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内,发现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将小纸袋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固体B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检验和除杂问题是学生们易错和易混淆的题型,也是平时习题和中考中的重点和难点。现通过两个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例1小明同学在某食品包装内发现一包白色颗粒固体A的小纸袋,上写“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明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相似文献   

3.
张魁 《农村百事通》2007,(24):61-6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包装食品越来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食品生产商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都会在包装袋内放置一个独立包装的小纸袋,那里面装的便是干燥剂。干燥剂的作用是吸潮,是一种不能吃的东西。可生活中,有人特别是儿童因误吃干燥剂引起的伤害并不鲜见。在此,我们提醒读者,当您购回包装食品时,开封后应立即将干燥剂取出,以防小孩误食。  相似文献   

4.
<正>干燥剂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许多食品、衣服、鞋子等的包装盒里,都有一小包干燥剂,目的是为了降低盒子里的湿度,防潮防霉。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生石灰干燥剂倒在彩虹糖的瓶子里兑水吹泡泡,摇晃瓶子后发生爆炸,喷溅出的液体将男孩的眼部灼伤。小小干燥剂竟有如此威力?  相似文献   

5.
<正>细菌、真菌在适当的温度(0~40℃,尤其是20℃以上)、适当的湿度(10%~15%)下,在食物中能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使食物变质、腐败。食品包装中放入干燥剂是为了降低食品袋中的湿度,防止食品变质腐败。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是氧化钙和硅胶。氧化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石灰,是白色或灰白色的块状物,  相似文献   

6.
正大家都知道,每逢夏天来临的时候,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大增,饼干很容易返潮变软,也就不再松脆可口了。受了潮的饼干不仅口感变差,而且营养价值也会随之降低。为了有效地解决饼干保存这一现实问题,食品生产商通常会在饼干袋里放入一小袋干燥剂,而绝大部分干燥剂其实就是一小袋生石灰。  相似文献   

7.
套袋对石榴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5种不同果袋对石榴果实进行套袋试验,比较了生长期间不同果袋内微环境差异以及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各袋内温度较对照升高1.80%~3.02%,袋内光照度显著降低.双层袋内相对湿度始终低于襞外相对湿度,单层袋中的单层白色纸袋和单层黄色纸袋在14:00至19:00,单层黑色纸袋在17:00至19:00袋内湿度高于袋外湿度,其余时间低于袋外湿度;可溶性固形物(单层白色纸袋除外),可溶性总糖均较未套袋显著降低,平均分别降低14.2%,3.9%.单层白色纸袋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显著增加.套袋明显改善了果实的光洁度,但也降低了果实的着色指数.单层白色纸袋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小麦杂交穗籽粒瘪小问题,将66个小麦杂交组合剪颖后分别套牛皮纸袋和白色硫酸纸袋,比较两种纸袋对杂交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两种纸袋的杂交穗穗粒数无显著差异;而套牛皮纸袋的杂交穗种子千粒重极显著高于套白色硫酸纸袋,66个组合平均提高33.00%。说明用牛皮纸袋替代传统的硫酸纸袋,可显著提高小麦杂交穗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一天,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朝我跑来,并问道:"老师,海苔中的干燥剂有时摸起来是颗粒状的,有时是粉末状的,它到底含有什么成分啊?"于是,我带着他们一起进行了探究。【实验目的】探究海苔中干燥剂的成分。【查阅资料】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氧化钙),不可食用,不可拆开,不可浸水,儿童勿碰,以免灼伤皮肤和眼睛。生石灰吸水后变成熟石灰(氢氧化钙),为粉末状。  相似文献   

10.
专业保存方法 石灰块保存法:生石灰块装于白细布做的袋内. 绿茶装入白棉纸袋内, 外套牛皮纸袋, 然后将小口陶坛洗净晾干,下垫白纸,将绿茶茶叶袋置于小口陶坛内,中间嵌于一二只石灰袋.用数层草质密封坛口,最后用砖头或者厚木版压实,以减少空气交换量. 此后要经常检查保存情况,石灰潮解后要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11.
<正>央视财经频道大型互动求证节目《是真的吗?》中有一期讲到,放进瓶中的食品干燥剂遇水密封后会爆炸,这个问题吸引了欣欣的眼球。她忽然想起化学课上老师讲过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空气体积膨胀超出瓶子的耐受力而引发爆炸。于是欣欣对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产生了兴趣,在家中四处搜寻,发现月饼盒里有好几包"504双吸剂",它们的外包装袋上有许多小孔,而且上  相似文献   

12.
生石灰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水产养殖工作中,生石灰发挥着更为广泛的作用:可调节水质、增加水体肥度、杀菌消毒、促进甲壳动物脱壳、预防鱼病,还可作为防霉剂、干燥剂和建造养殖设施的填料。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果袋对霞光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晚熟油桃品种霞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纸质类型果袋(白色单层纸袋、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和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对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套袋的对照相比,套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油桃病虫果率、果锈指数和裂果率(P<0.05),并显著增加了亮度值、色饱和度和去皮硬度(P<0.05)。3种套袋处理中,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和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处理的病虫果率和裂果率均显著低于白色单层纸袋处理(P<0.05),而单果重显著高于白色单层纸袋处理(P<0.05);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和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饱和度均显著高于白色单层纸袋处理(P<0.05);白色单层纸袋和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处理的果实红色饱和度、红色饱和度与黄色饱和度比值均显著高于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处理(P<0.05)。因此,用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对长江下游地区晚熟油桃进行套袋生产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套袋对葡萄酒总酚和色度的影响,为套袋技术在酿酒葡萄中的应用提供理伦依据。【方法】选取白色单层纸袋和黄色单层纸袋,对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进行套袋处理,共设8个处理:白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WOO),白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WOT),白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WVO),白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WVT),黄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YOO),黄色纸袋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YOT),黄色纸袋转色期套袋、采收前1周除袋(YVO),黄色纸袋转色期套袋、收前2周除袋(YVT),以不套袋为对照,于葡萄收获后,采用传统工艺酿制干红葡萄酒,测定赤霞珠葡萄果实的总酚和总花色素含量及其干红葡萄酒的总酚和色度。【结果】(1)套袋处理降低了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和总花色素的含量,不同纸袋、套袋时间和除袋时间存在显著差异,白色单层纸袋优于黄色单层纸袋。YOO、YOT、YVO、YVT处理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含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3.47%,24.63%,32.03%和37.20%;总花色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3.26%,16.10%,65.02%和47.37%。(2)使用白色单层纸袋和黄色单层纸袋在幼果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处理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总酚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5.86%和15.65%;白色单层纸袋在幼果期与转色期套袋、采收前2周除袋的处理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色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75%和17.17%。【结论】在赤霞珠葡萄幼果期(果粒黄豆大小时)用白色单层纸袋进行套袋,于采收前2周除袋,可以提高干红葡萄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杨桃套袋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白色和红色聚乙烯袋、高温消毒红色纸袋和白色纸袋对杨桃的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对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蛀果害虫危害效果显著;套袋后果实外观品质较好,尤其是白色聚酯袋效果明显,可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纸袋则可以提高果实内在品质,但果实单果重降低。  相似文献   

16.
生石灰又称氧化钙,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硬块,溶于水。生石灰遇水后变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量,使水温急速升高;其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会使pH大幅提高,这些水质的变化都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颜色果袋对葡萄花青苷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颜色果袋引起的光质差异对葡萄花青苷合成的影响,为葡萄专用果袋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于坐果后30 d分别套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纸质果袋,以不套袋为对照,每8 d采样一次,直至果实成熟。利用光纤光谱仪分析不同纸袋的透射光谱,高效液相法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变化,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花青苷合成途径结构基因Vv CHS、VvLDOX、VvUFGT和调控基因VvmybA1以及光信号转录因子VvHY5的表达差异。【结果】红色纸袋、绿色纸袋和蓝色纸袋分别在红光、绿光和蓝光波段具有选择透过性,白色纸袋对光质的透过性没有选择性。不同颜色果袋对葡萄花青苷合成具有显著性影响,红色纸袋、绿色纸袋和蓝色纸袋处理明显推迟了葡萄的转色期,并延缓了花青苷的积累,但到果实完熟期,花青苷含量表现为蓝色纸袋白色纸袋对照绿色纸袋红色纸袋。基因表达分析表明,VvMYBA1、VvCHS、VvLDOX和VvUFGT表达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与花青苷积累规律相一致;不同颜色果袋均延缓了花青苷合成调控基因VvMYBA1和结构基因VvCHS、VvLDOX、VvUFGT表达量在果实发育早期的升高和后期的下降,在表达高峰到来前,总体表现为对照和套白色纸袋表达量较高,其次是套蓝色纸袋,套绿色纸袋和套红色纸袋表达量较低;表达高峰之后总体表现为套蓝色纸袋和套白色纸袋表达量较高,其次是套绿色纸袋和套红色纸袋,对照表达量最低。VvHY5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在花青苷快速积累期和果实成熟后期有两次表达高峰,与花青苷的积累规律和合成调控基因VvMYBA1的表达规律基本一致,不同颜色果袋对VvHY5的诱导效应不同,蓝色纸袋诱导能力最强,红色纸袋效果最差。【结论】蓝色纸袋有利于葡萄花青苷合成,红色纸袋效果较差。不同颜色果袋对果实花青苷积累的调控可能是通过影响光信号转录因子VvHY5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苷合成调控基因VvMYBA1和结构基因VvCHS、VvLDOX、VvUFGT等的表达,影响葡萄果皮花青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果袋(牛皮纸袋和白色单层果袋)对Irwin芒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素及果皮、果肉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Irwin芒在成熟过程中果皮叶绿素、花青苷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升高,总酚含量变化不明显,不同果袋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含量,均以白色单层果袋明显高于牛皮纸袋:果皮和果肉色彩浓度均以白色单层果袋高于牛皮纸袋,而果皮亮度却低于牛皮纸袋,果皮色相角度、果肉亮度、果肉色相角度不同果袋间差异不显著,使白色单层果袋果在采收时果皮呈绿色带紫红晕,完熟时果皮呈黄色带橙红晕,牛皮纸袋果果皮采收时呈绿色,完熟时呈黄色,2种果袋的果肉在采收时呈绿黄色,完熟时呈橙黄色。  相似文献   

19.
不同套袋处理对陇蜜9号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桃品种陇蜜9号为试材,用6种不同类型果袋进行果实套袋处理,观察其对桃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塑料袋、黄色塑料袋、单层白色油纸袋、单层黄色油纸袋这4个套袋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桃果实单果重,较对照不套袋处理的增幅为3.5~62.5 g;各套袋处理的桃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一定程度有所降低,但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及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以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最高,为116.6 g/kg;果实硬度以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最高,为7.87 kg/cm2。各类型果袋均可显著提高果实Vc含量,且均能提高桃果实的光亮度,但会降低果实着色度。综合考虑认为,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处理、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均适合陇蜜9号桃套袋生产。但套白色无纺布果袋套袋处理在果实成熟时不用解袋,较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工劳力,且该处理与对照桃果在着色度上无显著差异,且果面光亮度显著高于对照不套袋处理,因此认为白色无纺布果袋更适合陇蜜9号桃套袋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薄皮甜瓜果实套袋后袋内小气候环境的日变化和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薄皮甜瓜的果袋。【方法】以硫酸纸袋、牛皮纸袋、白色塑料袋、红色塑料袋、蓝色塑料袋、绿色塑料袋、黑色塑料袋7种透光率不同的果袋,对薄皮甜瓜品种"绿魁"的果实进行套袋处理,首先采用照度计对套袋材料的透光率进行测定,然后在试验中对果实袋内微域环境的日变化进行测定,最后在果实采收适期利用HPLC等方法对果实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套袋果实袋内微域环境的日变化与果袋的透光率有明显联系,透光率高,袋内的光照强度、温度相对也较高,CO2含量和袋内的相对湿度则较低。果实品质也受果袋材料透光率的影响,透光率越高,果实颜色越深,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VC、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相对越高,而有机酸含量反之。【结论】白色塑料袋和硫酸纸袋对薄皮甜瓜果实品质相对较好,但从环保角度考虑,建议在生产中采用硫酸纸袋进行薄皮甜瓜套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