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木胸径生长规律和分化特征,确定了间伐起期和间隔期。利用林木冠幅与胸径生长的相关规律,计算出不同经级林分适宜的密度指标,作为确定间伐强度的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在湖北亚高山丘陵区及其附近的相似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7 ̄9a生时宜进行首次间伐,经4 ̄6a后再进行第2次间代。  相似文献   

2.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本州岛中部山区,属温带喜冷湿树种,广泛分布于北纬35°08′-38°05′的寒冷和高海拔地区。湖北省建始县从1957 年引种日本落叶松,1958年育苗, 1960年开始造林,至今已经历40多年。实践表明,日本落叶松在建始具有速生、抗雪折、抗病虫、木材耐腐蚀等优良性状,适合于在海拔  相似文献   

3.
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幼龄林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八五"期间设置在湖北大老龄林场的日本落叶松幼龄林进行了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量、不同N、P配比、不同施肥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日本落叶松幼林及其后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日本落叶松幼龄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 N、P比不同对施肥后3年内的日本落叶松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各生长量随N肥施用比例的减少、P肥比例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至1998年(12年生),N、P比为1∶ 0的高、径、材积分别比N、P比为1∶1的提高5.79%、6.58%和19.38%;施肥次数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很小,与1次施肥相比,2次施肥既起不到增产效果,又增加了营林成本.施肥量为25g·株-1、仅施N肥并1次施入的各年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多数组合,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其它处理提高16.7%、9.7%和26.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60株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样木生物量的实测数据,分析不同林龄条件下立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并应用度量误差方法建立立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树叶、树枝、树皮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随林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干材占总生物量的比值随林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筛选出总生物量与各分量最优独立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三级控制的方法建立生物量相容性模型,并采用加权回归方法消除总量和各分量模型的异方差。建立的总量、地上部分、树干、干材、树皮生物量模型,其R2均大于0.9;树根、树冠、树叶和树枝生物量的R2略低,介于0.7 0.9之间。通过独立样本对模型的相容性和预测精度进行检验,各分量预测值所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之和为1,模型完全相容;根、冠、叶和枝的模型预测精度略低于90%,其他部位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在95%以上,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兴安落叶松的生物量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均匀设置了60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内又设置9个灌草小样方,对单木、灌草和林分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并建模,再通过检测样地验证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寒温带地区,对兴安落叶松以D2H为参数的模型预测精度普遍高于仅以D为自变量的模型;幂函数B=3.7×(D2H)0.95拟合效果最佳,其R值和F值分别达到0.92和857,在统计上表现为极显著回归;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估计误差和取样精度密切相关;在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可以剔除无效变量和冗余信息;在建立的模型中,树干生物量的估测精度最高(95.78%);树冠生物量精度次之(94.36%);林下灌木和草本层的估测精度较低。通过联合估计得到的林木、树皮、树叶和森林总生物量模型分别达到94.3%、91.22%、90.34%和93.43%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对"八五"期间在湖北省宜昌市大老岭林场按4×3析因设计的日本落叶松不同整地与抚育方式试验林15 a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及其交互作用对日本落叶松历年生长量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该区发展短轮伐期纸浆用材林提出了适宜的整地、抚育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日本落叶松生长和造林保存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造林次年高生长量影响显著,对15年生蓄积量的影响也达10%的显著水平,A1(60 cm×60 cm×35 cm)的造林次年高生长、15a蓄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15年生时A1的胸径、树高、单木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6%、3.61%、12.29%和38.98%.抚育方式对造林后第3年保存率的影响达10%的显著水平,B2(7月上旬挖坑除草1次,在8月中旬再全面割灌1次的抚育方式)的保存率显著高于B3(8月上旬全面割灌1次的抚育方式),但3种抚育方式对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尽管整地方式与抚育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各年生长量的影响并没有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但整地抚育组合A1B2的各年生长量均高于其它组合,15年生时其胸径、树高、材积和蓄积量比A0(对照)B2分别提高12.56%、14.65%、53.13%和68.16%,且A1B2的净现值最高,资金利用效果也较好;而A3B3的盈利率最高,其净现值也高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北亚热带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木胸径生长规律和分化特征,确定了间伐起始期和间隔期。利用林木冠幅与胸径生长的相关规律,计算出不同径级林分适宜的密度指标,作为确定间伐强度的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在湖北亚高山丘陵区及其附近的相似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7~9a生时宜进行首次间伐,经4~6a后再进行第2次间伐。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宿以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原产日本本州岛,在世界范围内引种有近150年的历史,并已证明是北半球有巨大生产潜力的世界性用材树种[1]。我国最早引种日本落叶松是在1884年,...  相似文献   

9.
不同营林措施对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量集约经营和一般经营的日本落叶松标准木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并据此分析测量两种不同经营措施的全体生物量,显示出集约经营和一般经营的日本落叶松造林差异很大,集约经营的措施可以促进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迅速生长,单株及全林产量大幅度提高,是提高林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生物量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型分析法研究了长白山地区长白落叶松的地径(D0)、胸径(D)、树高(H)、枝下高(h)、冠幅(cr)等因子与各器官生物量、总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器官及总生物量模型以非线性回归为主,最优模型为:树干生物量Wt=3.05e-005D2H+0.008,树冠生物量Wcr=7.35e-005(D2H)0.805,树枝生物量Wb=-1.3e-010(D02H)2+4.13e-005D02H+0.042,树叶生物量Wl=5.09e-005(D2H)0.679;总生物量Wab=9.23e-005(D02H)0.839。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当前我国造纸原料市场和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木材的纸浆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纸浆材林的经营措施,进行了应用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介绍了1989~2004年间进行的日本落叶松家系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差异大,相关关系紧密,从日本落叶松59个家系中,选育出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20个,占1/3,比对照材积提高22.9%。  相似文献   

13.
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日本松落叶松是我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经过7a造林试验,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林分稳定且长势较好;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在生长态势、抗病虫害和生态保护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厚朴与日本落叶松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应用厚朴与日本落叶松混交模式在高寒山区的不同地类、不同坡位和坡向造林后三年生幼树生长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地类、坡位和坡向等因子对造林成活率、幼树的高生长和地径粗生长影响显著。在造林地类中,以坡耕地造林的幼树生长明显优于荒山荒地的;在荒山造林中,坡位和坡向对幼树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在阴坡的山下部环境中厚朴生长最好,阳坡的中、下部环境中日本落叶松生长效果最好,其它坡向坡位次之。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树龄和不同部位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糖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大,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和1%NaOH抽出物的含量增加;灰分含量逐渐降低;聚糖组成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降低,半乳糖含量增加。从化学组成分析看,12年生和15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比20a以上树龄的更适合用作造纸原料。与兴安落叶松相比,日本落叶松的水抽出物与1%NaOH抽出物含量较低,聚糖中葡萄糖含量较多而半乳糖含量较少;从化学组成来说,日本落叶松木材是一种优于兴安落叶松木材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在甘肃小陇山林业局麦积山景区内的退耕还林地上对所栽植的日本落叶松林采取标准调查法,共设置了667 m2大的标准地8块,对标准地内树木进行每木调查,并做解析木.选用直线回归方程y=a bx预估各龄阶样木带皮胸径生长过程;用二次抛物线方程y=a bx cx2预估各龄阶样木树高生长进程,用幂函数y=axb预估林木材积,并对林分蓄积量进行预测.结果认为研究的日本落叶松幼林生长、发育良好,生长速度快,达到了速生丰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太子河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Richards、Gompertz、Mitscherlich、Schumacher、修正Weibull等6种理论生长方程,建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胸径生长拟合方程为D=76. 084-77. 406exp(-0. 016A),树高生长拟合方程为H=25. 663exp[31. 488exp(-0. 088A)],材积生长拟合方程V=317. 355[1-exp(-0. 002A)^(2. 262),各方程拟合效果均显著。使用未进行建模的19株日本落叶松解析木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t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5),能够较好地预测林分的生长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10 a的营造纯林、与枫香混交造林、与鹅掌楸混交造林的对照试验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与枫香、鹅掌楸等阔叶树混交造林,既能改善林地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落叶松林分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病虫和风雪危害,增强落叶松林的抗灾能力。日本落叶松适宜和喜光、深根性的中山速生阔叶树种(常绿阔叶树或常绿落叶阔叶树)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日本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繁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