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农村养奶牛没形成一定的规模,饲养管理方法不科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重视牛体及环境卫生消毒工作许多农户认为牛的抗病力强,因而不重视卫生及消毒工作,导致奶牛发病死亡的事时有发生,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建议农户应搞好牛体、牛舍及周围环境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2.
许多养殖户认为牛的抗病力强,不重视卫生和消毒工作,导致奶牛发病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建议养殖户搞好牛体、牛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冬季和春季牛舍每周消毒1次.夏季和秋季牛舍每周消毒2次。饲料和饮水要讲究卫生。不饲喂霉变饲料。  相似文献   

3.
消毒意识不强 不少养奶牛户认为牛抗病力强,不需要讲究,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冬春每周对牛舍及周围环境消毒一次,夏秋每周消毒两次.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严防喂霉的饲料。  相似文献   

4.
正1)做好牛舍卫生及消毒工作,粪污应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长时间在牛舍内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2)加强通风,以降低牛舍的湿度,更换新鲜空气。对牛舍进行降温,如搭建遮阳网、增加排风扇、对牛体喷水等。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中,应以预防为主,实行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遵循正确的挤奶程序,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减少乳房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搞好环境和牛体卫生 卫生较差的环境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也是隐性乳房炎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防止细菌的繁殖是预防的关键。牛舍、运动场要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积水、泥泞。垫草应干、软、清洁、新鲜,并且要经常更换。要定期对运动场和牛舍进行消毒(可每隔15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乳房炎高发季节应加强消毒。保证有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1保持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确保牛舍、牛床设计合理并有足够清洁、干燥的垫料。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搞好畜舍的环境卫生,使畜舍通风、向阳性良好。保持牛体清洁,要定期对牛舍、牛床进行消毒(可以每隔15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及时清扫牛床及运动场的积水、粪便、污泥等。做好夏季防暑、冬季保暖,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正1)做好牛舍卫生及消毒工作,粪污应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长时间在牛舍内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2)加强通风,以降低牛舍的湿度,排除牛舍内污浊空气。对牛舍进行降温,如搭建遮阳网、增加排风扇、对牛体喷水等。3)牛舍门窗安装纱窗网,牛舍内部使用灭蚊灯或粘蝇纸等产品,定期对牛舍内外喷洒药物等,以消灭蚊蝇,减少蚊蝇给牛带来的滋扰。  相似文献   

8.
1刷试牛体(1)刷试牛体可促进牛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每天应坚持给牛上下午各刷拭1次牛体,每次15分钟。在农垦牡丹江管局某农场的奶牛小区,在相临的8栋牛舍中,每栋舍选定胎次、泌乳期相近的奶牛进行试验,分为刷拭组和不刷拭组,其他方面均相同(饲料、挤奶、管理等),每组各80头,  相似文献   

9.
1购牛前进行检疫,严防传染病侵入一定要从非疫区购牛,检疫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对口蹄疫、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副结核病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检疫。经当地检疫部门检疫后,签发检疫证明,车辆及畜体消毒后方可入场,严防传染病的侵入。2加强周边环境的灭菌消毒工作牛舍内外、道路每周用3%强力消毒灵消毒一次,牛体可用百毒杀进行消毒。每批牛出售后,应对牛舍、栏、棚、粪便、剩料、用具等物品进行全面彻底刷洗,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消毒液要随配随用,禁止不同消毒剂之间相互混用,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毒性。消毒时应认…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户养鸡在鸡病防治和饲养管理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和模糊认识,要使养鸡效益提高,必须注重科学。 一、科学饲养 1.农户养鸡规模小,大多实行散养,一户鸡发生传染病,很快造成蔓延。 2.不按科学饲料配方,容易造成饲料营养不全价。农户养鸡用料单一,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或者蛋白过高或过低,降低了鸡的抵抗力和生产能力,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重视防疫灭病 1.搞好环境卫生。一般农户对引起传染病发生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重视不够,消毒不严格按照消毒程序和步骤,造成传染病循环感染。如对场所、粪便及病死鸡处理不…  相似文献   

11.
1消毒意识不强不少养奶牛户认为牛抗病力强,不需要讲究,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冬春每周对牛舍及周围环境消毒一次,夏秋每周消毒两次,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严防喂霉的饲料。2急于求成不少奶牛户在犊牛出生未足18月龄、体重仅有250kg时就配种,第一胎常发生难产,阴户破裂,影响了下一胎正常繁殖。因此,养牛户不能急于求成,应加强犊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达到350~400kg,方可进行初配。3超量挤奶一般奶牛泌乳期为305d,而一些奶牛户对奶牛从产后一直挤到没有奶时方停止,结果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致使奶牛较难受孕进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以前常规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办法是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致使有抗奶含量居高不下,给奶牛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下面主要针对散栏式饲养和挤奶厅集中榨乳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控做以说明。1预防措施1.1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严格挤奶操作规程(1)保持牛舍卧床垫料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建议每周一次),减少对乳房的污染。(2)挤奶前要检查挤奶器电源连接是否正常,机器是否有松动、缺油,接通电源后,看机械运转是否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个体户饲养奶牛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奶牛生产的重要方式 ,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但不少个体饲养户因饲养方法不对路 ,致使养牛的经济效益难以上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清毒意识不强  不少养奶牛户认为牛抗病力强 ,不需讲究 ,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冬春每周对牛舍及周围环境消毒一次 ,夏秋每周消毒两次 ,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 ,严防喂霉变的饲料。2 急于求成  不少奶牛户在犊牛出生未足 18月龄 ,体重仅有 2 5 0kg时就配种 ,第一胎常发生难产 ,阴户破裂 ,继发子宫内膜炎 ,影响了下一胎…  相似文献   

14.
(一)场址的选择与布局要利于防疫 牛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宽阔之处,位置要远离交通要道、医院、工厂、居民区1 000米之外。牛场应有围墙,生产区、办公室、生活区要分开,各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贮粪场、病牛舍、兽医室要设在牛舍200米以外下风向偏僻处,以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 (二)建立消毒制度 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场工作。场内所有工作人员及车辆必须从消毒池地经过。牛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无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乳业》2011,(3):39-39
本刊讯:一、环境美。相较其它季节,夏季更要改善牛场的小气候,保持牛体和牛舍环境卫生。在牛舍和运动场周围植树遮阳,既可减少太阳辐射,又可美化环境。此外,要加强消灭蚊蝇和其他昆虫,保持牛体、牛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污水。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个体户饲养奶牛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奶牛生产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但不少个体饲养户因饲养方法不对路,致使养牛的经济效益难以上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消毒意识不强不少养奶牛户认为牛抗病力强,不需讲究,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冬春每周对牛舍及周围环境消毒一次,夏秋每周消毒两次,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严防喂霉变的饲料。2急于求成不少奶牛户在犊牛出生未足18月龄,体重仅有250千克时就配种,第一胎常发生难产,阴户破裂,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了下一胎正常繁殖…  相似文献   

17.
1抓好牛舍卫生养好奶牛必须搞好牛舍卫生。①及时清除牛舍内外、运动场上的粪便及其他污物,保持不积水、干燥。②奶牛舍中的空气含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如果浓度过大、作用时间长,会使牛体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升高等。所以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及时排出污浊空气,不断进入新鲜空气。③每次奶牛下槽后,饲槽、牛床一定要刷洗干净。清除出去的粪便及时发酵处理。④牛舍内的尘埃和微生物主要来源于饲喂过程中的饲料分发、采食、活动、清洁卫生等,因此饲养员应做好日常工作。⑤种树、种草(花),改善场(区)小气候。绿化环境,还可以营造…  相似文献   

18.
我县的部分鲜牛乳是由农户家养乳牛生产的。牛舍大都紧靠居民区,拥挤不堪,舍内的卫生条件较差,防疫观念淡薄,这些情况严重影响着鲜牛乳的卫生质量。为此本人认为要提高鲜牛乳质量须采取下列措施。1 搞好乳牛的防疫工作 乳用畜身体必须健康,无乳房炎及其他疾病。要求每年3~4月预防接种1次炭疽芽孢杆菌疫苗。每年春秋季进行布鲁氏菌及结核杆菌检疫并及时处理病牛。平时保持牛舍的环境卫生及空气新鲜,每旬1次牛槽消毒,每月1次牛舍消毒。2 搞好挤乳前后的卫生 2.1 每天清晨应清洗牛体,清除牛舍粪便,清洗料槽后给料。每次挤乳前1h,应清洗牛…  相似文献   

19.
一要搞好羊舍环境卫生.羊舍环境卫生好坏,与疫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环境污秽,有利于病原体的孳生和疫病的传播.因此,羊舍、场地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坚持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及污物,将粪便及污物堆积发酵,30天左右可作为肥料使用.要加强消毒工作,冬季每月消毒一次,春秋季每半月消毒一次,夏季每周消毒一次.育肥前后均要空圈一段时间,并彻底消毒.消毒药品要按说明多品种交叉使用.  相似文献   

20.
西南山区湿度相对大,冬季环境温度下降,湿冷的气候导致育肥牛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率降低、怀孕母牛流产、犊牛断奶成活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养牛效益。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养牛生产技术指导和常见生产误区,就牛的舍温保障、饲料营养、饲喂管理、驱虫、消毒等方面对我国西南山区冬季养牛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简要总结,以供养牛场(户)生产参考。1保障牛舍温度 如肉牛舍的温度在2℃以下,牛体就会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降低增重,机体免疫抵抗力下降。因此,冬季保持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要确保牛舍顶棚不漏雨雪,保证门窗要挂帘,四壁不漏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