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产经营的现状1.1 发展现状秦安作为“花牛”苹果外销生产基地,自80年代初以来,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果品产业初显优势,目前形成了以苹果为主,桃、梨、杏辛、花椒、葡萄、草莓、设施油桃等多果并举的果品基地51.30万亩、果品总产量1.50亿千克,花椒总产量200万千克,果椒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502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2.40%。  相似文献   

2.
黑豆果生产作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项目走进了农村,走进了农民心中。近年来,黑龙江省桦川县已发展黑豆果1200公顷,产量240吨,农民获产值57万元,为桦川县的经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但从这些年的生产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地影响黑豆果的生产,从而导致黑豆果生产面积税减,所以,为了巩固和发展桦川县的黑豆果产业,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果实套袋能明显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已被广大果农在果树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套袋苹果果面会出现影响果实商品价值的不利因素一果面不光洁,主要是果面有小黑点、小红点、病斑、果锈、日灼、机械伤痕等。现将在果树生产中总结出的造成套袋苹果果面不光洁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栗树是丹东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丹东地区加大了栗树推广,现已发展到150万亩,年产量4000万千克,板栗已成为丹东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蛀果害虫直接影响板栗品质和贮藏。据调查,栗园蛀果率一般为10%~20%。栗果被蛀食后,失去发芽能力和食用价值,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导致板栗大量霉烂变质。为了使生产的栗果高产、优质、无公害,我们对栗树蛀果害虫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现将对生产危害较重的几种主要蛀果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棚冬草莓高品质果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句容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草莓种植以来,当地的草莓生产发展已明显地进入转型期,即由露地栽培为主转入大棚栽培为主,由数量型增长向数量质量型转变。因此重视大棚草莓早熟优质大果栽培,可以确保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草莓种植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草莓科研和生产中,探索总结出了,适合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产量2000kg/667m^2、  相似文献   

6.
杨艺 《四川农场》2005,(3):11-11
伍隍园艺场以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为重点,以沼气建设为纽带,链接果树和农作物生产,“猪一沼一果”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已具雏形。实际生产中,该场将养猪产生的粪便、尿等废弃物用作沼气生产的原料,将沼气池发酵后的沼液提灌到山上的蓄水池,通过渠系将多个山腰水池相连,用小水泵从池子中抽出来,用作果树和农作物生产的肥料、农药,农作物生产产生的废弃物作猪业发展的饲料。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实现了高速发展。目前苹果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平均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左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生产的富士苹果优质果率低,虽然总产量很多,但符合出口标准的却很少。解决好优质果生产问题,是我国苹果业健康发展和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棚冬草莓高品质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句容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草莓种植以来,当地的草莓生产发展已明显地进入转型期,即由露地栽培为主转入大棚栽培为主,由数量型增长向数量质量型转变。因此重视大棚草莓早熟优质大果栽培,可以确保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草莓种植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草莓科研和生产中,探索总结出了适合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产量2000公斤/亩(1亩=1/15公顷)、1月底前产量600~700公斤/亩、大果率60%以上、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14%、色香味俱佳的大棚草莓高品质果生产的10条配套技术。⒈优质大果新品种和提纯复壮种苗的利用技术近年来我们从国内外引进筛选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实施果、蔬标准化生产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加快绿色食品生产步伐,必须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果品、蔬菜标准化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市场消费对高品质果的需求,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较快的省(市)已进入转型期:由露地栽培为主转入大棚栽培为主,由数量型增长向数量质量型转变.因此重视大棚草莓早熟优质大果栽培,可确保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草莓种植效益.近几年来,我们在草莓科研和生产中,探索总结出了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亩产2000kg,1月底前产量600~700kg、大果率60%以上、鲜果可溶性固形物8~14%、色香味俱佳的大棚草莓高品质果生产十条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丰城市各乡(镇)陆续发展了翠冠、清香、黄花等南方早熟梨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植株达120万株,绝大部分果树都已挂果投产。在生产过程中,果农积极采用果实套袋技术,不仅能够改善果实外观品质、防治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量,还能增加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收。现将早熟梨套袋的要点介绍如下。1套袋纸选择套袋纸应根据品种、成熟期、果实大小、果锈发生程度、果实着色难易程度、果袋透气性、果袋耐破损程度以及果袋规格等因素选择。例如,翠冠果实为黄绿色,最好采用双层袋,以外层外面为灰色、中间两面为黑色、内层里…  相似文献   

12.
寒富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的抗寒优质大苹果新品种,其果色泽红润、果实甜酸味浓、多汁,被国家评为优质果并多次获得金奖,产品出口俄罗斯。从栽培角度上,寒富苹果抗寒性是目前国内大苹果之最,深受较寒冷地区栽培者所推崇。丹东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栽植,目前已发展栽培规模7.6万亩,已成为辽东半岛中北部苹果生产新区。  相似文献   

13.
翠冠梨人工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粉是生产精品蜜梨的重要措施,能节约养分、促进座果、精确定位、稳定结果,特别是促进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在日本,梨树人工授粉已作为一项常规技术在生产中普遍采用。2004年余杭镇在蜜梨生产中应用人工授粉技术,据调查应用人工授粉技术,每667m^2成本20~30元,增效120~18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富士果销售价格高低,要看商机是否抓得准,更要看果质是否优。2000年,霍州市生产的“多微营养保健果”荣获山西省优质果品展销会特别金奖。如何实现富士果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食疗保健的“多微营养果”即是一个好措施。生产此果要在采取生产平衡施肥、合理修剪、疏花疏果、无公害化防治病虫等综合措施的同时,认真落实以下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5.
大果榛子属于新型的经济树种,能够创造出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了提高大果榛子的经济价值,相关部门应该深入分析大果榛子的特点、栽培技术、生产推广等内容,帮助人民群众推广并种植大果榛子,推动林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大家创造更多的收益。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大果榛子的植物特性,分析了大果榛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了大果榛子生产推广、田间管理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邹本礼  李泉 《新农业》2005,(10):30-31
金帅李经近20年的推广,栽培面积已超过280公顷,经济效益在多个早熟李品种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国际国内水果市场两极分化日趋加剧,优质精品果供不应求,价高且稳定;一般果和次品果价格逐年下滑,且消路不畅,栽培者的收益受到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已成为滞销和价格走低的关键因素,金帅李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生产优质精品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正>安阳市食用菌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四十余年。近年,安阳市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强调以发展菜、牧、果、菌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主攻点,有力地推动了安阳市食用菌生产的发展。2021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7万t,其中,双孢菇产量2万t,生产规模位居河南省前列,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时常会遇到油莱“花而不实”、“实而不果“、稻麦类的“不稔症”、棉花的“蕾而不花”、“花而不铃”、甜菜“心腐病”、葡萄“大小果”、“夹馅果“、花生的“果而不仁”、柑橘“石头果”、苹果“缩果”,及果树落花落果、坐果率低、畸形果等等,作物好像生病了,的确,作物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都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缺硼所致。在一些地方,缺硼已严重地限制、危害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蔬菜套袋是果树套袋技术延伸与发展,是近几年来无公害蔬菜生产上兴起的一项保护性生产技术.它可有效防止蔬菜生产中喷施农药污染果实,减轻灰霉、煤霉等病害的侵染,防止蛀果(污果)害虫、蚜虫、白粉虱等排泄物污染果面,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瓜州县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等,其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抗溃疡、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1~3]。甘肃省瓜州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乌拉尔甘草,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6666.7 hm2。一般2年生甘草产量为16.5~22.5 t/hm2,3年生甘草产量达26.5 t/hm2。为指导瓜州县乌拉尔甘草规范化生产,提高乌拉尔甘草产量和商品质量,瓜州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特制定了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