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密市在退耕还草,增加人工草地的草业结构调整中,紫花苜蓿被列为首选牧草品种之一,其生产技术要点如下: 1种子田耕作  相似文献   

2.
王娟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2011,31(2):41-43,48
以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机械法、98%浓硫酸处理法和不同浓度NAA引发处理法研究打破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标准发芽法测定的发芽率仅为37%,各处理对破除种子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划破种皮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92%,其次是98%浓硫酸浸种30 min,发芽...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苜蓿种子的形态特点,营养组成,影响其生理变化的因素及种子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系,对苜蓿种子的贮藏及提高种子的活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苜蓿切叶蜂及其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被誉为“牧草之王”,在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紫花苜蓿的种子生产却受到自身花器结构的限制,导致种子产量低、品质差,无法满足日趋增加的市场需求。苜蓿切叶蜂(Melitte leporina panzer)在采集花粉的同时能够打开苜蓿的花器,完成异花授粉过程,可以明显提高苜蓿种子的产量和品质。这一现象自被发现之日起,便被广泛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是目前全世界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它不但是一种高植物蛋白优质饲料,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养地、肥地的绿肥植物。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对苜蓿种植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管理粗放,致使种子的产量较低,使种子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是目前全世界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它不但是一种高植物蛋白优质饲料,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养地、肥地的绿肥植物。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对苜蓿种植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管理粗放,致使种子的产量较低,使种子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为了搞好苜蓿种子的生产,笔者现将苜蓿种子的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技术 (1)选地。紫花苜蓿根系发达,人土深,抗旱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可筛选出耐盐品种。方法:通过种子发芽的培养,发芽势、发芽率、幼根生长量、苗高的综合调查分析记载。结果:8个苜蓿品种中青睐苜蓿和恺撒的耐盐性最强,其次是金皇后和友谊苜蓿,龙牧801和首领苜蓿的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8.
薛勇 《牧草与饲料》2007,1(3):23-24,39
探讨研究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可筛选出耐盐品种。结果表明,8个苜蓿品种中青睐苜蓿和恺撒苜蓿的耐盐性最强,其次是金皇后和友谊苜蓿;龙牧801和首领苜蓿的耐盐性弱。  相似文献   

9.
应用20%聚乙二醇(PEG)、2%KNO3、2%KNO3-KH2PO4和H2O引发液对紫花苜蓿进行引发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品种水引发处理对提高茎长比用PEG处理的效果更好.有利于提早收获:PEG处理可增加维多利亚和WL323两品种苜蓿的根长;"维多利亚"品种的PEG引发效果最明显.发芽率从66.4%提高到了80.5%,种子活力比对照组提高42%.在无土栽培苜蓿苗生产的总产量上,PEG和水处理无差异.说明水引发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不同行距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进行了不同的行距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的种子产量、有效分枝数/m2、花序数/m2、豆荚数/m2、种子数/荚、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对各行距处理下的种子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行距100 cm处理下紫花苜蓿种子产量最高,40 cm处理种子产量最低;由通径分析结果得出,每平方米有效花序数和豆荚数对种子产量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紫花苜蓿种子(Medicagosativa)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做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种子的粗蛋白含量为31.63%,粗脂肪含量为9.85%。脂肪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40.13%。此外,紫花苜蓿种子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23种矿质元素,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40.57mg/g。因此,紫花苜蓿种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的营养保健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花苜蓿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再生性强的优质豆科饲草,一般年刈割3~5次,刈后一周内便可恢复生机,利用年限长达8~10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苜蓿栽培面积 1997年为 183万hm2 ,甘肃省近年来维持在 37~ 40万hm2 ,是我国栽培苜蓿面积最大的地区 ,占全国种植面积的 2 8%~ 30 % ,也是我国生产苜蓿种子最多的地区 ,年产种子约 30 0万kg ,除满足本省需要之外 ,每年约有 10 0~ 2 0 0万kg种子销往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区。主要是陇东苜蓿、陇中苜蓿和天水苜蓿等地方品种。优良的育成品种由于种子繁殖工作赶不上去 ,尚占很少比例。甘农三号紫花苜蓿是通过引种国内外丰产品种 ,选择优良单株。扦插成无性系。经过多元杂交和配合力测验 ,由 7个优良的无性繁殖系合成的…  相似文献   

14.
种子丸衣化技术在紫花苜蓿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不同处理的紫花苜蓿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在田间调查了幼苗高度、密度、鲜草产量、根瘤菌接种数.试验表明,出苗30天后,丸衣化处理的生长高度为22.3cm,极显著地(P<0.01)高于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在出苗密度上,播量为5.25kg/ hm^2丸衣化处理的苜蓿与播量为7.5kg/hm^2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的苜蓿基本相当.在鲜草产量上,丸衣化处理(251.5g/ m^2)低于未丸衣化但亩施复合肥10kg的处理(310g/m^2),但高于未丸衣化亩施消毒鸡粪10kg的处理(158 g/m^2).丸衣化处理后根瘤菌接种率(50.00%)是未丸衣化处理根瘤菌接种率(19.23%)的2.5倍.  相似文献   

15.
黄花苜蓿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17.
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用紫花苜蓿与种用紫花苜蓿在栽培技术上有很多是相同的,诸如土壤耕作、播种期等方面,但它们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种用紫花苜蓿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种子产量的高低与蜂类采蜜传粉的多少有极大关系。它是自交不孕或自交亲合力很低的异花授粉植物,而且是虫媒花,靠蜜蜂及野生蜂采蜜传粉授精。而蜂类采蜜传粉又与植株生长状况、密度、通风与否有关。生产紫花苜蓿种子,一方面要防止杂草和病虫的危害,使紫花苜蓿植株个体发育良好、健壮;另一方面种子田的密度要适中,不疯长,不倒伏。为此要采用以下生产技术:种用紫花苜蓿一般采用条播,每公顷播种量…  相似文献   

18.
萝卜芽菜是萝卜种子经催芽培养、子叶展开即可食用的一种食药兼优的蔬菜。其色泽翠绿、品质柔软、带有辛辣和甜味,风味独特,深受消费的青睐。萝卜芽菜的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钙、镁、铁等矿物质,具有健胃消食、顺气利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毒等功效,有“营养保健菜”的美称。栽培萝卜芽菜,室内和保护地均可。  相似文献   

19.
内生根瘤菌在苜蓿芽苗与种子内的数量及优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内生根瘤菌在11个苜蓿品种种子和芽苗中的存在部位与数量,并对游客苜蓿胚珠、幼嫩种子及芽苗内的根瘤菌含量和在可检出菌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种子间根瘤菌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但其分布部位和比例基本一致,即主要存在于种皮内,而在子叶及胚中分布极少;游客苜蓿胚珠受精后开始有根瘤菌存在,含量随种子的发育而增大.种子储存1年后较刚收获时根瘤菌含量增加6.85倍,杂菌数量仅增大1.57倍;苜蓿芽苗中根瘤菌主要存在于子叶,仅37.24%的根瘤菌存在于茎,分别占其部位总可检出菌(同培养条件下)数的93.18%和76.78%,幼根内无可检出菌.说明在种子发育、储藏和发芽的过程中,根瘤菌在种子/芽苗中同一生态位下的内生菌菌落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和避免因苜蓿菌核病给生产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本试验采用种子接种法,以赛迪7、WL525、WL903、游客、三得利、超音速、维多利亚、猎人河种子8个品种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种子对菌核病菌的耐受性。结果显示:在接种2h、4h、6h后,维多利亚相对腐烂率分别在第8d、第7d、第7d达到0.900,表现感病;赛迪7的相对腐烂率分别在第10d,第10d,第9d达到0.900,表现抗病;从第4d到第9d,接种4h时,品种间差异性最显著,最适于抗病品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