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农林科技》2014,(1):102-102
<正>2013年12月4日,受宁夏科技厅委托,宁夏科技成果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农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水稻直播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粳稻核心种质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效应分析"2个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经鉴定委员会审阅相关资料、听取汇报、质询和讨论后,同意两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水稻直播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宁夏水稻直播生产中存在的播量大、保苗难、氮肥施用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奉贤区主推杂交粳稻组合‘花优14'进行播期、播量、总氮量及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花优14'作单季晚稻人工直播栽培,以播期6月8日、播量37.5 kg/hm~2、总氮量270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8:2~9:1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寒地水稻在直播栽培条件下的出苗特性及产量表现,采取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粳稻品种、播期、播量对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旱直播18个供试品种平均出苗率76.7%,表现较好的有龙粳21号、龙粳20号、龙粳26号、龙粳40号、龙粳25号等5个品种。随播期推迟、播量增加,每穗粒数、千粒重减少。以5月11日播种,播量110 kg/hm2,产量最佳为7789 kg/hm2。采用旱种水管栽培平均产量7716.9 kg/hm2。  相似文献   

4.
进行一季直播稻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一季稻直播以播量18.75kg/hm2产量性状表现最好,有效穗与播量呈正相关,穗平均总粒数、穗平均实粒数、结实率与播量呈负相关,播量对千粒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旱直播稻高产稳产的适宜播量,特进行旱直播稻不同播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随播量增加,各期苗数相应增加,但个体素质随之下降。产量构成除穗数呈增加趋势外,其余因素均呈减少趋势。在适宜播量范围内,随播量增加,产量有少许增加但不明显,播量过大产量反而减少,同时倒伏风险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粳稻不同播量密度水田直播对比栽培试验,对不同处理间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特征特性、抗逆性、理论产量结构和实际产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地既省工节本、又增产增效的最佳播量密度为67.5 kg/hm~2,产量可达8 535.63 kg/hm~2,可为潜江市乃至江汉平原推广"虾稻共作"模式下粳稻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化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1试验目的 随着水稻生产粳稻化.以及直播稻面积的扩大。让茬时间普遍推迟,影响小麦适期播种.播种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小麦生产的重要原因。为比较稻茬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及适宜播期播量.明确大面积小麦生产关键种植技术,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提高早熟中粳稻"青角198"的栽培水平,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特开展了不同播期、不同播量对"青角19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期、播期和播量互作对"青角198"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播量对"青角198"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表现为随着播量的减少,产量增加。经综合考虑,基于"青角198"在青浦区作"国庆稻"直播种植、稻米在国庆节前上市的现实,其播期以4月30日—5月5日、播量以60.0 kg/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水直播播量调节问题,研制了水直播播量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为处理器,通过建立插秧机行进速度与步进电机转速之间的模型,实现了利用插秧机的行进速度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进而达到控制播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完全能够满足水直播机的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14-2015年在城固县开展稻茬免耕直播油菜沣油737播量试验,探索出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适宜的播量及农机农艺参数,为油菜节本高效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奠定了油菜稳定发展的基础。试验表明稻茬免耕直播油菜沣油737适宜的播量为每亩300-350克,并随播量增加,株高、分枝及主花序长和角果数等呈递减趋势,而分枝节位呈递增趋势,有利于机械收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多效唑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的因素。[方法]选用3个粳稻品种用100 mg/L多效唑溶液浸种48 h后直播栽培,观察苗情并在成熟后测定经济性状、产量等,以清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结果]多效唑抑制了秧苗的前期生长,并推迟直播粳稻的生育期,从而延长了水稻的生长周期。多效唑对直播粳稻第1节节长没有抑制效果,也表明对直播粳稻的抗倒伏效果不理想。从与对照的苗数变化来看,多效唑对直播粳稻的分蘖抑制明显,降低了粳稻的分蘖率和成穗率,进而降低了直播粳稻的产量。[结论]多效唑浸种使直播稻有减产倾向,因此在水稻直播种植中不建议使用多效唑浸种。  相似文献   

12.
养鸭田直播水稻强化栽培(SRI)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播量养鸭田直播SRI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产量平均每667m2达610.8 kg,比非养鸭田常规直播栽培增产16.1%;平均每667 m2纯收益876.60元,比非养鸭田常规直播栽培增收332.20元,增加61.0%.分析了低播量养鸭田直播SRI的生长优势、产量优势和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13.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水稻直播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从种子、播量、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水稻直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播期和播量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优质水稻中粳新品种"青角22"作为国庆稻收获直播栽培的最佳播量和播期。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5月10日前播种均为"青角22"作为国庆稻收获直播栽培的适宜播期,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以播期4月30日、播量67.5 kg/hm~2处理的实际产量最高,为8 486.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直播稻品种郑旱10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播量(90、120、150、180、210 kg/hm2)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适宜播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结果表明,直播稻郑旱10号的产量随播量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当播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64 t/hm2。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齐穗后逐渐下降,随播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地上部干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根干质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齐穗期达到最大;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和齐穗期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而在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根系氧化力和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穗分化始期达到最大;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其中齐穗期和成熟期在播量大于150 kg/hm2时,降低更加明显。综上,当播量为150 kg/hm2时,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成熟期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根系氧化力、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较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江西农业学报》2022,(2):41-42
通过对油菜播期与播量两因素9个处理的试验,研究了油菜板田机械化直播的适宜播期与播量。  相似文献   

17.
湖区油菜稻板田机械直播适宜播期与播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油菜播期与播量两因素9个处理的试验,研究了油菜板田机械化直播的适宜播期与播量。  相似文献   

18.
"武运粳31"是江阴市直播稻的理想替代品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进行了其不同播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在江阴市作直播稻种植,播种期在6月10日左右,播量以每667 m~2播3 kg左右为宜,早播播量可适当减少,迟播播量则要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9.
基于PID算法的水稻直播机播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械式水稻直播机镇压轮传动播种导致的漏播以及播量无法同步均匀调节的问题,实现水稻直播机播量自动精准调节。【方法】对现有苏南地区传统机械式水稻直播机进行自动化改造,设计了基于PID调速算法的水稻直播机播量控制系统。该系统在田间播种作业时,由设计的测速轮采集机具作业速度,结合设定的目标播种量和机具作业速度,依据播量控制策略得到排种轴理论转速;利用PID调速算法和编码器测到的排种轴反馈转速对直流电机进行闭环控制,可在线无极调节播量,从而实现精准播种。【结果】该系统排种电机空载时转速调整时间小于0.63 s,最大超调量8.21%,施加12.5 N·m负载时,排种电机最长回调时间为0.32 s。目标设计播量对应转速范围内,转速控制误差最大值小于7.21%,转速误差小于5.21%,田间播量误差小于4.92%。田间车速阶梯变化时,排种转速跟随响应及时,具有较高的排种同步性,与传统机械式水稻直播机相比播量调节性能显著提高。【结论】该系统自动化改造简便,重点改进了播量调节机构,提高了传统播种机播种性能,对传统机械直播机具有较高适配性。  相似文献   

20.
对舒城县单季粳稻生产现状作了全面分析,并根据直播栽培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单季粳稻直播栽培的产量指标及生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