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还田机在水田耕整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埋草覆盖装置,集旋耕、碎土、切草、埋草和平整土地等功能于一体,特别适用于在联合收割机收获后留秸秆和高留茬的水田进行整地及秸秆还田作业,是提高工效、抢抓农时、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保水保肥、节本增产,实现水田秸秆还田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在作业时应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旋埋机南方水田整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将秸秆还田技术与使用水田旋耕埋草机技术相结合获得最佳效益的技术。旋耕埋草机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工具。它是一种旋耕与埋草同时作业的水田耕作机具,将农作物秸秆完整地直接进行埋覆,省去了切铡等秸秆处理...  相似文献   

3.
该机为江苏省农机推广站和徐州市农机推广站(联系电话:0516-5752638)联合研制的一种集掩埋秸秆、旋耕、碎土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秸秆还田机具,广泛适用于水田旋耕埋草作业。  相似文献   

4.
水稻在我省年种植面积在266.7万hm~2以上,水稻秸秆还田是农业生产上一项新技术,它通过机械将收获后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沤成有机肥料,是一种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办法,对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农-12K手扶拖拉机是我省水田机械化耕整地的主力,保有量25万多台,但其原配套的旋耕机易缠草,不适宜水稻秸秆还田耕整作业,后经中山市农机部门研制出lBSQ-69型水田驱动耙,进行水稻秸秆还田作业,埋草覆盖功能较旋耕机好,推广后沿用至今。近年来,我省水稻联  相似文献   

5.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秸杆还田技术是在作物收割后 ,土壤经灌水软化和施肥后 ,使用水田埋草旋耕机、反转旋耕灭茬机等水田埋草整地机械将秸秆、瓜藤、绿肥和田间杂草等埋压还田 ,以达到水稻栽植的耕整要求。2优点1)增产。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 ,梅州市兴宁、蕉岭、梅县等县(市)推广了“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沃土技术” ,实施面积2 07万hm2(31 12万亩) ,经省、市、县有关部门专家验收 ,平均(1/15)hm2(1亩)增加产量36 4kg。2)沃土。经省农科院土肥所测定 ,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土壤肥力 ,比…  相似文献   

6.
水田埋草旋耕机是一种集埋草、碎土、旋耕为一体的新型耕作机具。该机具是四川省都江堰市农机局科技人员为实施国家“八五”期间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之一——“秸秆还田”,经多年努力研制成功。1992年通过四川省同行专家论证。1993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1994年和1995年,先后通过四)I省级及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委和十二个省(区)的领导、专家现场验收,“秸秆还田”项目验收合格,其采用的秸秆还田技术措施有突破性发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机具属系列产品,凡进行水田族耕作业的各型拖拉机均可配套,使用该机具的具…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目前与大、中拖配套的水田秸秆还田机作业性能指标及采标情况,并通过对2005~2007年集中进行的20个企业30个不同型号、结构还田机产品作业性能指标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水田秸秆还田机作业性能指标制定建议:耕深≥12cm、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3cm、地表植被分布地表无明显的秸秆堆积现象,取消起浆溶度指标。  相似文献   

8.
1GSJ系列水稻高留茬还田整地机。是目前黑龙江垦区先进的水田整地机械。2005年春季,黑龙江省普阳农场引进了20台应用推广,使用效果良好。该机有别予旋耕机、搅浆平地机.其特点是:一是不缠草。刀片刃日为空间一条曲线。尖部圆滑联结。合理的滑切角确保刀片能从秸秆根茬中滑脱,刀片不缠草。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水田耕整地作业效果,研制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具。介绍水田秸秆还田的类型及质量要求,总结国内外水田秸秆还田机具的研究进展及主要成果,为提高相关技术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1GH系列水田秸秆还田机是由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研究开发的新产品。现有175型、180型、200型及220型,可与多种型号拖拉机配套使用。该机采用了复合式埋草刀具和弹性拖板装置。集旋耕、碎土、切草、埋草和平整土地一体。可直接将稻、麦的整秸秆、高留茬或绿肥等农作物茎秆一次性直接埋覆还田。秸秆还田有利于插秧机和人工栽植水稻。另外,该机通过更换刀具,可适用旱地旋耕,从而实现了以一机多用功能,有利于提高机具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概况,详细阐述了目前推广应用的水稻、小麦、玉米等秸秆还田机械,小麦秸秆水田机械化还田配套技术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工艺路线,分析了现有秸秆还田机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今后秸秆还田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耕作制度为稻麦轮作。机械化秸秆还田的主要技术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稻麦秸秆粉碎后直接耕翻入土。也有采取将机械脱粒后的麦草秸秆抛撒田间,并在灌水软化土壤和施肥后用水田埋草机、埋茬起浆整地机在水田中作业,达到埋茬整地的目的。我省自1995年起开始布点试验秸秆还田机械,到2000年底,各类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已达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婺源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为配合全县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启动了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示范试验,并在2001~2002年,承担了农业部农机化“丰收计划”项目,其中稻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在县土肥能源环保站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年的定位试验,初步验证了稻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可行性,以及稻秆还田对植株钾素营养、土壤肥力增产效果的显著影响。1稻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规范1.1试验机具选择在旋耕机和水田驱动耙的基础上,改进设计水田埋草旋耕机、水田埋草驱动耙,通过改变刀具的角度、位置,提高传动转速、改进工作部件的…  相似文献   

14.
王薇 《四川农机》2000,(5):24-25
作为成都市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项目承包的负责人和参与者,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成都市秸秆禁烧工作中的推广应用谈点自己的体会及认识。 一、成都市推广机械化秸杆还田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90年代初期,成都市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改造低产田配套进行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探索,通过机械作业,将秸秆粉碎直接翻耕入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1992年,都江堰农机推广站科技人员研制成功 1GM系列水田埋草旋耕机。该机能够直接配套在各型拖拉机上…  相似文献   

15.
1GH—175型水田秸秆还田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GH—175型水田秸秆还田机可与37~48kW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通过采用复合式刀具和弹性拖板装置,集旋耕、碎土、切草、埋草和平整土地于一体,采用该机作业,可将稻麦的整秸秆、高留茬和绿肥等农作物秸秆一次性直接埋覆还田,是提高工效、抢抓农时、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保水保肥、节本增产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1作业技术规范1.1适量还田。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秸秆的产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全部用于还田,容易出现烧苗现象。因此,秸秆还田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量为好,一般控制在3000~5250kg/hm2范围内为…  相似文献   

16.
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南方多熟制稻作区秸秆难以用人畜力及常规机械埋覆还田的生产实际,研制了1GMC-70型船式旋耕埋草机.该机由船式拖拉机(机耕船)和悬挂于船尾的左、右旋螺旋埋草刀辊组成.机组前进时,机耕船船底板将秸秆压伏于地表;船尾刀辊回转,将稻秆、麦秆、油菜秆、绿肥、杂草等秸秆及植被埋覆还田.经试验表明,该机平均耕深可达117 mm;秸秆覆盖率95.6%,生产率0.133~0.167 hm2/h,适用于泥脚深度350 mm以下、秸秆高度700 mm以下的水田耕整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
1GH-75型水田秸秆还田机是由徐州市农机推广站与江苏省农机推广站联合开发的新产品。该机可与37~48kw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通过采用复合式刀具和弹性拖板装置,集旋耕、碎土、切草、埋草和平整土地于一体,适用于在联合收割机收获后的麦、稻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双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原公安县通用机械厂)创建于1980年8月,于1996年8月由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公司集农业机械及其配件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于一体,属科技创新型企业。注册商标"双羽"牌及"水田王",专业生产具有自已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水田系列秸秆还田复式旋耕机、旱地系列秸秆还田复式旋耕机荣获国家15项专  相似文献   

19.
1秸秆还田机类型秸秆还田机是在旋耕机基础上根据生产需要而开发的一种适用于秸秆还田的田间作业机具。按工作原理和结构可分为秸秆粉碎还田机、双轴秸秆还田机、反转秸秆还田机和水田秸秆还田机。(1)秸秆粉碎还田机(见图1)。采用皮带侧边传动,通过刀轴的高速旋转带动刀轴上的动刀与罩壳上定刀的相互作用实现秸秆的粉碎和抛撒。动刀主要有锤爪、弯刀和直刀三种型式。锤爪式动刀体积大,排列简单,需锤爪数量少,但寿命长,作业粉碎效果好,粉碎后的秸秆以丝絮  相似文献   

20.
一、秸秆还田七法 1.秸秆机械化还田.将农作物秸秆整株(或留高桩)比较均匀地撒布于田间,灌水泡田,用水田旋耕机耕田埋草. 2.冬季作物免耕直播晚稻秸秆覆盖还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