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0 g/m2、66.7 g/m2、50 g/m2、40 g/m2和33.3 g/m2 0.5%茚虫威饵剂灭治红火蚁,药后10 d,活蚁丘的防效为100%;药后20d,100 g/m2的防效仍为100%,在红火蚁的防治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红火蚁诱杀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阿维菌素、吡虫啉、锐劲特3种药剂与饼干粉、玉米粉、鱼粉、小颗粒乳猪饲料配制的7种诱杀剂和红火蚁克星Ⅳ型、地安灭蚁净处理红火蚁蚁巢试验证明:9种诱杀剂均能在4~7天内基本杀灭蚁巢内的工蚁、兵蚁、有翅繁殖蚁和蚁后,可应用到红火蚁诱杀处理中,尤其是地安灭蚁净对红火蚁引诱力强,适合红火蚁搬运,是防治红火蚁的理想诱杀剂。  相似文献   

4.
正为探索桂中地区红火蚁更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2013年5月11日,作者选用4种饵剂,进行防治红火蚁的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地点选择在来宾市桂中大道和华侨大道两侧的绿化带、中间隔离带上的红火蚁发生区进行。所有试验的红火蚁蚁丘都是在草地上的0.5~2.5a活蚁丘(活蚁丘指的是受到扰动后60秒内有1头以上红  相似文献   

5.
利用对白蚁有引诱作用的几种物质进行不同的配比,对白蚁的食物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室内结果表明,在5种配比中TB04的效果最好,其取食率、泥被面积及泥被覆盖率分别达到47.74±4.69、8.06±0.18和89.53±1.96。室外诱集试验表明,TB03、TB04均有较好的效果。温湿度试验表明,大家白蚁的取食的最佳温度为22~27℃,湿度大的条件下的诱集效果明显高于干燥条件下的诱集效果。诱集时间试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诱集效果逐渐明显,72h诱集数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究了2.15%吡虫啉、0.05%茚虫威、0.3%氟虫腈和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等4种不同有效成分的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4种饵剂处理两次施药后均可有效灭除红火蚁蚁巢及工蚁,第一次施药后7 d,以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最高,达82.06%,2.15%吡虫啉防治效果最低,为56.4%;第二次施药后28 d, 0.05%茚虫威、0.3%氟虫腈和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均达92%以上。综上,0.05%茚虫威、0.3%氟虫腈、0.45%胺菊酯+0.05%氯氰菊酯可有效防治红火蚁,建议在生产中轮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几种毒饵对红火蚁的室内诱杀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维菌素、吡丙醚、氟虫腈、吡虫啉、毒死蜱和氟磺酰胺等6种毒饵在室内对红火蚁进行诱杀实验结果表明:氟磺酰胺和吡丙醚的药效均属于慢性,较适于作为红火蚁防控根除的诱杀毒饵药剂;阿维菌素和吡虫啉的药效介于急、慢性之间;而氟虫腈、毒死蜱属于急性毒杀药剂,不适于作为红火蚁诱杀毒饵.其中0.5%氟磺酰胺饵剂作为广西红火蚁发生区的面上防治药剂已取得显著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1%氟虫胺RG采用蚁丘施饵法,在100 g/m2、66.7 g/m2、50 g/m2、40 g/m2和33.3 g/m2下防治红火蚁,结果表明,药后12 d,对活蚁丘的防效为100%;药后25 d,100 g/m2、66.7 g/m2、50 g/m2用量下的防效仍为100%,在红火蚁的防治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灭蟑螂饵剂灭治蟑螂药效试验林日钊(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长期单一使用速效药剂防治蟑螂易使其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蟑螂的再增猖獗。近年,慢性灭蟑螂饵剂异军突起,并已在世界部分发达国家普遍应用。为了探讨慢性灭蟑螂饵剂的药效,作者于1991年进行了防治试...  相似文献   

10.
黄俊  陆永跃  许益镌  曾玲 《植物保护》2009,35(3):145-148
试验研究了0.045%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5 d后0.045%茚虫威饵剂3、4、5 g/巢和0.015%多杀菌素饵剂15 g/巢处理的活动蚁巢减退率分别为90.2%、95.0%、97.5%、82.1%,工蚁减退率分别为84.4%、84.2%、90.2%、80.6%,蚁群级别降低率分别为97.7%、99.3%、100%、96.7%。提出了包括活动蚁巢数量、工蚁数量和蚁巢结构变化等方面的评价药剂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红火蚁克星对入侵红火蚁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一年来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红火蚁克星对红火蚁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施药后4d,红火蚁全巢死亡率达83.33~92.31%,施药后7~10d全巢死亡。施药后90d和180d监测结果表明,诱测点在6个月内未出现新的蚁巢。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一种适用于红火蚁检疫和监测的饵剂,设计出红火蚁检疫监测盒,本文在室内试验盒和集装箱内开展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以鱼粉、鱼蛋白胨、蜂蜜、花生油按比例组合制成胶状剂型的饵料在1.8m内对红火蚁有较好诱集效果。集装箱试验表明,在虫口密度≥7头/m3时,距虫源释放点3.3m6、.6m、10m处均有诱集效果,集装箱两侧监测盒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位置,且在6h后诱集虫口数达到一个高峰,可作为口岸检疫应用的推荐时间。带废纸集装箱试验表明,当虫口密度为9头/m3,距虫源释放点约6.0m的监测盒6h的检出率约达71%。因此,推荐在集装箱、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上两侧放置2~4个监测盒,4~6h后检查效果可作为红火蚁检疫及其监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联杯法等室内测定了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力、毒杀速度及其传导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供试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性、毒杀速度显著优于正舒(对照药剂).红火蚁觅食到供试饵剂的初始时间为2.00 min,与正舒的2.33 min达显著差异;供试饵剂处理后24 h的工蚁死亡率为80.65%,显著高于对照饵剂的50.15%;72 h的工蚁死亡率即达到100%.联杯法测定结果表明,0.05%氟虫腈杀蚁饵剂能通过工蚁的取食和交哺行为进行传导.供试饵剂受药杯中工蚁、幼蚁和蚁后3 d后死亡率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饵剂.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引诱性强、对红火蚁具有高胃毒、高传导毒杀活性,可适用于防控入侵红火蚁.  相似文献   

14.
选用阿维菌素、吡丙醚、氟虫睛、吡虫啉、毒死蜱和硫氟磺酰胺等6种毒饵在室外对红火蚁进行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起效,21d后防效达42.7%,35d后达100%。  相似文献   

15.
在西昌市试验了4种登记用于红火蚁防控的杀虫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控效果。结果表明:茚虫威饵剂施用24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1.5%和96.5%,在另一时间段氟蚁腙饵剂施用23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为62.3%和77.0%,以上两种杀虫剂分别施用5次后对蚁巢和工蚁的防效都超过97%,适合在西昌市推广应用。高效氯氰菊酯粉剂施用24 d后对蚁巢和工蚁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7.5%和76.0%,其杀灭速度较快,适用于应急防控。  相似文献   

16.
应用0.5%硫氟磺酰胺、0.25%氟虫胺及1%乙酰甲胺磷饵剂在红火蚁高发区防治红火蚁。试验结果表明,0.25%氟虫胺和0.5%硫氟磺酰胺饵剂处理7d后,活动蚁巢数就开始减少,35d后3种饵剂都能达到防治蚁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用猎蝇饵剂、敌敌畏和阿维·高氯不同组合配药对橘小实蝇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果实套袋、猎蝇饵剂+敌敌畏和猎蝇饵剂等3个处理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96_3%、93.6%和93.1%,均达93%以上,其次是阿维·高氯和敌敌畏2个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87.3%和78.77%。因此利用生物农药猎蝇饵剂防治橘小实蝇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红火蚁化学防控提供新药剂,本文测定了氟啶虫胺腈对红火蚁中、小型工蚁的毒杀活性及行为能力的影响作用。制备了不同浓度的氟啶虫胺腈饵剂,分别测定其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以及对抓附能力、攀爬能力和行走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0.01%、0.02%、0.03%的氟啶虫胺腈饵剂处理5 d后,小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5.18%、66.66%、100.00%,抓附率分别为65.00%、31.67%、0.00%,攀爬率分别为55.00%、31.67%、0.00%,行走率分别为61.67%、30.00%、0.00%;中型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2.47%、55.06%、100.00%,抓附率分别为68.33%、33.33%、1.67%,攀爬率分别为63.33%、33.33%、0.00%,行走率分别为61.67%、30.00%、0.00%。在设计剂量下,氟啶虫胺腈饵剂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且对其行为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 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 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 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 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 所有处理均有新蚁巢出现, 施药后5~10 d, 新蚁巢大量出现, 随后蚁群趋向稳定, 新增蚁巢减少, 至处理后25~30 d, 再次出现新蚁巢。0.1%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在施药后5 d出现8个新蚁巢, 药后10 d和30 d分别又新增5个蚁巢, 其他时间新增蚁巢数较少。按处理剂量, 药后30 d, 2种药剂15 g/巢处理出现的新巢数量均显著高于25 g/巢处理。0.1%茚虫威15 g/巢处理, 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高达124.98%, 0.08%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为89.05%; 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处理, 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分别为12.00%和51.34%。施用15 g/巢饵剂后2 d开始有大量工蚁尸体被丢弃, 至药后4 d弃尸量达最大值, 0.08%和0.1%茚虫威饵剂处理弃尸量分别为330.5头/巢和300.2头/巢, 随后呈逐步下降趋势, 至14 d, 弃尸量降至最低。施药后8 d内弃尸量达总弃尸量75.26%以上, 至药后10 d, 已达总弃尸量的90.08%以上。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的处理新蚁巢出现较少, 表明施用相对低剂量的饵剂, 更容易引起蚁巢迁移。红火蚁的弃尸行为主要发生在饵剂施用后的前8 d。  相似文献   

20.
聪绿果实蝇饵剂是一种防治橘小实蝇的新型饵剂,在天峨县龙滩珍珠李果实膨大期进入转色期之前开始使用,连续3次,平均虫口减退率达80.47%,平均虫果率控制在3.12%.饵剂使用便捷,防治效果好,且不接触果实,还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