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期间及建设后对秦岭地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对近年来有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秦岭的不同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测钎法对研究地区的土壤流失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时间、坡度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清水河思茅松人工林水土流失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清水河思茅松人工林试验区不同造林类型、不同造林年限、不同坡度的泥沙流失量的观测,进行水土流失分析,得出了以下两个重要结论:①坡度为18°的新造林地比坡度为22°新造林地水土流失少35.42%。②2年生林分与1年生林分比较,水土流失大为减少,水土流失减少了95.00%~96.77%,与天然林相比已无多大差别。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林模式水土流失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三峡库区坡耕地生态经济林模式下各经济林模式类型水土流失模型进行了探讨,即对其泥沙流失量、径流量与次降雨侵蚀力、次降雨量的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水土保持林模式以及生物篙模式和裸地进行了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仅茶叶模式泥沙流失量、径流量分别与次降雨侵蚀力和次降雨量均呈现为指数函数,其它生态经济林模式、水土保持林模式以及生物篱等模式类型和裸地水土流失函数关系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2个项目省(区)的7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丰产林地上的18个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点连续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施工会导致造林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在全部18个观测点中,在发生水土流失相对最严重的造林后当年或次年,84%的点只发生了微度或轻度土壤侵蚀,11%的点发生了中重度土壤侵蚀,只有1个点发生了重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造林当年和次年,从造林后第3年(或第2年)起,地表径流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以后历年随降雨量波动,而土壤流失量则迅速减少,以后逐渐消失。高强度的整地作业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全垦整地与穴垦整地相比可使土壤流失量增加100%。造林地土壤养分流失量年变化与水土流失年变化同步,在流失的养分总量中,土体有机质>土体全N、P、K>水体N、P、K>土体速效N、P、K。建议改变大强度造林清场、整地和幼林抚育作业方式,以减少或消除造林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5.
结合效益定位观测,研究了日降水量对南方丘岗幼林地水土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防护林配置模式下,红壤区幼林地(造林前3年)土壤流失量随日降水量增大呈稳定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壤流失量在日降水等级上呈正态分布,以10.1—35.0mm的日降水等级对年泥沙流失总量贡献最大,达54.2%~72.8%;紫色土林地各个日降水量等级的土壤流失量均大于红壤林地。3种不同处理措施的土壤流失量排列顺序为:红壤坡改梯经济林不间种模式〉生物埂造林模式〉防护林模式;水平生物埂造林模式在日降水量小于35.1mm时,其土壤流失量小于防护林模式,大于35.1mm时,要大于防护林模式。  相似文献   

6.
用实测数据定量分析计划烧除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对水土流失量的最低允许量标准, 对云南松计划烧除林区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连续几年的定位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内开展计划烧除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量是很微弱的,远远低于国家水电部规定的最低允许流失量标准.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开展计划烧除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发展,因特高压输电工程施工过程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在工程建设中进行水土流失情况监测及水土防治措施治理成效的查看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集成传感器和光敏测纤装置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应用于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气象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并应用于陕北—湖北±800 kV特高压直流建设工程,对沿路站点进行土壤流失量的计算,有效地监测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情况。  相似文献   

8.
论水土流失与退耕还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两大重要因素。不能把森林资源的减少当做生态恶化的唯一原因,也不能把严重的水土流失说成是森林植被减少的必然结果。而大量的占总流失量一半以上的水土流失是发生在农业用地的坡耕地上(其中陡坡耕地流失尤为严重),因此长防林要解决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坡耕地的治理是一关键。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FDPA)河北省新造经济林地上的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点连续4 a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施工会导致造林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造林当年和次年,从造林后第3年(或第2年)起,土壤流失量迅速减少,以后逐渐消失。高强度的整地作业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建议改变大强度造林清场、整地和幼林抚育作业方式,以减少或消除造林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的水土流失规律,在广西南宁市郊的马尾松林采伐迹地同一坡面上,分别营造桉树纯林(EP)和桉-珍混交林(EM)两种人工林模式,各建造径流场3个,进行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EP、EM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为181.7、182.6 m3/hm2;年平均泥沙流失量分别为995、1 004 kg/hm2;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99.5、100.4 t/km2;年平均养分(N、P、K)流失量分别为0.109、0.110 kg/hm2。EP、EM水土及养分流失量的季节变化较一致,为夏季(77.2%~80.0%)秋季(18.8%~19.6%)春季(1.2%~3.2%)冬季(0.0%)。1~3年生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两种人工林模式各项水土流失特征量比较接近,两者的水土及养分流失量比较小,而且无显著差异(t0.05)。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密市某小型污水处理厂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危害、水保措施设计方案及水保监测,对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及效益进行了估算,得出结论:该项目建设期总挖方量和总填方量均为0.95万m~3,经充分利用、合理调配后,无借方,无弃方。此项目防治责任范围为1.03 hm~2,根据水土流失量预测分析,在不采取治理措施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为62 t,新增土壤流失量51 t。经计算,要完成方案设计的各项防治措施需要水土保持总投资66.13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监测按速生丰产林标准营造杉木人工林的水土保持情况,依国家造林项目环境监测方案,在项目区中部,师宗县高良乡设里村罗尼沟,分别在台地整地、全垦整地、对照三个小区,设立了面积为20m×5m的一组径流观测样地,经1993~1995年三年观测,结果是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台地整地大于全垦整地,对照最小,但均属微度侵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测日本落叶松丰产林栽培措施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作者于1991~1995年分别在辽东宽甸、清原县设置了径流场,对林地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连续定位观测。分析了林地水、土、肥流失年度和季节性变化及其与栽植、抚育等项营林措施的关系。指出在辽东地区气候条件下所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丰产林,造林后前几年有轻度的水土流失现象;最高年土壤流失量为19694t/hm2·a,低于我国目前规定的东北黑土区和北方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200t/hm2·a的标准。清原县径流场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雨季7~8月份是一年中径流发生的主要时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24%,径流次数占617%。由于林地径流发生与立地、整地、抚育等关系密切,不同立地可采用减小或加大整地规格、变更抚育时间和对育林措施进行调整,水土流失量还可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云杉落叶松天然林的主要生态防护效益,研究经营采伐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合经营采伐进行了主要生态防护效益的观测和试验。经初步观测试验,林内平均泥沙流失量为1.77t/km~2,采伐迹地为2.29t/km~2,经统计检验,差异不显著。说明经营采伐不会引起大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5.
营林措施对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16个径流小区,对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间种绿肥和营造林模式等营林措施的杉木造林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林地5年的土壤流失量表现为全垦>带垦>穴垦,穴垦比全垦、带垦分别减少4033%和2548%的土壤流失量;不同抚育方式林地5年土壤流失量表现为扩穴连带抚育(98695t/hm2)>块状抚育(92587t/hm2)>不抚育(4066t/hm2),块状抚育比扩穴连带抚育减少619%的土壤流失;不同造林模式林地5年的水、土、肥流失均表现为:传统模式>世行模式>生态型模式,其中世行造林模式林地水、土、有机质和养分(N、P、K)流失量比传统模式造林地可分别减少660%的水、608%的土壤、1026%的有机质流失和1036%的养分流失量;在造林地上间种绿肥增加地表覆盖是防治林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耕地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同一立地条件下的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对比观测,通过径流量、土壤水分动态、养分流失量等结果的对比,耕地种植农作物、果一草、果一蔬三种模式中,果一草模式的产流量、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养分流失总量均最低,该模式对治理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人口的转移,大量废弃和撂荒的土地整理台地边坡开始成为流域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从土地整理的内涵、边坡侵蚀的研究现状入手,阐述了土地整理台地边坡侵蚀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利于采取合理措施防控土地整理台地边坡发生严重侵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幼龄林地水土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造林后的4年内,设置径流小区对林地水土流失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整地方式的林地水土及其养分流失量,第1年最大,全垦林地径流量104970t/hm2、土壤流失量535t/hm2、径流养分流失量1291kg/hm2、土壤养分流失量41044kg/hm2;穴垦林地分别为92120t/hm2、579t/hm2、1080kg/hm2、46793kg/hm2;荒坡地分别为119550t/hm2、287t/hm2、896kg/hm2、20005kg/hm2。第2~4年流失量依次降低。3种整地方式均以第1年流失最严重、第4年流失很轻微,第2、第3年全垦>穴垦>荒坡,流失量较轻。观测结果可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建与地力维护的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寺大隆林区不同程度放牧草地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试验区内不同植被类型的12个地表径流观测场的5年观测,研究了降雨对不同程度放牧草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是影响地表产流的首要因子;有林地各植被类型小区均不产生水土流失现象;过度、中度和轻度放牧草地类型其年径流量分别为210.5mm、42.1mm、5.2mm,土壤流失量分别为5262.42kg/ha,115.37kg/ha 和3.94kg/ha;并且过度放牧草地的地表径流系数变化最显著,在雨季有较大降雨量时是流域内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土流失是制约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问题,通过试验小区对库区消落带香根草水土保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栽植有香根草的试验小区土壤物理性质要好于裸地,而2 a生香根草试验小区的土壤涵养水源功能要好于1 a生香根草;2)裸地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流失量为0.3383 t,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土壤侵蚀深度和土壤侵蚀量都有显著的下降;3)2 a生香根草过滤、沉积土壤流失量0.1986 t;4)香根草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2 a生单株香根草固土量为3.12 kg,其固土量与地下生物量关系可用Y(固土量)=-23.139X2+25.85X-3.1344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