节覆土栽培香菇(即地栽香菇),以后栽培量逐渐增加。2012年缙云县舒洪镇菇农中60%在冬菇栽培季节之余,利用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地栽香菇,菌棒总数达188万段,该年全镇冬菇菌棒总数383万段,地菇和冬菇数目比约1:2。一年中冬、夏(地)菇套种,既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又增加菇农经济效益。2012年,由于市场销售渠道等方面原因,冬菇(2011年冬至2012年春)价格低下。据调查,平均每段总收入不到2元,为多年来不曾有过的低价,而地菇平均每  相似文献   

2.
1979年冬,受中国土产进出口总公司委托,在怀集县香菇试验站用食用菌营养剂对香菇段木出菇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现把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营养剂:日产神仙牌“液”深褐色液体,pH为6.1。中国土产进出口总公司提供。使用时配成1/200的溶液,pH为6.7。 2.香菇段木:白橡木(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 Hance)接种香9号菌种,经1~4年菌丝生长后,选择直径10厘米、长140厘米,菌丝生长良好,当年未见出菇的新老菇木  相似文献   

3.
贾亚妮 《食用菌》1997,19(2):27-27
菇农称鲜销出口的保鲜香菇为“冰菇”。“冰菇”的销售价明显高出昔通菇,农户省了剪柄、烘干等工序,经济效益好于干菇。但由于“冰菇”的质量标准较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冰菇”的比例仅占总产的5%~20%。为此,如何提高“冰菇”的比例即产量,是一个直接关系经济效益的大问题。出口保鲜香菇的质量标准:朵形圆整,菇柄正中,菇肉肥厚,菇盖卷边、拉膜,色泽深褐。一般菇面直径在4cm以上(不同厂家要求不同)。菇体含水量低,无粘泥、无虫害、无破缺,5~6成成熟的菇体。笔者根据几年的种菇经验,从“冰菇”的质量标准和出菇管理角度,提出几项技术措施供菇农参考。 (一)栽培种的选择 在选择栽培种时应考虑菇形较大、单生、不易开伞、菇肉厚实、富有弹性不易破损的品种,如9015、L26—A、62、申香、苏香等。 (二)头潮菇的控制 香菇菌棒的头潮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缙云县自90年代初,开始栽种香菇,至今全县已发展香菇达5000多万袋,从事香菇生产的农户从100多户扩大到10000多户,产值从70多万元增至超亿元.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利用率,使广大菇农达到既种菇又产粮的目的,我们从1993年起对菇四连作稻栽培技术进行探索和总结,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已获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省泌阳县的香菇栽培历史悠久,闻名全国。香菇素有“山珍”之称,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是,由于目前烘干等技术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商品价值。如果香菇加工好,能使其价值提高近1倍。下面谈一下香菇干制品加工方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低海拔平原地区反季节夏香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海 《食用菌》2006,(Z1):50-51
“低海拔平原地区反季节夏香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一改香菇只能秋栽或春栽的历史,成功地在气温较高的夏季低海拔平原区探索出反季节夏季香菇这一优势产业,从而填补了夏季香菇栽培的空白,文章具体在“提早制棒、选育和选用高产优质菌种、科学配料、抢温接种,保温培养、定向发菌、强制转色、降温出菇、第3潮覆土出菇、适时养菌,追施菇丰、科学防止杂菌污染”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使夏香菇生产实现“三高”,印制棒成功率高(95%以上),生物学转化率高(100%- 120%),经济效益高,为大规模反季节栽培夏季香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最近,许多菇友询及香菇段木栽培能否象堆制蘑菇培养料那样在段木上追施某些营养成份,来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现就国内外有关香菇段木施肥的问题简介如下: 一、历史的回顾我国是最早考虑食用菌施肥的国家。元·王祯《农书》就有“时用泔浇灌”的记栽,这是段木施肥的最早记录。日本三浦氏(1942)及其后的岩出氏,对香菇段木施肥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制出一种香菇段木增产剂一。自此之后,国内外进行  相似文献   

8.
代料香菇菌棒安全越夏后,进入了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如何让这些已安全越夏的菌棒出好第1潮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周期的花菇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故把这第1潮称为“领队菇”。在这“领队菇”出来之前,还有一段出菇前的管理工作至今未引起技术人员和生产者的高度注意,以至造成菇木不出菇或出菇多、香菇过小或过大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平菇、香菇、猴头菇等制成系列“菇脯”食品,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的特点,有的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颇受消费者青睐。现将菇脯的生产工艺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代料香菇营养代谢的特点,用多种生长调节物质、矿质元素等,经配方试验比较,研制成香菇生长素,以克服代料香菇后期营养不足,出菇差的缺点,提高生物学效率。现初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香菇菌株为Cr-02。培养料配方:阔叶术屑76%,麸皮20%,石膏粉2%,糖1%,过磷酸钙0.6%,尿素0.5%,多菌灵0.1%,料水比1:1.2,pH自然。塑料袋宽15厘米,袋长55厘米,87年9月25日制棒,11月2日开始脱袋。试验分2个处理和2个对照。处理1(T_1):1号生长素配方,由生长促进物质、维生素、微量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061001河北省沧州市农科院李志欣香菇,不但香郁诱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能防治多种疾病,被誉为“蘑菇皇后”。我们采用袋栽香菇高产栽培技术,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可采4~5批菇,比菌砖提高20%~30%,且不易受杂菌污染,现...  相似文献   

12.
郑为东  陈广健 《食用菌》1992,14(4):42-42
香菇营养丰富,味美香浓,是一种知名的营养食用菌,目前我国香菇产量居世界首位,在香菇加工过程中有约占整菇重35%的菇柄。如何综合利用菇柄,是一项很有开发价值的项目。据有关文献报道,香菇柄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经加工处理后可生产出与菇盖相同营养成分和风味的产品,如香菇肉松、香菇调味汤料、香菇饮料等。利用香菇柄和本色酱油经加工可生产出具有香菇成分和风味的酱油,不仅增添了酱油的新品种,而且为香菇柄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浙江食用菌》2008,(6):48-48
近日,全国食用菌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浙江省著名原产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庆元香菇”,在美国遭人抢注,浙江省丽水市工商部门正在积极支持庆元县食用菌办公室向美国商标专利局提出异议,申请撤销近似商标“庆元菇王”的注册申请。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庆元香菇”是我国食用菌行业第一个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也是我国食用菌行业第一个获准注册的证明商标。庆元县共有50亿枚“庆元香菇”证明商标标志用于香菇产品上,年实物总量超过4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产品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和日本、东南亚、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Walong MaretingING公司在美国申请注册与“庆元香菇”相近似的“庆元菇王”商标,现已发布注册公告。“庆元菇王”商标一旦成功注册使用,将导致:①引起消费者耳目混淆,如果有人使用“庆元菇王”商标而商品质量差或损害公众的利益,将会直接损害“庆元香菇”在美国的声誉;②标注“庆元香菇”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将受到阻碍,因为庆元企业在产品包装盒等对外宣称“庆元香菇”时,将会侵犯“庆元菇王”的商标权利,而需为此支付巨额赔偿费。“庆元香菇”最终要么退出美国市场,要么高价买回“庆元菇王”商标。“庆元香菇”...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皖南山区一带,香菇段木栽培都是在三月中旬春末之前开始下种。为了取得更好效益,我们在香菇段木栽培季节上进行了探索,把下种季节从历史上的一般三月中旬接近春末下种,提前到头年十二月下旬冬至到来时下种,时间提前四个月。试验结果,效果良好。材料与方法试验工作于1983年冬季开始,在祁门县供销社在本地香菇集中产区的箬坑乡流源村,配合种菇专业户李建国共同进行。具体做法: 菇场:位于海拔650米处。场址选择在座西北、朝东南,避风向阳,七阳三阴的地方。菇木:橡子树、栗子树等硬杂木。段木直  相似文献   

15.
香脆菇又名杏香菇,属于真菌门、担子钢、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肉肥厚,质脆嫩,色泽乳白,味道纯美,含有杏香味,营养丰富,是当代一种深受欢迎的珍稀菇品。香脆菇产于欧洲南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匈牙利、苏联、非洲等采取杏鲍菇与香菇杂交选育。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省农业实验所都有小批量栽培实验。我所于2006年引进香脆菇菌株,原始菌来源于三明真菌所。在2004年将(杏鲍菇和香菇)杂交栽培实验,获得成功。两年来又用多种方法、不同培养基和不同季节反复栽培,在2006年掌握了其特性和应用性。在开发香脆菇等珍稀菇品的同时,对香脆菇进行不同培养料、不同栽培容器、不同栽培方式进行实验,掌握了香脆菇的生物学特征、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及袋料栽培新技术。实验表明:香脆菇袋料栽培,充分发挥培养特有的功能作用,使生物转化率达100%~200%;而且菇体商品性状好,效益提高35%~5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曲仕海  韩庆全 《食用菌》2002,24(3):5-5,8
我校食用菌课题组于 2 0 0 0年开始在沈阳市苏家屯浑河农场等地进行了香菇菌筒喷施“菌丰灵”试验。通过近两年的试用 ,结果表明菌丰灵在香菇转色、提高产量、减少畸形菇等方面效果较理想。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香菇 0 87,引自辽宁省农科院。1.2  相似文献   

17.
我地区段木栽培香菇历史较长,但不少菇农还是得不到高产、优质的香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段木栽培香菇中后期管理的要点简介如下: (一)清理菇场 春末夏初段木出菇后,应清除菇场和四周杂草等杂物。对被霉菌污染严重的段木应彻底烧毁,并喷敌敌畏、乐果等驱除害虫。 (二)菇木成堆 按品种、树径大小分别上架成堆,一般“井字”堆放,菇木间距3~5cm,堆高因气候而异,气候干燥堆高不宜超1m,气候湿润可堆高些。  相似文献   

18.
吴志贤 《食用菌》2006,28(4):41-41
浙西南山区的庆元县2001年引进吊瓜试种。200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44hm^2,年产吊瓜籽326214kg,经济效益达848万元。成为该县农业发展的新兴产业。2004年该县农户创造性地将吊瓜栽培与香菇高棚生产相结合,吊瓜利用香菇的遮阳棚长枝蔓结瓜,香菇借助吊瓜的枝叶遮阳降温度夏。据“吊瓜——香菇”共育试验结果表明,667m^2菇棚面积增加吊瓜籽45-53kg,按2005年市场收购价26元/kg计算,经济收入1125元以上;香菇利用吊瓜枝蔓遮阳,比用“狼衣”和“茅草”等遮阳物遮阳,节约工本费500元,且具有既遮阳又通风等多重优点。棚内温度比老遮阳法降低3~4℃;越夏菇袋成活率达到94.7%以上,比老遮阳法成活率提高8%;香菇发菌好、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宜宾市丰富的桑枝条资源,2018年至2019年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开始利用桑枝屑栽培香菇,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择11个香菇菌株,分别进行菌丝生长和桑枝屑栽培出菇试验。结果表明,香菇“808”为综合性状最优菌株,适宜在宜宾市桑枝代料栽培食用菌中进行推广。若以香菇多糖含量为筛选指标,则桑枝栽培香菇“236”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长期以来都是原木或段木栽培,利用木屑等代用料栽培香菇是从70年代开始。1986年我区采用福建古田的“人造菇木”栽培模式。一亩良田搭棚排放10000根菌棒,搭棚需用毛竹4000kg,茅草2500kg,人工60多个,花资1500元。我区每年生产代料香菇1.3亿棒以上,粮田占用10000多亩,菇粮争田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菇粮争田的矛盾,我们自1990年开始合作进行了无棚架半地下式栽培香菇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1991年列题在云和镇新岭村22户农家进行100000棒扩大生产,用田10亩,平均每亩香菇净利12000元以上,种粮500kg以上。如陈满林农户,1993年8月28日开始生产4700苗棒,到1994年3月8日的188天中,已收鲜菇4465kg,经济收入13500元,除去成本3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