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李德智 《农技服务》2005,(11):49-49
(一)肠道病 1、出血病 肌肉、口腔、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尤以臀鳍为甚。剥去皮肤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患病严重的肌肉全部发红。有时病鱼的鳃盖、大颚、眼圈和肠道等处也有充血现象;鱼鳃失去鲜红色,或呈苍白色.  相似文献   

2.
鱼类资源是一种有生命的资源,它的消失受人为的影响很大,爱护并培育它,则不断增殖,用之不竭。若酷捕滥捕,势必减损,甚至绝种,这是生命资源的共同规律。在天然水体内,除少数特殊水域外,都栖息着多种鱼类,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条件,种群间常保持一定的均衡,这就是生态平衡,种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某些种类或种群间的环境条件与某生物学特性比较一致,它的数量就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优势种,反之,就是稀有种,保护的对象一般是那些有经济价值的优势种类,但某种鱼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数量虽少,亦在保护之列。在实际工作中保护是易行的,所以常首先考虑,只有当保护措施无法实现时,才采用人工繁殖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昆承湖鱼类群落组成现状及主要经济鱼类年龄特征,基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一周年的鱼类监测数据,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鉴定了主要经济鱼类的年龄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37种,隶属于5目8科30属,以鲤科鱼类(28种)为主,占总物种数的75.68%,鱼类组成以中上层、定居型和杂食性鱼类为主;刀鲚Coilia nas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似鱼乔Toxabramis swinhoni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花■Hemibarbus maculatus、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为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鱼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夏季最高,且季节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特征分析显示,鲢、鳙优...  相似文献   

4.
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都有它独特的生态特点,即使同一种鱼,由于地理分布不同,生活习性也会有差异,这是有机体长期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结果。生活在天然水体中的各种鱼类不是孤立的,它们和水域环境之间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有食性关系、生殖习性关系和栖息场所关系,栖息场所的关系实际上是因食性和生殖习性等关系而转移的。  相似文献   

5.
<正>经济鱼类资源丰富,获取方式简便,经济效益可观,在很多地区广泛养殖。新时期,中国水产品养殖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养殖效益不断提高。中国经济鱼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与开发价值较高,营养丰富,可较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养殖工作存在一定风险性,需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才能保证鱼类良好生长发育,促进鱼类养殖工作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经济鱼类养殖技术要点,以期为经济鱼类养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鱼类年龄的测定是渔业生物学上一个重要问题。在渔业生产实际工作中,也常常要求准确的鉴别鱼类的年龄。根据鱼类鳞片测定鱼的年龄,过去,在国内外,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但都必须借助于生物解剖镜条件下,按一定的程序,在室内进行。这样的观察条件,目前在各生产单位还是比较困难的,观察的方法也不易掌握。譬如在家鱼人工繁殖,选择亲鱼时,对被选择的  相似文献   

7.
天然经济鱼类小型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既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和人类主要食物蛋白源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故保障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随着人口膨胀和社会发展,鱼类资源因人类频繁的水利活动、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而遭严重影响。各种鱼类种群被迫在日益改变的环境中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以求物种延续。鱼类资源小型化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渔业生态学现象。鱼类小型化,是我国渔业工作者对渔获物中小型鱼类比例不断增加的通称,是鱼类…  相似文献   

8.
天然经济鱼类小型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鱼类,既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和人类主要食物蛋白源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故保障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随着人口膨胀和社会发展,鱼类资源因人类频繁的水利活动、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而遭严重影响。各种鱼类种群被迫在日益改变的环境中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以求物种延续。鱼类资源小型化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渔业生态学现象。鱼类小型化,是我国渔业工作者对渔获物中小型鱼类比例不断增加的通称,是鱼类…  相似文献   

9.
10.
斑鳜外形似鳜,头部、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黑斑,体黄褐色至灰褐色,腹部黄白。在江河、湖泊中都能生活,喜欢栖息在多石砾的流水环境中,一般体长100~300毫米,肉质细腻嫩滑,养殖产量可达667平方米(1亩)150~250千克。规格在250克/尾左右的商品鱼出口韩国等地价格在140元/千克左右,国内市场价格也在70元/千克左右,属高档经济鱼类之一,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鉴别珠江3 种主要鲌亚科鱼类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尧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尧海南红鲌(Culter recurviceps)。从GenBank 和文献资料中初选3 种鲌亚科鱼类的微卫星标记、设计108 对微卫星引物、用PCR 扩增3 种鱼的基因组DNA、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选出每种鱼的特异微卫星标记、共 获得16 个特异性标记。其中、微卫星标记F-524 在广东鲂和海南红鲌中扩增的目的片段为309~320 bp、在鳊中无扩 增条带;微卫星标记L-4 在鳊和海南红鲌中扩增目的片段为160~201 bp、在广东鲂中无扩增条带;微卫星标记L-7 在广东鲂和鳊中扩增的目的片段为160~190 bp、在海南红鲌中扩增的片段为123~143 bp。3 个微卫星标记、单独使用 1 个特异性标记或几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相结合、可快速从分子水平鉴别出广东鲂尧鳊尧海南红鲌、从而解决3 种鲌 亚科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中形态比较相似、通过形态鉴定比较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哲罗鲑又名哲罗鱼,属鲑形目、鲑科、鲑亚科、哲罗鱼属。在我国境内多分布于黑龙江、图门江、额尔齐斯河等水系。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勒拿河到伯朝拉河,东欧的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上游等河流。哲罗鲑的生长速度较快,属于大型经济鱼类。一般个体在3公斤以上,大者可达50公斤,长在1米以上。肉味鲜美、细嫩,为富有营养的鱼类,也是高寒地区的特产,在产区内为珍贵的食品。哲罗鲑体长,略侧扁,呈圆筒形。头部平扁,吻尖,口裂大,端位。背部青褐色,腹部银白。头部、体侧有多数密集如粟粒状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点。产卵期雌雄体全显示出青铜色,腹…  相似文献   

13.
1.岩原鲤。岩原鲤属鲤形目鲤科原鲤属,俗称岩鲤,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在长江上游渔业中,属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岩原鲤产量不高,但它具有体腔小、肉厚质嫩、味鲜美等优点,为人们所喜爱,属中型的上等经济鱼类。岩原鲤体侧扁呈菱形,背部隆起呈弧形,腹部圆。头小呈圆锥形,吻较尖。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唇上有不大明显的乳头状突起,小鱼则完全没有。有须2对,后对比前对略长。鱼眼径约等长,眼大。侧线平直,侧线鳞43~45个。背、臀鳍刺均特别强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为北部湾鱼类年龄鉴定和渔业资源监测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对环北部湾拖网、流刺网、灯光围网3大作业类型4个季节的渔获物进行生物学采样,共采集17种具有年龄鉴定硬质的鳞片样本,经室外和室内处理,应用解剖镜和显微镜对其进行性状观察分析,并进行数码拍照研究。[结果]不同科属鱼类鳞片在鳞焦位置、前区栉节、鳞嵴形状和辐射沟数量等形态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其年轮标志也因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而呈不同形态。[结论]鳞片可为鱼类分类和年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在北部湾鱼类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花鲈花鲈属鲈形目、鮨科,俗称七星鲈、海鲈、鲈鱼,主要分布于我国及朝鲜沿海。属广温、广盐性近岸浅海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经驯化可在盐度为0.5‰以下的淡水中生长。主要摄食鱼、虾、甲壳类,一般个体0.5 ̄1.5公斤。在5 ̄38℃的海水中均能生存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4 ̄25℃。生长速度快,1龄鱼体长可达23厘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当年苗种可生长到500克/尾左右(见93页图10)。(江西省贵溪市鑫雄特种水产苗种场徐里炳邮编:335400)2.冰水皇后——七彩鲑鱼七彩鲑鱼的原生地在加拿大东部的拉布拉多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五种纯正鲑鱼之一…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是"鱼米之乡",鱼类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芙蓉鲤、三元鲤等)、鲫鱼(芙蓉鲤鲫、湘云鲫、彭泽鲫、中科三号银鲫等)、鳊鱼(团头鲂)、鳜鱼、鲶鱼(土鲶和大口鲶)、黄颡鱼、鲴鱼、鲌鱼、才鱼、加州鲈鱼和斑点叉尾鲫回等。下面将鱼类人工繁殖的基础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欧亚鲈为鲈形目鲈科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又称河鲈、赤鲈、五彩斑、五道黑等。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冷温带。我国仅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及乌伦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以前天然产量较大.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和种群退化已近消失。另外,因为营养价值高.人们对欧亚鲈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致使其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对其进行引种驯化和规模化人工养殖势在必行,前景看好。现将欧亚鲈的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流式细胞术,以鸡(Gallus gallus)血细胞DNA含量(2.3pg/2C,C指单倍体)为标准,对5种经济鱼类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三倍体兴国红鲤(triploid Cyprinus carpio var.singuonensis)、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和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的基因组大小(或称C-值)和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淡水鱼类的的C-值分别为:白甲鱼(1.18±0.01)pg,三倍体兴国红鲤(1.92±0.07)pg,胭脂鱼(2.62±0.28)pg,中华沙鳅(0.89±0.01)pg,花鱼骨(1.24±0.02)pg,C-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胭脂鱼兴国红鲤花鱼骨白甲鱼中华沙鳅。在5种经济鱼类中,除了亲缘关系很近的白甲鱼与花鱼骨(同一科)的C-值大小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的种间(不同科)的C-值大小差异显著。倍性分析结果表明,白甲鱼、花鱼骨和中华沙鳅属于二倍体,兴国红鲤属于三倍体,胭脂鱼属于四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